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古屬西南夷地,稱“西南荒裔”;夏商周時名惠籠甸,屬梁州地;兩漢時期,屬益州郡勝休縣地。蜀漢、西晉時名羅槃甸,屬興古郡地;隋、唐時名步頭,屬黎州地;唐南詔時期稱惠籠甸,屬銀生節(jié)度。宋大理時名因遠部、羅必甸,屬威遠瞼治地,屬威楚府;元至元元年(1264)名羅槃部,屬元江路治地,至元二年(1265)改為元江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立元江萬戶府,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設(shè)元江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設(shè)元江府,永樂四年(1406)升為元江軍民府。下轄奉化州、恭順州(今墨江)、步日部、普日思么甸長官司(今普洱)等地。
清初襲明制,稱元江軍民府,轄恭順、奉化2州。順治十八年(1661)元江軍民府改為元江府。裁恭順、奉化二州,并析省屬之車里宣慰司劃入元江府。雍正七年(1729)7月,析車里宣慰司劃歸普洱府。雍正八年(1730)7月,元江府屬迤東道。雍正十年(1732)3月于他郎寨(舊恭順州地)置他郎廳,析臨安府屬之新平縣劃入元江府。雍正十三年(1735)10月,析元江府屬善政里、豬山者、鬼布林臘猛三鄉(xiāng)及上下猛面、猛松、左戛、磨鋪薩等寨往屬于普洱府。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元江府改屬迤南道。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改為元江直隸州,并析他郎廳劃歸普洱府,元江州仍屬迤南道。至清末,元江直隸州下轄新平縣。
民國2年(1913)4月,元江州改設(shè)元江縣,同年迤南道改為滇南道,元江縣屬之。民國三年(1914),滇南道改為普洱道,元江縣屬之。民國18年(1929),廢道直屬省。民國28年(1939)2月8日,云南省民政廳批準:將墨江縣插入元江的哈角、岔洞兩村劃歸元江縣,將元江縣插入墨江的哥蘭大田劃歸墨江縣。民國31年(1942),元江縣屬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qū)(駐建水縣)。民國37年(1948),元江縣屬云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qū)(駐新平縣)。
1949年8月成立元江縣臨時人民政府,屬蒙自專區(qū)。1954年7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報告?zhèn)浒福好勺詫^(qū)的元江縣劃歸玉溪專區(qū)。1970年,玉溪專區(qū)改為玉溪地區(qū),元江縣屬之。1979年12月26日,國務(wù)院批準:撤銷元江縣,設(shè)立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1980年11月22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正式掛牌成立。1984年12月5日,國務(wù)院【國函字169號】批復(fù):將紅河縣哈阿鄉(xiāng)梅普村劃歸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管轄。1997年12月13日,玉溪撤地設(shè)市,元江縣屬地級玉溪市。
1997年,全縣面積2858平方千米,人口約18.5萬人,哈尼、彝、傣等少數(shù)民族占74%。轄3鎮(zhèn)8鄉(xiāng):澧江鎮(zhèn)、青龍廠鎮(zhèn)、因遠鎮(zhèn)、東峨鄉(xiāng)、龍?zhí)多l(xiāng)、羊岔街鄉(xiāng)、大水平鄉(xiāng)、洼垤鄉(xiāng)、咪哩鄉(xiāng)、羊街鄉(xiāng)、那諾鄉(xiāng)。縣政府駐澧江鎮(zhèn)。
?年,東峨撤鄉(xiāng)設(shè)鎮(zhèn)。2000年2月25日,云政復(fù)[2000]37號撤銷同意元江縣澧江鎮(zhèn)、大水平鄉(xiāng),合并設(shè)立澧江鎮(zhèn)。至此,全縣轄4個鎮(zhèn)、6個鄉(xiāng):澧江鎮(zhèn)、因遠鎮(zhèn)、青龍廠鎮(zhèn)、東峨鎮(zhèn)、羊岔街鄉(xiāng)、羊街鄉(xiāng)、那諾鄉(xiāng)、洼垤鄉(xiāng)、咪哩鄉(xiāng)、龍?zhí)多l(xiāng)。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常住總?cè)丝?99931人,其中:澧江鎮(zhèn)54790人,因遠鎮(zhèn)26666人,青龍廠鎮(zhèn)22975人,東峨鎮(zhèn)20000人,羊岔街鄉(xiāng)10799人,羊街鄉(xiāng)16601人,那諾鄉(xiāng)15689人,洼垤鄉(xiāng)10831人,咪哩鄉(xiāng)13607人,龍?zhí)多l(xiāng)7973人。
2000年末,全縣共轄澧江、因遠、東峨、青龍廠4個鎮(zhèn),洼垤、龍?zhí)丁⒀蚪帧⒛侵Z、咪哩、羊岔街6個鄉(xiāng)和甘莊、紅河、紅光、元江4個農(nóng)場;7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全縣總?cè)丝?92809人,其中少數(shù)民族人口151793人,占總?cè)丝诘?8.7%。主體民族哈尼族、彝族、傣族人口分別為78119人、42721人、23689人,分別占總?cè)丝诘?0.52%、22.16%、12.2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7人。
2002年10月24日,元江縣人民政府關(guān)于撤銷縣城社區(qū)村(居)委會的批復(fù):一、同意撤銷澧江鎮(zhèn)澧江村委會。二、同意撤銷澧江鎮(zhèn)居委會。三、同意撤銷澧江鎮(zhèn)漫林村委會。四、同意調(diào)整澧江鎮(zhèn)大水平村委會的大路新寨、高坎、雙高、新村、西門村等五個村民小組。五、上述各村(居)民小組的村(居)民,按照劃定的社區(qū)地域界限由社區(qū)管理。
2006年,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總面積2858平方千米。總?cè)丝?1.09萬人。轄4個鎮(zhèn)、6個鄉(xiāng):澧江鎮(zhèn)、因遠鎮(zhèn)、青龍廠鎮(zhèn)、東峨鎮(zhèn)、羊岔街鄉(xiāng)、羊街鄉(xiāng)、那諾鄉(xiāng)、洼垤鄉(xiāng)、咪哩鄉(xiāng)、龍?zhí)多l(xiāng)。元江農(nóng)場、紅光農(nóng)場、紅僑農(nóng)場、甘莊農(nóng)場在縣境內(nèi)。縣政府駐澧江鎮(zhèn)。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常住總?cè)丝?17399人,其中:澧江鎮(zhèn)72853人,因遠鎮(zhèn)27853人,青龍廠鎮(zhèn)24966人,東峨鎮(zhèn)16921人,羊岔街鄉(xiāng)11718人,羊街鄉(xiāng)16888人,那諾鄉(xiāng)15095人,洼垤鄉(xiāng)10045人,咪哩鄉(xiāng)14047人,龍?zhí)多l(xiāng)7013人。
2011年,撤銷澧江鎮(zhèn),設(shè)立澧江街道和紅河街道,原澧江鎮(zhèn)所轄澧江、江東、玉河、紅僑等4個社區(qū)和那整、龍?zhí)丁⒛蠟ⅰ⒛匣琛⒛傻?個行政村行政區(qū)域劃入新設(shè)立的澧江街道;原澧江鎮(zhèn)所轄紅河社區(qū)、鳳凰社區(qū)、大水平行政村、橋頭行政村行政區(qū)域劃入新設(shè)立的紅河街道;撤銷青龍廠鎮(zhèn),設(shè)立甘莊街道,原青龍廠鎮(zhèn)的行政區(qū)域為甘莊街道的行政區(qū)域;撤銷東峨鎮(zhèn)、羊岔街鄉(xiāng),設(shè)立曼來鎮(zhèn),管轄原東峨鎮(zhèn)、羊岔街鄉(xiāng)和紅光農(nóng)場行政區(qū)域,鎮(zhèn)政府駐紅光社區(qū)。調(diào)整后,元江縣轄3個街道、2個鎮(zhèn)、5個鄉(xiāng):澧江街道、紅河街道、甘莊街道、因遠鎮(zhèn)、曼來鎮(zhèn)、羊街鄉(xiāng)、那諾鄉(xiāng)、洼垤鄉(xiāng)、咪哩鄉(xiāng)、龍?zhí)多l(xiāng)。縣政府駐澧江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