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漣水縣轄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距漣水縣城10千米,距淮安市區15千米。東、東南與淮安區的宋集鄉、欽工鎮以及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馬廠鄉、徐揚鄉隔廢黃河相望,西和淮陰區王興鎮隔鹽河相連,南與淮陰區新渡鄉接壤,西北隔鹽河和蔣庵為鄰,東北和漣城鎮毗鄰。
全鎮總面積45.08平方千米。2011年末,總人口26088人,其中漢族26069人;另有流動人口486人。轄缺口1個居委會和新港北、周集、十堡、張渡、肖渡、洪蕩、厲渡、喻集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缺口大橋南保灘街。淮漣公路縱貫中部,寧連高速公路穿境。西側有鹽河流經。
【沿革】宋紹熙五年(1194年)黃河缺口南從奪淮入海,淮水流經此地,洪水威脅十分嚴重,當地百姓全力保護,附近灘地得以耕種,故名保灘。解放戰爭期間到1950年6月曾劃屬淮安縣郝渠區。1953年8月隸屬漣水縣秉同區。1958年上半年撤區并鄉時,由保灘鄉、缺口鄉和悅來、蔣庵等鄉部分組成保灘鄉。1958年9月成立保灘公社。1958年為保灘公社。
1981年下半年撤銷公社,改為保灘鄉,下轄14個行政村,118個村民組,104個自然村莊;全鄉面積45.58平方千米,共有22850人。1988年6月撤鄉建鎮。轄14個行政村,120個村民組。人口5368戶24440多人。1996年,面積45.8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轄缺口、洋閘、谷嘴、肖渡、唐渡、曹港、周集、臨淮、喻集、漣淮、十堡、洪蕩、張渡、厲渡14個行政村。
1996年5月,將谷嘴村及洋閘村一組劃歸南園鄉(改鄉于2000年并入漣城鎮)。2000年3月,將13個行政村合并為成9個行政村:唐渡、曹港兩村合并為新港北村,原周集、臨淮兩村合并為周集村,原漣淮、十堡兩村合并為十堡村,原張渡、洋閘兩村合并為張渡村。2003年,轄缺口1個居委會和新港北、周集、十堡、張渡、肖渡、洪蕩、厲渡、喻集8個行政村。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20826103:~001 121缺口居委會 ~200 122新港北村 ~201 220周集村 ~202 220十堡村 ~203 220張渡村 ~204 220肖渡村 ~205 220洪蕩村 ~206 220厲渡村 ~207 220喻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