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位于太倉市南部。面積85.71平方千米,人口10.18萬人(2011年11月),轄21個社區(qū)、6個行政村。204國道和滬嘉高速公路延伸線、昆(山)瀏(河)公路在境內(nèi)交會。新瀏河、鹽鐵塘等航道貫通,設港口、碼頭。古跡有元代三古橋(周涇橋、州橋、皋橋),還有北宋水利學家郟亶墓、明代復社領(lǐng)袖張溥故居、墨妙亭等。
【沿革】明代起歷為州、縣治所在地。1949年為鎮(zhèn),1958年改公社,1962年復置城廂鎮(zhèn),1993年婁東鄉(xiāng)并入。1996年,面積41平方千米,人口6.6萬人,轄向陽、長春、魏橋、北郊、城北、東新、顧港、偉陽、花墻、太豐、婁漁、朝陽、太東、太勝、薛家灘、東郊、梅園、洋沙18個村委會和南區(qū)、西區(qū)、北區(qū)、中區(qū)、人民南路、人民北路、梅園、德興、府北、南園、府東、太平、南門、政民、長春、東區(qū)、縣府17個居委會。
【2011年代碼及城鄉(xiāng)分類】(城廂鎮(zhèn)16居6村 320585100:~001 111中區(qū)社區(qū) ~002 111東區(qū)社區(qū) ~003 111府東社區(qū) ~004 111縣府社區(qū) ~005 111南園社區(qū) ~006 111桃園社區(qū) ~007 111弇山社區(qū) ~008 111梅園社區(qū) ~009 111南區(qū)社區(qū) ~010 111康樂社區(qū) ~012 111西區(qū)社區(qū) ~013 111德興社區(qū) ~014 111西郊社區(qū) ~017 111偉陽社區(qū) ~019 112太豐社區(qū) ~027 111新毛社區(qū) ~200 112新農(nóng)村 ~201 112勝涇村 ~202 112永豐村 ~203 112電站村 ~204 220萬豐村 ~205 111東林村)(科教新城4居 320585403:~001 111群星社區(qū) ~002 111太安社區(qū) ~003 111利民社區(qū) ~004 111南郊社區(qū))
【2006年代碼】(城廂鎮(zhèn)22居6村 320585100:~001中區(qū)社區(qū) ~002東區(qū)社區(qū) ~003府東社區(qū) ~004縣府社區(qū) ~005南路社區(qū) ~006桃園社區(qū) ~007弇山社區(qū) ~008梅園社區(qū) ~009南區(qū)社區(qū) ~010康樂社區(qū) ~011長春社區(qū) ~012西區(qū)社區(qū) ~013德興社區(qū) ~014西郊社區(qū) ~017偉陽社區(qū) ~019太豐社區(qū) ~020城南社區(qū) ~021群星社區(qū) ~022太安社區(qū) ~023利民社區(qū) ~026南郊社區(qū) ~027新毛社區(qū) ~200新農(nóng)村 ~201勝涇村 ~202永豐村 ~203電站村 ~204萬豐村 ~205東林村)
原【南郊鎮(zhèn)】位于太倉市南部,距市區(qū)2千米。204國道過境,鹽鐵塘、吳塘、新瀏河等縱橫境內(nèi)。1949年為南郊鎮(zhèn),1953年改鄉(xiāng),1966年建公社,1983年復改鄉(xiāng),1986年改鎮(zhèn)。1996年,面積34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轄群星、太安、安樂、常豐、利民、勝涇、勝昔、新豐、新民、新農(nóng)、沼涇、獨婁、永豐、西新、南郊、水產(chǎn)16個村委會和南郊居委會。
原【新毛鎮(zhèn)】位于太倉市中部,距市區(qū)6千米。板(橋)新(毛)公路過境。楊林塘、湖川塘、半涇、鹽鐵塘縱橫境內(nèi)。1949年為新毛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xiāng),1993年改鎮(zhèn)。1996年,面積26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轄民力、流順、明星、電站、仗義、柴塘、大豐、萬豐、姚灣、新橫、徐涇、東林12個村委會和新毛居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