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店鎮位于內黃縣西南部,距縣城25千米。東鄰六村鄉,西鄰二安鄉,南臨浚縣善堂鎮,北連亳城鄉。面積47.73平方千米,人口41003人(2008年),其中農業人口39470人。轄邵村、楊河道、繩王尉、李河道、后拐、東江、王崗、元卜、韓王位、西馮、高王尉、丁江、齊、海頭、北街、西梨園、東梨園、小集、東街、西五、南街、大馮、堂上、堤上、蘇王尉、張王尉、北馮、新莊、廟上、杜河道、張拐、理固、西江、程江、潘井35個行政村,40個自然村,144個村民小組。
被河南省建設廳命名為“中州名鎮”,被安陽市政府命名為“城鎮建設重點鎮”。湯濮鐵路、省道S215線、省道S303線過境。有唐代理固塔、清代小集荒年志碑二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南街村的明代陳邵墳、現代衛河支隊烈士紀念碑以及北馮村的清代螞蚱碑(遺失)等三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代碼]410527102:~201邵村 ~202楊河道村 ~203繩王尉村 ~204李河道村 ~205后拐村 ~206東江村 ~207王崗村 ~208元卜村 ~209韓王位村 ~210西馮村 ~211高王尉村 ~212丁江村 ~213齊村 ~214海頭村 ~215北街村 ~216西梨園村 ~217東梨園村 ~218小集村 ~219東街村 ~220西五村 ~221南街村 ~222大馮村 ~223堂上村 ~224堤上村 ~225蘇王尉村 ~226張王尉村 ~227北馮村 ~228新莊村 ~229廟上村 ~230杜河道村 ~231張拐村 ~232理固村 ~233西江村 ~234程江村 ~235潘井村
[沿革]因隋唐時期有一井姓人家在這里開設一家商旅客店,號稱“井家老店”而得名。隋屬臨河縣,唐屬內黃縣平原里,宋屬澶洲(今濮陽),明清間地處濮內滑三縣毗連之隅。東門外、南門外屬滑縣,北門外屬內黃,西門外和鎮內屬開州濮陽縣,因而有“兩省三縣加一洲”之稱號。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筑寨圍,周長9華里。1940年,以井店為中心建立高陵縣抗日人民政府。1949年高陵縣撤銷,井店為內黃縣第六區(井店區)區公所駐地。1957年撤區建鄉,1958年改井店公社。
1984年復改鄉,1987年改鎮,鎮政府駐南街路東原區公所舊址。1994年7月,鎮政府遷至鎮西南湯濮鐵路和內浚公路交匯處西北現址。1997年,面積51.4平方千米,人口3.9萬,轄東江、西江、城江、丁江、王崗、小集、西五村、辛莊、張王尉、蘇王尉、韓王尉、高王尉、繩王尉、東潘井、楊河道、李河道、杜河道、廟上、理固、井店北街、井店東街、井店南街、東梨園、西梨園、元卜村、大馮村、西馮村、北馮村、后拐、張拐、堂上、堤上、齊村、邵村、北海頭35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