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西鎮位于漾濞彝族自治縣中北部。面積358平方千米,人口4萬人(2006年)。轄仁民街1個社區,上街、密場、金星、淮安、石鐘、白羊、白章、美翕、河西、花椒園、下街、沙河、光明、秀嶺、金牛、馬廠1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下街。省級公路漾梅線與平甸線在鄉境內交會。特產玉香梨(秤砣梨)。礦藏主要有銻礦。名勝古跡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云龍古橋、石門關風景旅游區(石門關、王皇閣等)。
[沿革]曾名“興文”、“新化”、“化平”。民國時期屬化平鎮,1950年屬化平區,1952年屬第一區。1957年設上街、馬廠、河西等鄉,1958年設立上街公社。1961年分設漾濞、淮安、白羊、馬廠、河西等公社,1962年屬漾濞公社,1963年屬上街區。1966年改為東風公社,同時將城鎮人口劃出設上街鎮。1982年東風公社更名為河西公社,1984年改設河西區。1988年將原淮安區并入上街鎮,原河西區改設河西鄉。1997年,上街鎮面積195.6平方千米,人口2.1萬人,轄上街、金星、密場、美翕、淮安、石鐘、白羊、白章、仁民、新建10個行政村;河西鄉面積161.5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花椒園、秀嶺、河西、沙河、下街、馬廠、金牛、光明8個行政村。?年,河西鄉撤鄉設鎮。2005年,撤銷上街鎮和河西鎮,設立蒼山西鎮,鎮政府駐原河西鎮下街。
[郵編]672500 [2007年代碼]532922101:~001仁民街社區 ~201上街村 ~202密場村 ~203金星村 ~204淮安村 ~205石鐘村 ~206白羊村 ~207白章村 ~208美翕村 ~209河西村 ~210花椒園村 ~211下街村 ~212沙河村 ~213光明村 ~214秀嶺村 ~215金牛村 ~216馬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