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市。位于省境中部,自治州北部。面積1690.9平方千米,人口27.1萬,有漢、布依、苗等民族,以漢族為多。轄7鎮9鄉。市政府駐城廂鎮,距州府50千米,距省會120千米。(本頁根據《中國政區大典》整理,1997年左右資料)
城廂鎮 市政府駐地。1931年置平越鎮,1942年建城廂鎮。位于市境中南部,面積117平方千米,人口2.9萬。馬(場坪)遵(義)公路過境。轄東街、北街、南街、教場、金雞山、七星關、坪山、馬田、立旦、楊義司、谷雞、天星堂12個行政村和東街、北街、南街、西街4個居委會。有福泉山、古城垣、豆腐橋、灑金谷等名勝古跡。
馬場坪鎮 1942年建馬場坪鎮。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區8千米。面積130平方千米,人口3.2萬。湘黔鐵路和黔桂、湘黔、馬遵等公路過境。轄小河口、馬場坪、向家橋、洋基堡、大院、大坡坪、谷豐、小寨、谷營、蟒蛇洞、下堡、平寨、甘吧哨、阿里堡、毛栗樹、谷頂、可龍、馬鞍18個行政村和老街、新街、鐵路站、206大隊4個居委會。馬場坪南面的構思坡,為少數民族傳統歌會場地。
鳳山鎮 1933年建鳳山鎮。位于市境東南部,距市區14千米。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1.7萬。湘黔公路過境。轄鳳江、菜園、登田、牛角田、棉花土、楊老、冬青、小堡、白秧坪、羊昌河10個行政村和鳳山居委會。位于楊老河畔的竹王城,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陸坪鎮 1942年設陸平鄉,1984年建鎮。位于市境東部,距市區14千米。面積174平方千米,人口1.8萬。鳳(山)陸(坪)公路達鎮。轄街上、林塘、大力田、翁崗、浪波河、立沖、老木井、羊皮、翁丫、翁下、臺田、董炳、馬鞍寨13個行政村和陸坪居委會。
龍昌鎮 1956年建龍昌堡鄉,1984年建龍昌鎮。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區9千米。面積104平方千米,人口2.3萬。馬(場坪)遵(義)公路過境。轄大石馬、倉盈灣、大水溝、楊家林、田坎寨、長沖、谷壩、楓香樹、茅溝堡、龍井、五寨、團坡寨12個行政村和龍昌、磷肥廠2個居委會。
牛場鎮 1949年建牛場鎮。位于市境北部,面積120平方千米,人口3.0萬。距市區34千米。馬(場坪)遵(義)公路過境。轄東南街、西北街、甕福磷肥基地3個居委會和東南街、西北街、龍渣、堡子、上壩、新橋、闊龍水、碓窩井、朵郎坪、石壩、沙子坎、獨田、桂花街、養馬、水頭、楊柳壩、營盤坡、鋪子邊、沙土19個行政村。
道坪鎮 1952年設道坪鄉,1991年建鎮。位于市境西北部,面積148平方千米,人口2.4萬,轄大路坪、谷賓所、平果、龔巴寨、大灣、谷龍、泉飛、谷汪深、翁初、大板、土卡、新巧12個行政村和道坪居委會。
高石鄉 1956年建高石鄉。位于市境北部,面積77平方千米,人口1.3萬,轄哲伍、翁巴、牛角塘、高樓、平崗、石板寨、落柳、龍塘、平艾壩9個行政村。
谷汪鄉 1952年建谷汪鄉。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區18千米。面積92平方千米,人口1.0萬,轄谷汪壩、渚滸、馬場河、馬龍井、新禾、毛粟坪、埋頭井、大塘8個行政村。
仙橋鄉 建國初期為仙橋鄉,1952年改稱大麻窩鄉,1984年復置仙橋鄉。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區23千米。面積115平方千米,人口1.1萬。貴(定)龍(昌)公路過境。轄陶軍、大麻窩、雞場、新寨、梁家鋪、粑粑箐、野雞坡、谷頂招、干壩9個行政村。
岔河鄉 1952年建岔河鄉。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區10千米。面積94平方千米,人口0.4萬,轄岔河、關莊、甕賞、平溪、陡關5個行政村。
地松鄉 1942年建地松鄉。位于市境東部,距市區13千米。面積110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三莊、麥田灣、蓋壩田、半山、煙墩哨、水洞、打鐵關、巴香坪、團坡、金沙10個行政村。
興隆鄉 1952年建萱花鄉,1991年更名興隆鄉。位于市境東南部,距市區21千米。面積66平方千米,人口0.8萬。湘黔公路過境。轄涼水井、興隆街、高坡、中坡、葛洞、哲港、梨樹、仰擺、三根樹、巖上10個行政村。
藜山鄉 1942年建藜山鄉。位于市境東南部,距市區10千米。面積75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羅坳、對門山、塘寨、羅貝、新橋營、翁坪、小米哨、尖山8個行政村。
黃絲鄉 1984年建黃絲鄉。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區17千米。面積100平方千米,人口1.5萬。湘黔鐵路和黔桂、湘黔公路過境。轄黃絲、永安、新莊、長江、老羅廟、沙坪、冷溪、江西坡、酉陽、上院、魚梁江、長塘、樂邦13個行政村。
高坪鄉 1956年建高坪鄉。位于市境西北部,面積114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谷郎、英坪、高坪司、茶場、上寨、巖寨6個行政村和高坪、英坪2個居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