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區轄縣。位于塔額盆地東北部, 北面與哈薩克斯坦接壤。 東南距烏魯木齊580千米,西北距塔城市57千米。面積9531.9平方千米,人口17.4萬,有漢、哈薩克、維吾爾、蒙古、回等23個民族,其中漢族占54.6%,轄1鎮10鄉。駐有農九師機關及所轄165、166、167、168、169團和團結農場等。(本頁根據《中國政區大典》整理,1997年左右資料)
額敏鎮 縣政府駐地。1956年設額敏鎮。距塔城市57千米。面積9.7平方千米,人口2.7萬,其中漢族占48%。轄塔城路、阿爾夏特路、文化路、阿格勒克路、中心路、中心南路、上戶路7個居委會。
上戶鄉 1958年成立東風公社,1978年更名為上戶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東北19千米。面積 397平方千米,人口1萬,其中哈薩克族占56%,轄也格孜庫勒、巴思克格生、阿亞克格生、三道水、麥合因、上戶東北、開生、上戶、薩鐵克、闊爾布拉克、勞坎、布拉特、庫馬克、闊思阿尕什、庫馬克阿亞克、吾巴勒東、吾巴勒中、吾巴勒西、吾巴勒19個行政村。
玉什喀拉蘇鄉 清代隸屬第六蘇木,1958年成立十月公社,1962年“伊塔事件”時部分生產隊外遷,1984年改玉什喀拉蘇鄉。位于縣城東北方,距縣城44千米。面積210.6平方千米,人口0.8萬,其中哈薩克族占67%。河流有喀拉也木勒河,轄喀拉蘇、阿爾提克喀拉蘇、活爾塔喀拉蘇、鐵列克特、潔爾德薩依、巴拉拜、加勒格孜塔勒、薩爾烏楞、阿克布拉克、切特布拉克、拉思巴依、喀拉尕什、喀拉開門勒13個行政村。
二道橋鄉 清代隸屬第九蘇木。1950年屬第五區,1954年隸屬額瑪勒郭楞蒙古自治區第三鄉,1958年劃歸突擊公社,1976年析建二道橋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西南15千米。面積350.4平方千米,人口0.2萬。境內有阿克蘇河、烏金特河及額敏河,轄庫爾特、吉也克、上闊克蘇、薩爾巴斯4個行政村。
霍吉爾特蒙古族鄉 為庫魯木蘇察哈爾蒙古族最早的聚居地。1950年隸屬第五區,1958年隸屬突擊公社,1975年析建庫魯木蘇公社,1984年設霍吉爾特蒙古族鄉。位于縣城東南23千米。面積68.3平方千米,人口0.4萬,轄布爾汗、闊克薩依、阿熱勒、京什克蘇、阿克加爾卓塔5個行政村。
郊區鄉 1950年隸屬第一區,1958年建紅旗公社,1980年更名郊區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北側,距縣城1千米。面積325.4平方千米,人口1.8萬,其中漢族占61%,轄北郊、喀拉墩、巴爾魯克庫熱、吐爾滾、郊東、橋南、闊克加依達克、阿爾夏特8個行政村。
杰勒阿尕什鄉 清代隸屬蒙古第七蘇木,1954年隸屬額瑪勒郭楞蒙古自治區,1958年建立前進公社,1978年更名為杰勒阿尕什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東北方,距縣城32千米。面積88平方千米,人口1萬。河流有大鐵列克河、喀拉蘇河、庫鐵什河、玉昆阿克蘇河、 呼拉也木勒河,轄木乎爾蘇、闊克塔斯,喀拉蘇、布古吐、闊達爾、阿克努力拉、吉也尼鐵克、克孜勒克亞、吾勒肯托尕木、農中、中杰勒阿尕什、下杰勒阿尕什、喀爾尕勒巴特思、納仁恰汗庫勒、桑墩、桑墩切克斯、喀爾尕勒、交阿爾額杰勒阿尕什18個行政村。
瑪熱勒蘇鄉 清代隸屬蒙古第四蘇木,1958年成立突擊公社,1984年改瑪熱勒蘇鄉。位于縣城東南7千米。面積290.7平方千米,人口1.2萬,其中哈薩克占47%。有瑪熱勒蘇河、阿克蘇河、霍吉爾特河,轄阿拉里、闊克托漢、瑪熱勒蘇、阿爾特火明、巴拉拜、庫爾吉拉、塔思吾特開勒、九窩堡、烏蘭布哈、吐孜克爾、賽特爾開、吐孜哈那、阿克蘇、別思塔恩恰、布爾漢德喀拉蘇、阿克米克特甫、多拉達、克孜勒阿更18個行政村。
喀拉也木勒鄉 1984年由原玉什喀拉蘇公社劃出4個生產大隊成立喀拉也木勒鄉。位于縣城東北,距縣城100千米。面積132.3平方千米,人口0.6萬。喀拉也木勒河流境,轄急蘭特、急蘭特勒北、鐵仍吉拉、鐵仍吉拉東切克思、 喬爾布拉克、云克、喬爾布拉克巴特思、阿克闊麥、瑪爾塔阿尕什、塔思別依提、喀拉也木勒切克斯、喀拉也木勒、阿不拉托尕木、加拉克、布拉克托別、克什克尼托別16個行政村。喀拉也木勒河北岸分布著數十處古巖畫群。
額瑪勒郭楞蒙古族鄉 1950年隸屬第五區,1954年隸屬額瑪勒郭楞蒙古自治區,1958年隸屬前進公社,1984年由杰勒阿尕什公社劃出五、六兩個大隊建立額瑪勒郭楞蒙古族鄉。位于縣城東北32千米。面積為122.9平方千米,人口0.5萬,轄吐魯巴蘇瓦提、巴克興布魯克、比依克加爾、喀拉尕什庫熱、鐵熱克特江阿、多爾加甫、恰爾格阿吉爾干7個行政村。
喇嘛昭鄉 1984年由突擊公社劃出,成立喇嘛昭鄉。位于縣城東南72千米。面積204.4平方千米,人口0.2萬,轄喀拉蘇、喀拉布拉克、瑪依塔斯3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