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轄縣。位于省境東部,自治州東北部。面積1035.8平方千米,人口18.3萬,有侗、苗、漢等民族,以侗族為多,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61.3%。轄5鎮4鄉。縣政府駐八弓鎮,距州府120千米。(本頁根據《中國政區大典》整理,1997年左右資料)
八弓鎮 縣政府駐地。1958年建躍進公社,1984年改八弓鎮。位于縣境中部,面積157.6平方千米,人口4.6萬。新三(貴定新路口至三穗)公路、三(穗)星(子介)公路、320國道線縱橫通達或過境。邛水河流境。是黔東南州東部地區交通樞紐。轄城東、城西2個居委會和人民、江橋、新穗、車站、勝利、高田、靈山、吉洞、中壩、大坪、坪洞、巴王、南橋、青洞、橋頭、美敏、木界、響洞、高寨、星光、亞茶、新寨、良土、高橋、界牌、貴洞、泥山、蜜蜂、貴根、羊古、菜沖、坪茶、塘賴、亞嶺、新美、芭蕉、馬鞍、杉木、貴坪39個行政村。古跡有始建于明代用青石砌成的兩支石筆(東稱“文筆”,南稱“武筆”)、清代建于永靈山上的寺廟。
臺烈鎮 1958年建團結公社,1984年易名臺烈鎮。距縣城15千米。面積151.5平方千米,人口2.3萬。320國道過境。轄臺烈、小臺烈、寨拷、寨滾、果界、魁汁、貴干、磨王、頗洞、寨壩、寨塘、屏樹、絞頗、搞雪、寨頭、山坪、石坪17個行政村。
雪洞鎮 1958年建燈塔公社,1984年更名雪洞鎮。距縣城28千米。面積85.2平方千米,人口1.4萬。三(穗)晃(縣)公路過境。轄雪洞、界牌、平關、巴仙、普及、洞楊、民主、大塘、小新、黃海、大元、桃溪、巖門13個行政村。
瓦寨鎮 1958年建五星公社,1984年更名瓦寨鎮。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20千米。面積91.3平方千米,人口1.7萬。三(穗)星(子介)公路過境。轄上街、陡街、新中、店頭、沖前、坪城、柑子院、調洞、曉隘、白家、觀音閣、明星、老寨、街上、屯上、巴順16個行政村。
桐林鎮 1958年為新場管理區,1992年建桐林鎮。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28千米。面積134平方千米,人口1.7萬。三(穗)星(子介)公路過境。轄新場、鹿洞、對河、東山、寨里、木良、桃場、寨告、半溪、拿相、香爐、八受、坦洞、八坪、竹林、平亞、絞強、新艾、貴公、岑壩20個行政村。
滾馬鄉 1958年建幸福公社,1984年更名滾馬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10千米。面積87.1平方千米,人口1.3萬。三(穗)新(路口)公路過境。轄滾馬、白崇、下德明、德明、大灣、洞腳、楓木溪、大寨、塘沖、響水、兩岔河、苗鳥12個行政村。
長吉鄉 1958年建樂園公社,1984年改長吉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15千米,面積95.9平方千米,人口2.3萬。三(穗)星(子介)、三(穗)(新)晃公路過境。轄長吉、機寨、貴碑、唐洞、司前、赤瓦、瓦窯、半坡、燒巴、中河、大寨、土沖、貴央、新盤、四寨、貴曉、地盛17個行政村。
良上鄉 1958年屬樂園公社,1984年設良上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30千米。面積132.7平方千米,人口1.7萬,轄上寨、下寨、貴溪、稿橋、稿白、雅中、桐合、岑興、稿米、龍塘、中坪、坪寨、桂槐、小巴冶、白眉15個行政村。
款場鄉 1984年設款場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48千米。面積105.2平方千米,人口1.3萬。三(穗)星(子介)公路過境。轄良地、木坳、便路、等溪、中等、貴坪、款場、興隆、龍腳、三聯10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