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將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的額濟納旗和阿拉善右旗劃歸甘肅省;阿拉善左旗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1979年將甘肅省的額濟納旗、阿拉善右旗,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阿拉善左旗劃入內蒙古自治區,設立阿拉善盟。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阿拉善盟總人口196279人。其中:阿拉善左旗148672人、阿拉善右旗25281人、額濟納旗22326人。
2006年5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復阿拉善盟《關于調整全盟蘇木鎮行政區劃的請示》,同意阿拉善盟關于調整撤并部分蘇木鎮的意見。這是阿拉善盟蘇木鎮機構改革繼2001年改一革后的又一次重大調整。調整撤并后,三旗原有的40個蘇木鎮調整為23個。 阿左旗將原有23個蘇木鎮調整為13個。其中將通古勒格淖爾蘇木和木仁高勒蘇木,并入巴彥浩特鎮;撤銷豪斯布爾都蘇木,并入巴彥諾日公蘇木;撤銷古拉本敖包鎮,并入宗別立鎮;撤銷錫林高勒鎮、巴彥洪格日蘇木,并入吉蘭泰鎮;撤銷超格圖呼熱蘇木整建并入嘉爾格勒賽漢鎮;撤銷查干布拉格蘇木,并入額爾克哈什哈蘇木;撤銷銀根蘇木,并入烏力吉蘇木;撤銷圖克木蘇木,并入敖倫布拉格鎮。撤并調整后,阿左旗設13個蘇木鎮,其中建制鎮8個,蘇木5個,即巴彥浩特鎮、吉蘭泰鎮、烏素圖鎮、嘉爾格勒賽漢鎮、宗別立鎮、巴潤別立鎮、敖倫布拉格鎮、溫都爾勒圖鎮,烏力吉蘇木、巴彥諾日公蘇木、巴彥木仁蘇木、額爾克哈什哈蘇木、騰格里額里斯蘇木。 阿右旗將原有的9個蘇木鎮調整撤并為5個。其中,撤銷額日布蓋蘇木,并入額肯呼都格鎮;撤銷塔木素格布拉格鎮,并入阿拉騰敖包蘇木(改為阿拉騰敖包鎮);撤銷曼德拉蘇木,并入孟根布拉格蘇木;撤銷努日布蓋蘇木,并入阿拉騰朝克蘇木;保留雅布賴鎮。調整撤并后,阿右旗蘇木鎮行政區劃結構為鎮建制3個,蘇木建制2個,即額肯呼都格鎮、雅布賴鎮、阿拉騰敖包鎮和孟根布拉格蘇木、阿拉騰朝克蘇木。 額旗將原有的8個蘇木鎮調整為5個蘇木鎮,撤銷合并蘇木鎮3個。其中,將溫圖高勒蘇木并入達來呼布鎮;撤銷古日乃蘇木和巴彥寶格德蘇木并入新建的東風鎮。此外,原蘇泊淖爾蘇木、賽漢桃來蘇木、馬鬃山蘇木保留,行政區域不變。
2006年,將阿拉善左旗烏素圖鎮更名為烏斯太鎮。2009年,阿拉善左旗撤銷騰格里額里斯蘇木,設立騰格里額里斯鎮;將巴鎮額魯特、南環路、新華、王府4個辦事處從巴鎮管轄范圍中劃分出來,為旗委、旗政府派出機構,機構規格為正科級,分設后,四個街道辦事處名稱統一規范為“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街道辦事處”;額濟納旗將馬鬃山蘇木的烏蘭烏拉嘎查劃出設立哈日布日格德音烏拉(黑鷹山)鎮。
2009年末,全盟總面積27萬平方千米,常住總人口22.3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6.94萬人。轄14個鎮、10個蘇木,191個嘎查(村)、53個社區。阿拉善左旗總面積80412平方千米,總人口142972人。阿拉善右旗總面積73443平方千米,總人口24577人。額濟納旗總面積11.46萬平方千米,總人口17108人。(內蒙古年鑒數據;本站注:應為15個鎮、9個蘇木)
2011年,阿拉善右旗額肯呼都格鎮更名為巴丹吉林鎮。2011年末(2012年初),阿拉善左旗從烏力吉蘇木、嘉爾嘎勒賽漢鎮劃出部分區域設立銀根蘇木、超格圖呼熱蘇木,阿拉善右旗從阿拉騰敖包鎮、巴丹吉林鎮劃出部分區域設立塔木素布拉格蘇木、巴彥高勒蘇木,額濟納旗從達來呼布鎮劃出部分區域設立巴彥陶來蘇木、溫圖高勒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