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轄縣。位于省境東南部,上黨盆地西側。轄5鎮18鄉。面積1029平方千米,人口33萬人,縣政府駐城關鎮。(本頁根據《中國政區大典》,1997年左右資料)
城關鎮 縣政府駐地,1958年設城關鎮公社,1984年建鎮。面積45平方千米,人口3.4萬人,長(治)、長(子)、長(子)屯(留)、長(子)王(里莊)公路過境。轄同富、同賀、同旺、同福、同昱、孟家莊、下霍、南鮑、東上坊、西上坊、大李村、陳家莊、喬坡底、王坡底、北劉、北莊、河北、東寺頭、西寺頭、南劉、慶豐、同新、河北莊、鮑莊、壩里、河西、河東、南莊、西鮑、泊里、東鮑、背山32個行政村。
鮑店鎮 1958年設鮑店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縣境北部,距縣政府15千米。面積20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長(子)屯(留)公路過境。轄北街、北郜村、西營、付莊、南街、東街、宮家莊、西街、郭家莊、王家莊、張莊、萬戶12個行政村。
石哲鎮 1958年設石哲鎮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縣境西部,距縣政府10千米。面積29.5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長(子)橫(水)公路過境。轄西漢、呂村、權家莊、馬家峪、柳溝、石哲西、石哲東、賈嶺、上三莊、紅星莊、羊神溝、慕學、莊樂、西河莊、石家莊、邢家莊、下莊17個行政村。
色頭鎮 1958年設色頭公社,1984年建鎮。位于縣境南部,距縣政府20千米。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蔥(林山)色(頭)公路過境。轄琚村、趙家莊、色頭、峪只、平西溝、地河、西南溝、后溝、莊里、王晃、和平莊、小琚、鮑賽、柳葉溝、河峪、窯下、曹家溝、東南溝18個行政村。境內建于宋代的崇慶寺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田良鎮 1958年設布村公社,1984年建東田良鎮。位于縣境南部,距縣政府15千米。面積31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太(原)焦(作)鐵路過境。轄布村、五里莊、西張堡、龍塘、胡家貝、東田良、西田良、南賈村、南張、新陳村、南張河、應城、秦家莊、瓦窯溝,田家莊15個行政村。
草坊鄉 1958年設草坊公社,1984年置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政府5千米。面積25.6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長(子)屯(留)公路過境。轄草坊、前窯、后窯、前坪、后坪、大京、中郜、前萬戶、后萬戶、朱坡、趙莊、高莊、大劉、南川莊、馬煙、小張、安家望17個行政村。
嵐水鄉 1958年設嵐水公社,1984年置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政府25千米。面積45.5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長(子)屯(留)公路過境。轄南溫家坪、北溫家坪、嵐水、吳村、郜村、西賈莊、東賈莊、上辛、梁莊、西馬村、楊家嶺、晉家莊、曹家莊、蘇村、艾莊、草泊北坪、東馬、王家圪倒、北韓、定家坪、周村、小京、田甫23個行政村。
南常鄉 1958年設南常公社,1984年置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政府15千米。面積29.5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宋(村)張(莊)公路過境。轄齊民莊、東北常、后河、小莊、王史、萬戶、大辛莊、南常、西北常、東旺坡、東村、西村、河岸、寺前14個行政村。
碾張鄉 1958年設碾張公社,1984年置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政府15千米。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碾(張)壩(里)公路過境。轄碾南、碾北、付莊、石門溝、營里、關村、居德、鮑家河、西里、南溝、西田甫、朝陽村、鄭家溝、苗家灣、金村、東里、羅辛莊、王家嶺、趙村、豐村、關街、參車韋、豹子溝、后掌、安西、五里村26個行政村。
常張鄉 1958年設常張公社,1984年置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政府7.5千米。面積25平方千米,人口0.9萬人,碾(張)壩(里)公路過境。轄常張、南韓、連西溝、崔家莊、裴家莊、北莊、西莊、東溝、杜家莊、常莊、陳西溝、大中漢、圪坨、南溝、東洼、小營、小中漢、南洼、段西溝、李家20個行政村。
壁村鄉 1958年設壁村公社,1984年置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政府10千米。面積30.5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碾(張)壩(里)公路過境。轄陳家峪、胡家峪、松木廠、八土戔、嶺上、李家峪、九臺峪、余家峪、莫村、東壁、西壁、羅卜頭、韓村、南坡、鴉兒溝15個行政村。
晉義鄉 1958年設晉義鄉公社,1984年置晉義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政府17.5千米。面積86平方千米,人口0.6萬人,長(治)橫(水)公路過境。轄晉義、川口、花家坪、刁黃、南溝、葦池、圪倒、亂石河、張家莊、房頭、西溝、良坪、兩都、李家莊、扁溝15個行政村。
岳陽鄉 1958年設岳陽公社,1984年置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政府15千米。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長(治)臨(汾)公路過境。轄溝口、西龍頭、岳陽、郭家溝、沿莊、洪珍、馬箭、甫地溝、老圪倒、關家溝、方山溝、古興、平泉、東龍頭14個行政村。
橫水鄉 1958年設橫水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政府40千米。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0.6萬人,長(治)橫(水)公路過境。轄崖底、下王溝、北灣、南溝、橫水、王莊、嶺底、坪頭、北溝、麥王溝、北寨、廟底、槐圪塔13個行政村。
王峪鄉 1958年設王峪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政府30千米。面積60.5平方千米,人口0.4萬人,長(治)臨(汾)公路過境。轄王村、東李、西李、寺頭、半溝、后溝、東溝、楊家溝、田家溝、常峪村10個行政村。
西堡頭鄉 1958年設西堡頭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政府15千米。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西堡頭、苗村、小南石、城陽、龐莊、申村、姬家嶺、河西、西峪、陽魯、南莊、大南石、善村、鳳臺14個行政村。
南陳鄉 1958年設南陳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政府10千米。面積63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孟(家莊)南(陳)公路過境。轄南陳、關家山、劉家山、李家溝、東北陳、團城、萬村、蘇村、東峪、西峪、西堯、羅家溝、壑則、張村、西溝、高家、謝村、東陳、西北陳19個行政村。
大堡頭鄉 1958年設大堡頭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南,距縣政府5千米。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2.1萬人,長(子)王(里莊)公路過境。轄大堡頭、西李、堯神溝、南河、沙河、固義、韓房、兩水、老馬溝、北李、熬泉、臨漳、賈村、河頭、交里、公益莊、鄒村、南小河、小堡頭、青仁、南圈溝、北圈溝22個行政村。
南郭村鄉 1958年設南郭村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政府15千米。面積30.5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長(子)王(里莊)公路過境。轄柳樹、崇仁、康家莊、郭莊、王家莊、范家莊、東莊、陡坡溝、義合、鋪上、肖家莊、東坡、郭村、宋家莊、呈子崗、后西常、前西常、西坡18個行政村。
南張店鄉 1958年設南張店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政府15千米。面積32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太焦鐵路、大(堡頭)龍(泉)公路過境。轄龍泉、西馬戶、崔莊、莊頭、南坡、董家溝、橫嶺莊、丹峪、南郜村、崇瓦張、西張溝、南溝、西范、張店、程家莊、東馬戶、東范17個行政村。古跡有建于南北朝的法興寺。
南漳鄉 1958年設南漳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政府10千米。面積31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太(原)焦(作)鐵路過境。轄南漳、鹿家溝、北漳、上霍、酒村、東常、漳河神、東王內、西旺、李末、東旺、王內莊、東北呈、西北呈、上霍莊、中漳16個行政村。特產“潞麻”。古跡有殷商古墓群。
宋村鄉 1958年設宋村鄉公社,1984年改宋村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政府7.5千米。面積36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長(治)長(子)公路過境。轄陶唐、王郭、王內、西郭、北李末、東堡、薛家莊、小莊、前小郭、后小郭、前辛莊、宋村、東郭、高家洼、段家莊、西堡、連家莊、后辛莊18個行政村。
谷村鄉 1958年設谷村鄉公社,1984年改谷村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政府12.5千米。面積27.5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宋(村)張(莊)公路過境。轄鮑村、董村、嵐河莊、東大關、谷村、北李莊、東何、西何、李收、西大關、小關、南李莊、常村13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