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沈巷鎮(zhèn)面積218平方千米,人口11.52萬人(2005年)。轄6個社區(qū)、18個行政村。鎮(zhèn)政府駐沈家巷;茨翔F路、合巢蕪高速公路橫貫中部,牛屯河、裕溪河環(huán)繞兩側(cè),通航。
【沿革】1949年為沈鄉(xiāng),1958年成立公社,1983年改鄉(xiāng),1987年設鎮(zhèn)。位于和縣南部,距縣城40千米。1996年,面積66.6平方千米,人口3.7萬人,轄楊灣、馬橋、大丁、張八、沈巷、強趙、茹黃、壩東、鐵塔、黃馬、裕珠、雙橋、雙城、坦山、河埂、晏渡、三義、八角、淮南、周陳20個行政村及1個街道居委會。2004年,撤銷螺百鎮(zhèn),并入沈巷鎮(zhèn)。調(diào)整后沈巷鎮(zhèn)轄2個居委會,21個行政村,面積111平方千米,人口5.89萬人。鎮(zhèn)政府駐沈家巷。
2005年,將原雍鎮(zhèn)鄉(xiāng)整建制和五顯集鎮(zhèn)的黃山寺、五顯集2個居委會及孫莊、寶圩、民安、大葛、丁陳、大蔣6個行政村并入沈巷鎮(zhèn)。調(diào)整后沈巷鎮(zhèn)轄沈巷街、百旺、黃山寺、五顯集4個居委會,黃馬、強趙、楊灣、大丁、茹黃、四連、八角、豐圩、沈巷、太基、燈塔、雙壩、安豐、雙河、呼郎、孫莊、寶圩、民安、大葛、丁陳、大蔣、雍鎮(zhèn)、朱房、新壩、南埂、夫廟、保山、黃莊、鳳城29個行政村。
2011年7月14日,《國務院關于同意安徽省撤銷地級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區(qū)劃調(diào)整的批復》(國函[2011]84號):將和縣的沈巷鎮(zhèn)劃歸蕪湖市鳩江區(qū)管轄。
【2010年代碼及城鄉(xiāng)分類】341424101:
~001 121沈巷社區(qū)
~002 220雍鎮(zhèn)社區(qū)
~003 112裕溪社區(qū)
~004 122螺百社區(qū)
~005 220黃山寺社區(qū)
~006 220五顯集社區(qū)
~200 220沈南村
~201 220迎江村
~202 122沈巷村
~203 220雙壩村
~204 220八角村
~205 220安豐村
~206 220四連村
~207 220燈塔村
~208 220豐圩村
~209 220雙河村
~210 220新壩村
~211 220南埂村
~212 220黃莊村
~213 220鳳城村
~214 220保圩村
~215 220孫莊村
~216 220民安村
~217 220大蔣村
【五顯集鎮(zhèn)】位于和縣南部,距縣城25千米。東臨長江,和(縣)沈(巷)、黃(山寺)八(角)公路縱橫鄉(xiāng)境。[沿革]1963年成立五顯公社,1983年改鄉(xiāng)。1996年,面積46.3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張莊、劉何、楊戴、大葛、五顯、孫莊、江楊、酒店、晉戴、張洪、大劉、丁陳、黃山、馬場14個行政村。2004年,將白橋鎮(zhèn)的周王、興隆、原西梁山鎮(zhèn)的大蔣3個村并入五顯集鎮(zhèn)。調(diào)整后五顯集鎮(zhèn)轄五顯集1個居委會和孫莊、寶圩、五顯、民安、大葛、丁陳、黃山寺、馬場、周王、興隆、大蔣11個行政村,面積45平方千米,人口3.11萬人。2005年,撤銷五顯集鎮(zhèn),黃山寺、五顯集2個居委會及孫莊、寶圩、民安、大葛、丁陳、大蔣6個村并入沈巷鎮(zhèn),興隆村并入白橋鎮(zhèn)。
【螺百鎮(zhèn)】位于和縣南部,距縣城29千米;茨翔F路、合(肥)巢(縣)蕪(湖)高速公路過境。1958年成立螺百公社,1983年改鄉(xiāng)。1996年,面積44.4平方千米,人口1.9萬人,轄嚴石、百旺、呼郎、十八莊、三墩、王巷、螺灘、太溪、崗俞、耿彭10個行政村。
【雍鎮(zhèn)鄉(xiāng)】位于和縣南端,距縣城37千米。有巢湖入長江的碼頭,合巢蕪高速公路經(jīng)過。1960年成立雍鎮(zhèn)公社,1983年改鄉(xiāng)。1996年,面積68.5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轄雍鎮(zhèn)、千棵柳、前河、裕溪、彭馬、朱房、石莊、崗梁、龔橋、施橋、橋北、新壩、黃李、南埂、后河、渡口、夫廟、保山、黃渡、雙管、黃莊21個行政村。2004年7月,轄新壩、夫廟、南埂、崗河、保山、黃莊、雙管、龔橋、雍鎮(zhèn)、施橋、裕溪、彭馬、朱房13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