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肥東縣轄鎮。位于縣境東部,東與巢湖市、全椒縣接壤,縣內與石塘、古城、張集、馬湖、梁園等鄉鎮接壤。常住人口38889人(2010年六普)。名勝古跡有北宋名臣包拯出生地小包村和包氏宗祠,旱馬槽、水馬槽、望梅亭、棋盤石。生態資源有:峴山水庫、黑洼水庫、大竹塘等。有大邵洋蛇、石獅龍燈等民間藝術。
【沿革】2006年,將解集鄉、高亮鄉整建制合并設立包公鎮。面積140平方千米,人口6.23萬人,轄32個行政村。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40122110(5居14村):~001 121小包社區 ~002 220闞集社區 ~003 220文集社區 ~004 220高亮居委會 ~005 220王集社區 ~200 220青春村 ~201 220板橋村 ~202 220盤石村 ~203 220大張村 ~204 220楊宋村 ~205 220凈住村 ~206 220峴山村 ~207 220赤楊村 ~208 220大許村 ~209 220柏齡村 ~210 220竹塘村 ~211 220大孟村 ~212 220勝聯村 ~213 220新生村
【2006年代碼】340122110(32村):~200解集村 ~201青春村 ~202大楊村 ~203大戶村 ~204小板橋村 ~205栗樹村 ~206盤石村 ~207闞集村 ~208大張村 ~209大陳村 ~210楊宋村 ~211凈住村 ~212萬安村 ~213文集村 ~214峴山村 ~215塔山村 ~216赤塘村 ~217小楊村 ~218陳家崗村 ~219大許村 ~220柏齡村 ~221陳聞村 ~222高亮村 ~223竹塘村 ~224大孟村 ~225孟陶村 ~226王集村 ~227太安村 ~228勝聯村 ~229大崔村 ~230小陳村 ~231羅橋村
原【解集鄉】位于肥東縣東部,距縣城21千米。隔山與巢湖市相望,南連王鐵鄉,西靠石塘鎮,北接高亮鄉。1951年建解集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96年,面積76.4平方千米,人口3.7萬人,轄解集、栗樹、黃郢、崗莊、大戶、小楊、赤塘楊、塔山、青春、小板橋、石獅、文集、龍山、大圩、大楊、萬安、峴山、十里巷、凈住、黑洼、楊宋、闞集、大陳、永強、大張、盤石26個村委會。?年,面積80平方千米,人口3.6萬多人,轄18個行政村,260個村民小組。
原【高亮鄉】位于肥東縣東北部,距縣城33千米。1949年6月由巢縣劃入建高亮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96年,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轄高亮、劉橋、大竹塘、陳文、大孟、羅橋、孟陶、山徐、南嶺、大許、陳家崗、王集、小陳、勝北、柏齡、太安、大崔、勝南18個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