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鎮位于渝水區中部,實際由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轄水西、石崗、梅園3個居委會,桐林、水西、白水塘、嚴家渡、沙陂、下垱、潭隅、丁下、江家、橋口、姚家邊、光明、潭塘、簡家、加山、寵江、合湖、河坪、彭家、施家、漢元、黃家、珍田、亭孜、丘星、樟村、馬洪、白沙橋、南嶺、鲇口、堆里、堆王、火田、橋上、張家、桂花、庫陂、東港、王家、山南、內塘、上江、蒼坑4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桐林山上;其中1個居委會、7個行政村由經濟開發區孔目江辦事處管理。樟宜公路、浙贛鐵路、袁河過境。
[郵編]338012 [代碼]360502190:~001水西居委會 ~061石崗居委會 ~200水西村 ~201桐林村 ~202沙陂村 ~203嚴家渡村 ~204下垱村 ~205潭隅村 ~206黃家村 ~207彭家村 ~208河坪村 ~209珍田村 ~210亭孜村 ~211施家村 ~212漢元村 ~213丁下村 ~214橋口村 ~215江家村 ~216合湖村 ~217五星村 ~219寵江村 ~220加山村 ~221馬洪村 ~222白沙橋村 ~223南嶺村 ~224鲇口村 ~225堆甲村 ~226火田村 ~227橋上村 ~228張家村 ~229桂花村 ~230庫陂村 ~231東港村 ~232王家村 ~233山南村 ~234內塘村 ~235上江村 ~236樟村村 ~260簡家村 ~261潭塘村 ~262光明村 ~263姚家邊村 ~264白水塘村 ~265東陂村 ~266勝利村 ~400五金工業區 注:石崗居委會,以及簡家、潭塘、光明、姚家邊、白水塘、東陂、勝利7村由經濟開發區孔目江辦事處管理。
[沿革]以駐地水西圩得名,此處有一小溪,自西北丘陵流向東南,注入袁河,水西位于該小溪之西,故名。解放前夕,袁河以南屬洋津區塘下鄉,袁河以北的東部屬羅坊區水西鄉,西部屬城區太和鄉。解放初屬沙陂區,1954年設水西區,1956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88年改鎮。1997年,面積135.3平方千米,人口5.3萬,轄白水塘、嚴家渡、桐林、水西、沙陂、潭隅、下垱、五星、丁下、橋口、江家、陂頭、合湖、加山、富光、簡家、寵江、姚家邊、光明、潭塘、黃家、彭家、河坪、珍田、蒼坑、亭孜、施家、漢元2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水西圩,距區政府10千米。2003年底,撤銷馬洪鄉,劃歸水西鎮;撤銷東邊鄉,部分行政區域劃歸水西鎮。
附 馬洪鄉位于渝水區北部。境內東南低、西北高。屬紅境丘陵地帶,通公路!1956年置馬洪鄉,后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97年,面積92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馬洪、白沙橋、南嶺、上江、堆甲、火田、橋上、張家、鲇口、內塘、山南、王家、東巷、庫陂、桂花1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洪陂村,距區政府22千米。2003年底,撤銷馬洪鄉,劃歸水西鎮。
附 東邊鄉位于渝水區東南部。 1950年置東邊鄉,1958年改羅坊公社東邊大隊,1959年更名南英墾殖場東邊分場,1962年復置東邊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61平方千米,人口0.7萬,轄東邊、樟村、山田、弓塘、沙灘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中堎,距區政府30千米。2003年底,撤銷東邊鄉,分別劃歸羅坊鎮和水西鎮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