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爾木市面積12.3萬平方千米(市區面積34平方千米),人口8.4萬人,以漢族為多,藏族占總人口的4.5%,回族占4.2%,蒙古族占2.6%。轄3個街道、4個鄉。市政府駐昆侖路。(根據《政區大典》整理,1996年左右資料)
昆侖路辦事處 位于市中心昆侖路中段西側,市府駐地。人口3.5萬人,以漢族為主,還有蒙古、藏、回等少數民族。面積17平方千米。轄中山路、江源路、八一路、柴達木路、鐵東、鐵中、鐵西、鉀肥廠、南海路、黃河路10個居委會。建于1980年。
金峰路辦事處 位于市區中心金峰路中段南側。人口1.3萬人,以漢族為主,還有蒙古、藏、回等少數民族。面積8.5平方千米。轄一、二、三、四4個居委會。建于1980年。
河西辦事處 位于市境金峰路西段北側。人口2.2萬人,以漢族為主,還有蒙古、藏、回等少數民族。面積8.5平方千米。轄按序數排列的一至十二和小島、新光路、西藏路、鹽橋南路、援藏巷17個居委會。建于1980年。
郭勒木德鄉 位于市境東部,市區西郊,距市府駐地7千米。人口0.6萬人,以漢族為主,還有蒙古族,占總人口的6.2%。面積3.6萬平方千米。轄東村、中村、西村、小島、新村、新樂6個村委會,阿拉爾、托拉海、清水河、魚水河、秀溝5個牧委會。1953 年因安置流散的哈薩克族牧民成立阿爾頓曲克哈薩克自治區,1985年當地哈族群眾遷往新疆后撤銷阿爾頓曲克區,設立郭勒木德鄉。
大格勒鄉 位于市境東部,距市府駐地87千米。人口0.2萬,全部為漢族。總面積0.6萬平方千米。轄中村、東村、西村、新莊村4個村委會。1958年建大格勒勞改農場,1965年移交農建師,1968年改為格爾木農場大格勒分場,1979年建龍羊峽水庫安置遷移移民后,于1980年設大格勒公社,隸都蘭縣,1982年劃歸格爾木市,1984年改為大格勒鄉。
烏圖美仁鄉 位于市境中西部,西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距市府駐地200千米。人口0.2萬人,以漢族為主,還有蒙古族,占總人口的15.5%,回族占8.2%。面積3.6萬平方千米。轄俄爾騰、察汗蘇一、察汗蘇二、哈夏圖一、哈夏圖二、烏蘭美仁一、烏蘭美仁二、柴開、伯力其爾9個牧委會,及中村、東村、西村、三百畝4個村委會。1961年設格爾木蒙族公社,1962年改為烏圖美仁鄉,1969年改為烏圖美仁公社,1984年改為烏圖美仁鄉。
唐古拉山鄉 由格爾木市代管,位于市境南部,南與西藏自治區毗鄰。距市府駐地420千米。人口0.9萬(包括駐地行政企事業單位),以藏族為主,占63.5%,蒙古族占1.7%。面積4.9萬平方千米。轄日羅、措加瑪、拉池、鬧爾巴、多爾瑪5個牧委會。1956年建唐古拉山工委(縣級),1964年撤銷唐古拉山工委設唐古拉山區,歸格爾木市代管,1971年改為唐古拉山公社,1984年改為唐古拉山鄉仍由格爾木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