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諸暨市轄鎮(zhèn)。位于市境東南部。轄陳蔡、殿南、東白山、新東、湖山、里四、婁東、琴察、日溢、上家湖、上英、斯宅、五峰、西丁、西巖、小東、孝義、新上泉、雄踞、廖宅20個行政村。
【沿革】1956年為陳蔡鄉(xiāng),1958年屬東方紅公社,1961年析置陳蔡公社,1983年改鄉(xiāng),1985年建鎮(zhèn)。1996年,面積42.6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轄陳蔡、中蔡、下蔡、下河圖、上河圖、前坑塢、蔡義塢、蔡義古、觀嶺、馮家、張家灣、王家沿、魯村、鳳凰山、下吳宅、吳子里、柯溪塢等17個行政村。1999年末人口14178人,面積42.59平方千米。2000年末人口13942人,面積52?平方千米。
2001年,撤銷西巖鄉(xiāng),并入陳蔡鎮(zhèn),轄29村,駐下蔡村(原址)。2001年末人口21580人,面積81平方千米。2002年末人口22321人,面積81平方千米。2003年末人口22119人,面積89?平方千米。(一說,陳蔡鎮(zhèn)面積92.1平方千米,斯宅鄉(xiāng)106.28平方千米,相加后與下面的198.38平方千米相符合)
2005年,撤銷陳蔡鎮(zhèn)、斯宅鄉(xiāng),合并設(shè)立東白湖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下蔡村(原陳蔡鎮(zhèn)政府駐地)。2005年末面積198.38平方千米,人口3.75萬人,陳蔡、中蔡、下蔡、下河圖、前坑塢、蔡義塢、觀嶺、魯村、馮家、鳳凰山、下吳宅、吳子里、張家灣、王家沿、蔡義古、上河圖、柯溪塢、泄頭、東臺、婁曹、英坑、琴弦、察墅、硯田、錢家莊、上培、李家宅、外邵、施家沿、斯宅、王谷塢、張高塢、新上宅、蠡斯畈、王坑、袁陳、八石畈、坑口、上泉、陳里、西施、丁駕山、南三江、殿口、戈樹灣、蔣村、官山、廖宅、白路口、中山、山岔51個行政村,鎮(zhèn)政府駐為下蔡村。
【郵編】311818【2011年代碼及城鄉(xiāng)分類】330681124:~203 121陳蔡村 ~230 220斯宅村 ~247 220廖宅村 ~252 220新東村 ~253 220五峰村 ~254 220湖山村 ~255 220孝義村 ~256 220雄踞村 ~257 220琴察村 ~258 220上英村 ~259 220婁東村 ~260 220西巖村 ~261 220日溢村 ~262 220上家湖村 ~263 220里四村 ~264 220新上泉村 ~265 220西丁村 ~266 220殿南村 ~267 220小東村 ~268 220東白山村
原【西巖鄉(xiāng)】1956年為西巖鄉(xiāng),1958年屬東方紅公社,1961年析置西巖公社,1983年改鄉(xiāng)。1996年,面積37.6平方千米,人口0.9萬人,轄泄頭、東臺、婁曹、英坑、琴弦、察墅、硯田、錢家莊、上培、李家宅、外邵、施家沿等12個行政村。1999年末人口8745人,面積37.63平方千米。2000年末人口8794人,面積38平方千米。
原【斯宅鄉(xiāng)】1950年為斯宅鄉(xiāng),1958年屬東方紅公社,1961年析置斯宅公社,1983年改鄉(xiāng)。1996年,面積106.3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轄斯宅、新上宅、螽斯畈、八石畈、上泉、陳里、殿口、廖宅、蔣村、張高塢、丁駕山等22個行政村。1999年末人口16201人,面積106.28平方千米。2000年末人口15937人。2001年末人口15840人,面積106平方千米。2002年末人口15747人,面積106平方千米。2003年末人口15614人,面積106.3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