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垂拱二年(686)建漳州懷恩縣南詔保,開元二十九年(741)懷恩縣省入津浦縣。宋稱南詔場,元設南詔屯田萬戶府。明嘉靖九年(1530)置詔安縣,屬漳州府。民國初屬西路道(汀漳道)。1949年12月12日解放,歷屬龍溪專區(地區)、漳州市。
1950年,全縣劃為7個區、89個鄉和8個街道居委會。1951年4月,全縣劃為8個區。1952年2月,全縣劃為9個區,89個鄉。1954年,增設為118個鄉。1955年1月,將9個區調整為7個區。1956年5月,城關、橋東合為1個鎮;全縣共有1鎮4區,轄57個鄉。1958年5月,實行撤區并鄉,全縣劃分為城關鎮及橋東、含英、下河、四都、梅洲、港口、溪南、上營、白石、西潭、美營、太平、大布、金溪、元中、進水、下官、上官、下葛、彩新、龍獅、陳龍、埔坪、青山、磜嶺25個鄉。
1958年9月,全縣成立衛星、太陽升、東方紅、紅旗、團結、幸福、上游、和平8個公社及建設、紅星、金星3個農場。1959年1月,幸福公社并入紅旗公社,全縣共有7個公社、3個農場;同年2月,公社改以駐地名稱命名,增設深橋公社,全縣共有8個公社、118個生產大隊。1961年5月,重新設區,并縮小公社規模,全縣分為7個區,26個公社、4個農場。1964年4月,撤區并社和調整生產大隊,全縣劃為8個公社、4個農場。1970年,調整部分公社的生產大隊歸農場。
1971年,全縣有城關、橋東、四都、深橋、西潭、太平、官陂、秀篆8個公社,以及建設、紅星、金星3個農場。1978年1月,從橋東公社劃出下河等15個大隊增置下河公社(1982年更名為梅嶺公社)。1980年,城關公社改為城關鎮。1981年12月,城關鎮改稱南詔鎮。1984年10月,實行政社分開,全縣共轄南詔、四都2鎮及梅嶺、橋東、深橋、西潭、太平、官陂、秀篆、建設、紅星、金星10鄉,下轄214個村和8個.居委會。
1987年6月,從官陂鄉劃出五通等9個村增設霞葛鄉;全縣共轄2鎮11鄉。1990年,詔安縣轄南詔、四都2鎮和橋東、梅嶺、深橋、西潭、太平、官陂、霞葛、秀篆、建設、紅星、金星11鄉,共有9個居委會、218個村。1998年,詔安縣面積1247.29平方千米,人口55.3萬人,轄9個鎮、5個鄉、4個國有農(林)場,10個居委會、219個村委會。
2000年5月,梅洲華僑農場改制設立梅洲鄉;梅洲鄉轄梅僑居委會和原四都鎮的梅洲、梅溪、梅東、梅西、梅南、梅北、梅山7個村;梅洲鄉政府駐梅洲村;區劃調整后,詔安縣轄9個鎮、6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詔安縣常住總人口568156人,其中:南詔鎮65494人、四都鎮52388人、梅嶺鎮30115人、橋東鎮59122人、深橋鎮56055人、太平鎮46923人、霞葛鎮30656人、官陂鎮45840人、秀篆鎮38518人、金星鄉16914人、西潭鄉41867人、白洋鄉29388人、建設鄉11265人、紅星鄉14635人、梅洲鄉17973人、旅游區11003人。
2003年末,詔安縣戶籍人口57.0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81萬人。轄9個鎮、6個鄉:南詔鎮、四都鎮、橋東鎮、梅嶺鎮、深橋鎮、太平鎮、官陂鎮、霞葛鎮、秀篆鎮、西潭鄉、建設鄉、紅星鄉、金星鄉、白洋鄉、梅洲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詔安縣常住總人口597798人,其中:南詔鎮68268人,四都鎮53747人,梅嶺鎮31460人,橋東鎮62025人,深橋鎮58409人,太平鎮47985人,霞葛鎮34547人,官陂鎮52048人,秀篆鎮38127人,金星鄉17697人,西潭鄉46190人,白洋鄉29114人,建設鄉12350人,紅星鄉14708人,梅洲鄉18105人,國營西山農場161人,國營湖內林場114人,嶺下溪國有防護林場17人,邊貿旅游區管委會11132人,詔安工業園區管委會159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