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6月,設立沈陽雪松經濟開發區。(2002年7月被市政府批準為市級開發區,2003年3月22日正式更名為沈陽雪松經濟開發區)
1991年6月,設立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1992年7月,設立新民經濟開發區。
1992年,設立沈陽渾河民族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1年1月,以沈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基礎,設立沈陽市渾南新區。渾南新區不是正式行政區,但行使部分行政區職能。以東陵區渾河以南、三環路以北、鐵路以東為渾南新區管理區域。東陵區五三鄉和長白鄉在建制上由渾南新區代管。
2001年12月30日,設立法庫經濟開發區。
2002年1月28日,設立沈陽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
2002年5月,沈陽市人民政府批準,鐵西區和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合署辦公,設立鐵西新區。于洪區沙嶺鎮、于洪鄉、楊士鄉、大青中朝友誼鄉的部分行政區域(即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鐵西新區管理區域。
2002年12月6日,沈陽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沈陽勝利經濟開發區,位于康平縣。
2003年8月,于洪區的翟家鎮和大青中朝友誼鄉在建制上劃歸鐵西新區代管。調整鐵西新區行政區域,已劃歸鐵西新區的原屬于洪區沙嶺鎮、于洪鄉、楊士鄉的部分行政區域(即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劃歸鐵西新區大青中朝友誼鄉。
2003年11月21日,東陵區渾河站東街道辦事處在建制上由渾南新區代管。
2005年6月3日,國務院批準:設立沈陽張士出口加工區,位于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內。
2006年3月,沈陽市人民政府批準:新城子區和沈陽輝山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合署辦公,設立沈北新區(沈北新區在民政部2006年10月8日批準本變動之前不是正式行政區)。東陵區輝山街道(即沈陽輝山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在建制上劃歸沈北新區管轄;蒲河鎮和馬剛鄉部分行政區域(即原新城子區望濱鄉和蒲河鎮的蓮花、新屯、馬莊子3個村),東陵區高坎鎮、滿堂滿族鄉和英達街道部分區域為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游開發區(不是正式行政區)管理區域,其中東陵區高坎鎮和滿堂滿族鄉在建制上由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游開發區代管。
2006年9月16日,沈陽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細河經濟區。細河經濟區不是正式行政區,但行使部分行政區職能。以于洪區大潘鎮、高花鎮、彰驛站鎮的全部行政區域,遼中縣新民屯鎮、長灘鎮、四方臺鎮的全部行政區域,以及于洪區沙嶺街道、遼中縣楊士崗鎮、新民市胡臺鎮的部分行政區域為細河經濟區管理區域。于洪區大潘鎮、高花鎮、彰驛站鎮和遼中縣新民屯鎮、長灘鎮、四方臺鎮在建制上由細河經濟區代管。
2007年6月26日,沈陽市人民政府批準:鐵西新區和沈陽細河經濟區合署辦公。以于洪區大潘街道、高花鎮、彰驛站鎮的全部行政區域,遼中縣新民屯鎮、長灘鎮、四方臺鎮的全部行政區域,以及于洪區沙嶺街道、遼中縣楊士崗鎮、新民市胡臺鎮的部分行政區域(即沈陽細河經濟區)為鐵西新區管理區域。于洪區大潘街道、高花鎮、彰驛站鎮和遼中縣新民屯鎮、長灘鎮、四方臺鎮在建制上由鐵西新區代管。
2007年6月27日,沈陽市人民政府批準:沈陽遼中經濟開發區更名沈陽近海經濟區。
(以上開發區不是正式行政區)(“坤輿任我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