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屬吳、越、楚。秦、漢分屬余汗縣地及太末縣地,后漢建安年間(196-220)分屬葛陽縣地及新安縣地,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分新安立定陽縣。晉屬葛陽、信安縣地。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屬弋陽、須江、常山縣地。武周證圣元年(695年)析弋陽、須江及常山置玉山縣,因境內有環玉山而得名,屬衢州。
宋乾元元年(758年),屬信州。元屬信州路。明洪武四年(1317年)改隸江西廣信府。清沿明制。1914年隸于豫章道。1926年廢道隸于省。1932年屬第六行政區。1949年5月5日解放后屬上饒專區(地區)。現屬上饒市。
1981年,設立玉山縣少華、林崗人民公社。1985年4月18日,設立懷玉、三清鄉(贛府廳字[1985]230號)。
1992年7月27日,撤銷仙巖鄉、下鎮鄉、巖瑞鄉、白云鄉、臨湖鄉、雙明鄉、樟樹鄉、橫村鄉,設立仙巖鎮、下鎮鎮、巖瑞鎮、白云鎮、臨湖鎮、雙明鎮、樟樹鎮、橫街鎮(贛民字[1992]138號批復)。1994年3月12日,撤銷文成鄉、紫湖鄉,設立文成鎮、紫湖鎮(贛民字[1994]40號批復)。
1996年3月19日,撤銷必姆鄉,設立必姆鎮(贛民字[1996]51號批復)。1996年12月20日,將林崗鄉的縣后山、許家、蓮塘、小徐、下徐五個行政村和東津橋行政村的西津村民小組,文成鎮的文成、金交、后壟三個行政村六都鄉的殿口行政村成建制劃歸冰溪鎮管轄(贛民字[1996]284號批復)。
1997年3月21日,妼姆鎮更名為必姆鎮(贛民字[1997]59號批復)。至此,全縣轄12個鎮、12個鄉:冰溪鎮、紫湖鎮、雙明鎮、白云鎮、樟村鎮、巖瑞鎮、橫街鎮、下鎮鎮、文成鎮、臨湖鎮、仙巖鎮、必姆鎮、三清鄉、懷玉鄉、少華鄉、童坊鄉、南山鄉、四股橋鄉、林崗鄉、六都鄉、群力鄉、下塘鄉、華村鄉、官溪鄉。總面積1722.6平方千米,人口52萬。縣政府駐冰溪鎮。
1999年12月31日,林崗鄉政府駐地遷至潘家(贛民字[1999]292號批復)。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515934人,其中:冰溪鎮66640人、臨湖鎮31958人、必姆鎮27201人、橫街鎮30931人、文成鎮27608人、下鎮鎮42690人、巖瑞鎮18932人、白云鎮17162人、雙明鎮19427人、紫湖鎮21733人、仙巖鎮17184人、樟村鎮28919人、南山鄉20866人、童坊鄉15668人、下塘鄉20677人、四股橋鄉27725人、少華鄉5998人、懷玉鄉3231人、林崗鄉12760人、六都鄉12160人、華村鄉15691人、群力鄉14298人、官溪鄉11966人、三清鄉4509人。
2001年11月8日,撤銷群力鄉,劃歸六都鄉;撤銷官溪鄉,劃歸仙巖鎮;撤銷林崗鄉,劃歸巖瑞鎮;撤銷少華鄉,劃歸雙明鎮;撤銷童坊鄉,劃歸懷玉鄉(贛民字[2001]508號批復)。
2002年底,玉山縣轄12個鎮、7個鄉,16個居委會、273個行政村。2003年底,全縣轄12個鎮、7個鄉,總人口54.5萬人。
2006年1月20日,撤銷華村鄉,成建制劃歸六都鄉管轄;撤銷白云鎮,成建制劃歸巖瑞鎮管轄(贛民字[2006]5號批復)。2006年末戶籍總人口563156人(包括三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