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河北省縣名考原》稱:“薊運河縱貫縣境,時多水患,故縣以寧河名。”西周為燕地。秦分屬上谷、漁陽二郡。漢屬漁陽郡雍奴縣。三國時期屬魏國范陽郡。宋遼對峙時期改屬香河縣。元屬大共府寶坻縣。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寶坻縣置寧河縣,屬順天府東路通州。適逢怡賢親王開浚寧車沽河,故欽定寧河縣。
1914年屬直隸省津海道,1928年屬河北省,1938年縣治改為蘆臺鎮。1949年10月屬天津專區,1958年屬唐山專區。1959年撤銷寧河縣,并入漢沽區(紅旗公社劃歸玉田縣除外),屬天津市。1961年6月復置寧河縣,屬唐山專區。1962年8月屬天津專區。1973年8月劃入天津市(直轄市),2015年撤縣改區。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縣界東西長60.5千米,南北長67千米,人口17萬人。民國十九年(1930),全縣面積3020平方千米,人口23.65萬人。1946年,全縣面積減到1961.59平方千米。目前縣域面積1296平方千米,其中行政管轄1031平方千米。
1986年,寧河縣面積1102平方千米,人口30.1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43萬人。轄蘆臺、寧河、豐臺、潘莊4個鎮和董莊、趙莊、任風、南澗沽、俵口、北淮淀、大辛莊、趙本莊、苗莊、大北澗沽、岳龍莊、板橋、廉莊、后棘坨、造甲城、大賈莊、小李莊、東棘坨18個鄉,下設12個居委會、292個行政村。縣政府駐蘆臺鎮。
1996年,寧河縣面積1031.8平方千米,人口約35萬人。轄5個鎮、17個鄉:蘆臺鎮、潘莊鎮、岳龍鎮、豐臺鎮、寧河鎮、大北澗沽鄉、廉莊鄉、董莊鄉、苗莊鄉、板橋鄉、俵口鄉、南澗沽鄉、橋北鄉、北淮淀鄉、大辛莊鄉、小李莊鄉、趙本鄉、大賈莊鄉、東棘坨鄉、后棘坨鄉、造甲城鄉、任鳳莊鄉。縣政府駐蘆臺鎮。
1997年,板橋、橋北2鄉改為鎮。1998年苗莊鄉改為鎮。調整后,寧河縣轄8個鎮、14個鄉:蘆臺鎮、豐臺鎮、寧河鎮、潘莊鎮、岳龍鎮、板橋鎮、橋北鎮、苗莊鎮、后棘坨鄉、小李鄉、趙本莊鄉、廉莊鄉、大辛莊鄉、董莊鄉、任風鄉、大北澗沽鄉、南澗沽鄉、淮淀鄉、表口鄉、東棘坨鄉、大賈莊鄉、造甲城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寧河縣總人口359247人,其中:蘆臺鎮56070人、橋北鎮18251人、寧河鎮13658人、苗莊鎮17518人、豐臺鎮8561人、岳龍鎮14547人、板橋鎮10229人、潘莊鎮19523人、董莊鄉24108人、任風莊鄉16753人、大北澗沽鄉12678人、南澗沽鄉8301人、北淮淀鄉18771人、俵口鄉18785人、廉莊子鄉16639人、大辛莊鄉8674人、趙本莊鄉10315人、小李莊鄉10480人、后棘坨鄉6939人、造甲城鄉23097人、大賈莊鄉9049人、東棘坨鄉15437人、潘莊農場864人。
2001年,寧河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橋北鎮、董莊鄉,并入蘆臺鎮;撤銷大辛莊鄉,并入寧河鎮;撤銷小李莊鄉、后棘坨鄉,并入豐臺鎮;撤銷大賈莊鄉,并入潘莊鎮;撤銷任鳳莊鄉、南澗沽鄉,合并設立七里海鎮;撤銷趙本莊鄉、東棘坨鄉,合并設立東棘坨鎮;大北澗沽鄉、造甲城鄉改為鎮;其余保持不變。調整后,寧河縣轄11個鎮、3個鄉:蘆臺鎮、豐臺鎮、潘莊鎮、寧河鎮、岳龍鎮、板橋鎮、苗莊鎮、七里海鎮、造甲城鎮、東棘坨鎮、大北閘沽鎮,廉莊鄉、北槐淀鄉、表口鄉。
2015年7月23日,國務院(國函[2015]119號)批復同意撤銷寧河縣,設立天津市寧河區,以原寧河縣的行政區域為寧河區的行政區域,寧河區人民政府駐蘆臺鎮光明路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