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浦東新區轄鎮。位于區境最北端。北毗長江口,西臨黃浦江,東與外高橋港區、保稅區相接,南與高行鎮相連。面積38.73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84486人(六普)。轄27個居委會、1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張楊北路5425號。古跡老寶山城遺址等。河流有高橋港、高三港等。
【沿革】高橋古鎮在明末清初因境內一橋梁“高橋”而得名。宋時屬昆山縣臨江鄉,元明時屬嘉定縣依仁鄉。清宣統二年(1910年)設高橋鄉,屬寶山縣。1928年劃歸上海特別市后改為高橋區,1945年稱第三十一區,1947年取消序數區名。1950年為高橋區高橋鎮。1956年撤銷高橋區,并入東郊區。1958年屬浦東縣。1960年高橋鎮劃入海濱公社,改名高橋公社。1938年設置凌橋鄉,1956年后屬東郊區、浦東縣,1959年成立凌橋公社。1961年2公社劃歸川沙縣,并分出高橋鎮為縣屬鎮。1984年改高橋公社、凌橋公社為高橋鄉、凌橋鄉。1993年屬浦東新區。1995年,撤銷高橋鄉、凌橋鄉,設立外高橋鎮、凌橋鎮。
1995年末,高橋鎮轄境東、西、北接外高橋鎮,南鄰東溝鎮,面積0.85平方千米,人口2.34萬人,鎮政府駐高橋,轄14個居委會;外高橋鎮轄境北鄰凌橋鎮,南接高橋鎮、東溝鎮、高東鎮,面積14.63平方千米,人口2.05萬人,鎮政府駐高橋,轄新農、屯糧巷、陸凌、南塘、群力、鎮北、海濱、聯群、新建、順建、周家浜11個行政村;凌橋鎮轄境北濱長江,西、南臨黃浦江,東鄰外高橋鎮,面積20.77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鎮政府駐凌橋,轄凌橋、顧家圩、高家浜、興農、東新、新益、西新、北新、倉房、三岔港、龍葉、炮臺浜12個行政村。
1998年10月,撤銷高橋鎮、外高橋鎮,設立新的高橋鎮。面積17.34平方千米,人口5.17萬人。2000年,撤銷高橋鎮、凌橋鎮,設立新的高橋鎮。2004年,鎮政府駐通園路41號,轄上煉新村一、上煉新村二、高橋二村、學前新村、潼港一村、東街、南街、西街、富特三、富特四、富特五、潼港二村、潼港三村、金高、凌橋、海高新村、潼港五村、潼港六村、潼港八村、凌橋第二、潼港四村、潼港西八村、陸凌、永久新村24個居委會和南塘、陸凌、屯糧巷、新農、新建、海濱、聯群、鎮北、鎮南、高家溝、東新、北新、西新、新益、倉房、三岔港、龍葉、凌橋、炮臺浜、顧家圩、興農21個行政村。2008年,總人口16.1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8.28萬人,來滬人員(登記人數)7.89萬人。
【郵編】200137【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10115104:~002 111上煉新村一居委會 ~003 111上煉新村二居委會 ~006 111高橋二村居委會 ~009 111潼港一村居委會 ~010 111東街居委會 ~011 111南街居委會 ~012 111西街居委會 ~015 111富特三居委會 ~016 111富特四居委會 ~017 111富特五居委會 ~018 111潼港二村居委會 ~019 111潼港三村居委會 ~020 111金高居委會 ~021 111凌橋居委會 ~022 111海高新村居委會 ~023 111潼港五村居委會 ~024 111潼港六村居委會 ~025 111潼港八村居委會 ~026 122凌橋第二居委會 ~027 111潼港四村居委會 ~028 111潼港西八村居委會 ~029 111陸凌居委會 ~030 111永久新村居委會 ~031 111學前街居委會 ~032 111高橋新城第一居委會 ~033 111港城新苑居委會 ~034 111凌橋第三居委會 ~201 111南塘村 ~203 111陸凌村 ~204 111屯糧巷村 ~205 112新農村 ~210 111鎮北村 ~214 220北新村 ~215 112西新村 ~216 112新益村 ~217 220倉房村 ~218 220三岔港村 ~219 220龍葉村 ~220 112凌橋村 ~221 220炮臺浜村 ~222 112顧家圩村
【外高橋保稅區】常住人口1349人(六普)。代碼31011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