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地區轄縣。位于省境西南部,呂梁山西側。轄3鎮10鄉。面積1415平方千米,人口9萬人,縣政府駐城關鎮。(本頁根據《中國政區大典》,1997年左右資料)
城關鎮 縣政府駐地。解放初屬第一區,1956年為城關鎮,1958年為城關公社,1987年復建鎮。位于縣境中部。面積16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209國道縱貫境內。轄西門、北門、南關3個行政村。
黃土鎮 解放初屬第六區,1962年改黃土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縣城東部,距縣城30千米。面積225.3平方千米,人口1.1萬,轄諳正、上莊、嶺上、石坡、染界、元魯、梁家、黃土、古縣、義泉、大坪、趙家、回珠、下莊14個行政村。
午城鎮 解放初屬第一區,1956年改午城鄉,1958年改午城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縣城南部,距縣城25千米。面積72.6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臨(汾)大(寧)公路與209國道相連。轄太平莊、寺坡、龍化、午城、王家莊、川口、高家莊、辛莊8個行政村。
陡坡鄉 解放初屬第六區,1956年改陡坡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位于縣城東北部,距縣城40千米。面積103.3平方千米,人口0.4萬,轄三交、環珠、習美、解家河、黑桑、班家莊、石村、陡坡、曲池垣、王家山、辛莊、白耳12個行政村。
刁家峪鄉 解放初屬第一區,1956年改刁家峪鄉,1958年屬午城公社,1959年析改陽頭升公社,1961年更名刁家峪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城西南部,距縣城17.5千米。面積1013平方千米,人口0.4萬人,轄陽頭升、刁家峪、賀家峪、宋家河、千通、上吾子金、華石頭7個行政村。
后嫣鄉 解放初屬第一區,1956年改后嫣鄉,1958年改后嫣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城西部,距縣城20千米。面積131.3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有公路與209國道相接。轄居子、竹干、后嫣、青宿、羅鎮堡、李家腰、史家塔、王家溝、下崖底、苛嵐金、王上莊11個行政村。
北莊鄉 1954年屬第一區,1956年改北莊鄉,1958年屬城關公社,1961年為北莊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城東部,距縣城7千米。面積72.6平方千米,人口0.4萬人,有公路與孝午公路相通。轄江家河、路家溝、北莊、上留、樂安、陳家河、益其、劉家莊8個行政村。
城南鄉 解放初屬第一區,1958年設城南公社,1984年改鄉。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孝午公路、隰永公路穿越鄉境。轄五里后、千里莊、七里街、東家坡、石家莊、曹城、留城、李城、員家莊、柴家、上友村、龐溝12個行政村。
寨子鄉 解放初屬第六區,1956年改水堤公社,1961年改寨子公社,1984年置寨子鄉。位于縣城東南部,距縣城20千米。面積108平方千米,人口0.7萬,轄寨子、坪城、牧垣、前峪里、馬家、定國、下桑峨、中桑峨、上桑峨、喬村、上千、去延、普干、但頭、無愚15個行政村。
水堤鄉 解放初屬第一區,1956年為桑梓鄉,1958年屬午城公社,1961年屬水堤公社,1984年置水堤鄉。位于縣城南部,距縣城15千米。面積78.8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隰(縣)臨(汾)公路過境。轄上司徒、下司徒、莊上、中陽德、上陽德、下陽德、水堤、習禮、薛干、衛家峪、桑梓、西曹村12個行政村。
朱家鄉 解放初屬第二區,1956年改朱家峪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城西北,距縣城10千米。面積104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有公路與隰永線相連,并通209國道。轄朱家峪、渠子、坊底、杜家塔、白草垣、后莊、路家峪、蓬門、南唐個、和宿、合石11個行政村。
下李鄉 解放初屬第二區,1956年改下李鄉,1961年改下李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城北部,距縣城15千米。面積198平方千米,人口0.6萬人,209國道縱貫全鄉。轄佃兒坪、魚家、楊家腰、后峪、均莊、桑灣、大坡、下李、張村、長壽、太平11個行政村。
馮家鄉 解放初屬第二區,1956年改馮家鄉,1961年成立馮家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城西北部,距縣城30千米。面積114平方千米,人口0.2萬人,轄解家圪塔、任家溝、辛莊、崔家、馮家、鴨兒灣、峨仙、梁家河8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