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四川巴中平昌縣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11923身份證前6位:511923
長途區號:0827 郵政編碼:636400
隸屬政區:巴中行政級別:縣
車牌號碼:川Y轄區面積:2227km2
人口數量:約96萬人人口密度:431人/km2
行政駐地:江口鎮信義大道268號
行政區劃:江口鎮 響灘鎮 西興鎮 喜神鄉 佛樓鎮 白衣鎮 涵水鎮 岳家鎮 蘭草鎮 駟馬鎮 坦溪鎮 元山鎮 云臺鎮 邱家鎮 筆山鎮 鎮龍鎮 得勝鎮 鹿鳴鎮 土興鎮 望京鎮 青鳳鎮 靈山鎮 青云鄉 元石鄉 六門鄉 大寨鄉 龍崗鄉 板廟鄉 泥龍鄉 巖口鄉 土埡鄉 石埡鄉 澌岸鄉 馬鞍鄉 五木鄉 界牌鄉 粉壁鄉 澌灘鄉 高峰鄉 南風鄉 福申鄉 雙鹿鄉 黑水鄉
平昌縣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行政代碼 面積簡介
江口鎮 511923100 5.2km2  平昌縣轄鎮。縣府駐地。1913年置江口鎮鄉,1939年改為江口鄉,1946年建鎮,1953年更名城關鎮,1981年復江口鎮。位于縣境中部,巴河與通江河交……[詳細]
響灘鎮 511923101 30.2km2  平昌縣轄鎮。1950年置楠木鄉,1953年將響灘鄉由儀隴縣劃入平昌縣,同時改鄉為鎮,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85年建響灘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詳細]
西興鎮 511923102 47.2km2  平昌縣轄鄉。1932年置西興鎮,1937年改為鄉,1958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20公里。面積47.2平方公里,人口1.8萬。平……[詳細]
喜神鄉 511923102 45.8km2  平昌縣轄鄉。1951年置喜神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42公里。面積45.8平方公里,人口1.1萬。通公路。轄石門、三……[詳細]
佛樓鎮 511923103 44.2km2  平昌縣轄鄉。1913年置佛樓寺鄉,1946年改名佛樓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34公里。面積44.2平方公里,人口1.……[詳細]
白衣鎮 511923104 56.9km2  平昌縣轄鎮。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1937年置白衣鎮,1940年改為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5年復鎮。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14公里。面……[詳細]
涵水鎮 511923105 40.5km2  平昌縣轄鄉。1940年置涵水鄉,1946年從達縣劃歸平昌,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23公里。面積40.5平方公里,人口1.……[詳細]
岳家鎮 511923106 46km2  平昌縣轄鄉。1913年置岳家寺鄉,1946年更名岳家鄉。1958年改公社,1984復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13公里。面積46平方公里,人口1.9萬。平……[詳細]
蘭草鎮 511923107 56.3km2  平昌縣轄鄉。1913年置蘭草渡鄉,1946年從巴中縣劃歸平昌改名澌蘭鄉,1951年更名蘭草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北部,巴河岸邊……[詳細]
駟馬鎮 511923108 40.7km2  平昌縣轄鎮。1946年從巴中縣劃歸平昌縣置駟馬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85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20公里。面積40.7平方公里……[詳細]
坦溪鎮 511923109 56.1km2  平昌縣轄鄉。1937年置坦溪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8公里。面積56.1平方公里,人口2.1萬。達川至廣元省道縱貫境……[詳細]
元山鎮 511923110 48.8km2  平昌縣轄鄉。1946年從巴中縣劃歸平昌縣置元山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15公里。面積48.8平方公里,人口2萬。平(昌……[詳細]
云臺鎮 511923111 70km2  平昌縣轄鄉。1946年從巴中縣劃歸平昌縣置云臺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13公里。面積70平方公里,人口2.4萬。平昌……[詳細]
邱家鎮 511923112 49.6km2  平昌縣轄鄉。1946年從巴中縣劃歸平昌縣置邱家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22公里。面積49.6平方公里,人口1.7萬。平(昌)鎮(龍)、通(江)達(川)……[詳細]
筆山鎮 511923113 45.9km2  平昌縣轄鄉。1939年置筆山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45公里。面積45.9平方公里,人口1.7萬。平(昌)鎮(龍)公……[詳細]
鎮龍鎮 511923114 50.4km2  平昌縣轄鄉。1913年置鎮龍關鄉,1951年更名鎮龍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48公里。面積50.4平方公里。人口1.……[詳細]
得勝鎮 511923115 48.6km2  平昌縣轄鎮。1946年置得勝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85年建鎮。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26公里。面積48.6平方公里,人口2.1萬。平(……[詳細]
鹿鳴鎮 511923116 38.9km2   四川省平昌縣鹿鳴鎮地處達(州)通(江)干線,是川陜路必經之地。全鎮2850戶,11278人,轄6個行政 村、1個居委會,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鎮之一……[詳細]
土興鎮 511923117 52.9km2  平昌縣轄鄉。1951年置土興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12公里。面積52.9平方公里,人口2.1萬。平(昌)土(興)、達……[詳細]
望京鎮 511923118 62.3km2  平昌縣轄鄉。1913年置麻石口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望京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39公里。面積62.3平方公里,人口1.5萬。平(昌)鎮(……[詳細]
青鳳鎮 511923119 36km2   青鳳鄉位于四川省平昌縣東南部,幅員面積36平方公里,轄8個村62個社,總人口11720。鄉政府駐青鳳場鎮,海拔760米,距縣城31公里。該鄉人口眾多,……[詳細]
靈山鎮 511923120 34.6km2    靈山鄉位于平昌縣東北部,海拔650米,與通江縣三溪鄉接壤,距縣城30公里,境內因有神奇、壯觀的巴靈臺而遠近聞名,幅員面積34.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詳細]
青云鄉 511923200 54.4km2  平昌縣轄鄉。1946年從巴中縣劃歸平昌縣置青龍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青云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16公里。面積54.4平方公里,人口1.8……[詳細]
元石鄉 511923201 31km2  平昌縣轄鄉。1952年置元石鄉,1956年從達縣劃歸平昌縣,1958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13.7公里。面積31平方公里,人口1……[詳細]
六門鄉 511923202 32.2km2  平昌縣轄鄉。1950年置六門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9公里。面積32.2平方公里,人口1.3萬。通公路。轄重石、九……[詳細]
大寨鄉 511923203 22.7km2  平昌縣轄鄉。1939年置大寨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16公里。面積22.7平方公里,人口0.8萬。平(昌)福(申)、……[詳細]
龍崗鄉 511923204 39.4km2  平昌縣轄鄉。1913年置龍崗場鄉,1946年改名龍崗鄉,1958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24公里。面積39.4平方公里,人口1.3……[詳細]
板廟鄉 511923206 40.2km2  平昌縣轄鄉。1951年置板廟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11公里。面積40.2平方公里,人口1.2萬。通公路。轄涼水、望山……[詳細]
泥龍鄉 511923207 42.2km2  平昌縣轄鄉。1913年置泥龍廟鄉,1952年更名泥龍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28公里。面積42.2平方公里,人口1.7……[詳細]
巖口鄉 511923208 31km2  平昌縣轄鄉。1951年置巖口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34公里。面積31平方公里,人口1.1萬。平(昌)宣(漢)公路過……[詳細]
土埡鄉 511923211 49.8km2   土埡鄉位于四川省平昌縣南端,與營山、達州等縣市接壤,地域寬闊,是國定貧困縣中典型的旱山鄉。距縣城58公里,南與達州元山鄉相鄰,西與南充悅中鄉相連,北與……[詳細]
石埡鄉 511923212 44.5km2    石埡鄉位于四川省平昌縣東南大門,與達縣北山接壤,總面積44.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939米,最低海拔296米,地勢北高南低,屬典型的旱山鄉鎮。
……[詳細]
澌岸鄉 511923214 42.8km2   平昌縣澌岸鄉始建于1950年,鄉政府設在澌岸場,現有政府公務員19人,工勤人員2人,10個事業單位共19人。位于平昌縣西南部,與平昌縣的駟馬鎮、蘭草鎮……[詳細]
馬鞍鄉 511923215 41.5km2  馬鞍鄉地處平昌縣東北部,曾用名大河鄉,石板鄉,因場鎮所在地似馬鞍而得名,距縣城75公里,幅員面積41.50平方公里。2003年機構改革,撤并于巖口鄉。2……[詳細]
五木鄉 511923216 38.6km2  五木鄉位于四川省平昌縣北方,幅員面積38.6平方公里.東臨通江縣的三溪鄉,北接得勝鎮,南與元山鎮相連,西與雙鹿鄉相接。轄8個行政村,55個農業社,總人口……[詳細]
界牌鄉 511923218 34.68km2    界牌鄉東與望京鄉接壤,西與通江縣的跑馬鄉相臨,南靠喜神鄉,北依千秋鄉,幅員面積34.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903畝,轄5個行政村,48個村民……[詳細]
粉壁鄉 511923219 29.47km2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粉壁鄉   粉壁鄉距平昌縣城44公里處,東與駟馬鎮,南與澌岸鄉,西與巴州區曾口鎮,北與巴州區水寧鎮接壤,總面積29.47平方公里。……[詳細]
澌灘鄉 511923220 41.89km2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澌灘鄉 澌灘鄉衛星地貌  澌灘鄉位于平昌縣東北部的雙灘電站庫區,東鄰邱家鎮,南連云臺鎮,西址元鎮,靈山鄉,北抵通江縣雙泉鄉、鐵……[詳細]
高峰鄉 511923221 30.9km2   位于平昌縣西南端,是平昌縣雙孢菇產業化種植基地鄉。與西興鎮、岳家鎮、響灘鎮、龍崗鄉接壤,距縣城42公里,輻原面積30.9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50個……[詳細]
南風鄉 511923222 39.2km2   南風鄉位于四川省平昌縣西南部,距縣城60km,周邊與儀隴、巴州二縣(區)和縣內的響灘鎮、黑水鄉、福申鄉接壤,幅員面積39.2平方公里。全鄉轄10個村,……[詳細]
福申鄉 511923223 32.48km2   四川省市平昌縣福申鄉   福申鄉位于平昌縣西部,距縣城64km,與巴州區的大羅、鳳溪接壤。全鄉轄8個村1個居委會,48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106……[詳細]
雙鹿鄉 511923224 27.7km2   雙鹿鄉位于平昌縣北部,距縣城48公里,東南與五木、土興相鄰,西北與駟馬山水相依,東北與得勝鎮一脈相承,幅員面積27.7平方公里,轄 7個村、 57個村……[詳細]
黑水鄉 511923225 22.83km2   黑水鄉地處平昌西南,與營山、儀隴二縣接壤,幅員面積22.8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956畝,轄7個村,45個個民小組,1512戶,6483人,鄉人民政府……[詳細]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平昌縣,位于四川東北部、米倉山南麓,東接萬(源)宣(漢),南抵達(縣)渠(縣),西鄰儀(隴)營(山),北連通(江)巴(州)。全縣幅員2229平方公里,轄27個鄉鎮,12個居委會,486個行政村,3960個村民小組,2002年總人口93萬,耕地面積57.5萬畝。系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國家-、省發改委和省路橋集團定點幫扶縣。
    平昌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0據地的腹心地帶,建立了江口縣蘇維埃政府,有3萬名平昌兒女參加了紅軍,5000多人血染沙場。孕育了我黨我軍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無產階級革命家劉伯堅烈士,誕生了胥光義、趙蘭田等7名共和國將軍。
    平昌資源富饒物產豐富。境內河道總長747公里,水力蘊藏量13.51萬千瓦,可開發量6.3萬千瓦,是全國“長治”工程先進縣、全國水利建設先進縣。常見植物50余科、160余種,森林覆蓋率34.7%;野生動物種類繁多。石英砂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薯、馬鈴薯、 油菜籽,并盛產蠶繭、茶葉、花生、甘蔗、煙葉、水果、黃(綠)豆及天麻、板栗、核桃、獼猴桃等土特產品。江口醇、小角樓系列白酒,川平牌菜籽油,皇山香茗茶等15個優質產品享譽全國。     平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2005年底,全縣有各類科技人員122391人,科技對經濟貢獻率達48%;共有各類學校110所,在校學生201957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7.3%,教育質量連年在巴中市名列前茅;文化事業躍入“全國文化先進縣”行列;全縣擁有衛生服務機構785個,衛生技術人員2206人;雙擁工作被國家民政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縣”。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平昌縣全境地質屬四川東部地臺區,縣境內地質構造介于大巴山弧形構造、川東新華夏系構造和儀隴、巴中、平昌蓮花狀構造復合交接部位。縣境地貌屬四川盆地外圍山地區,大巴山山地。
    山脈呈西北至東南走向,略呈向西南方向凸出的弧形,山頂有平坦頂面,最高海拔1338.8米,最低海拔350米,相對高差500米,大多數山高700—1000米,農耕地一般在海拔700米左右;縣境丘陵分布在海拔380—480米之間的白衣、岳家、高峰、金龍、元沱等地,面積30萬畝,占總面積的9%。地表形態為高丘地貌長條形。
    氣候特點
    平昌縣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多年日平均氣溫為16.8℃,除北部低山區外,都能穩定在0℃以上。
    縣境降水,主源于太平洋暖氣流夾帶的大量水汽,在大巴山的阻滯和抬升作用下形成地形雨;年降水夏多,冬少,常出現冬春偏旱,夏秋偏澇現象。
    縣境內年平均日照時數1366小時,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112毫米,全年霧多,風速小,雨量充沛,空氣濕潤。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縣境內尚存獸類22種,禽類49種,水族及兩棲爬行類43種,昆蟲類共60余類數千種。縣境內屬大巴山馬尾松常綠闊葉林帶。有喬、灌木50科160余種。
    土地資源:全縣土地總面積2229.12平方公里,折3343680畝。按地貌分為山原、低中山、低山、深丘、臺地、平壩6個基本類型。縣境土壤來自紫色母質,以紫泥土為主,另有極少老沖積黃泥土,一般田多于土,宜種度廣,肥力中等。一般為有機質含量少、氮質、磷缺、鉀富。
    水資源:縣境內水資源豐富,通、巴河天然落差33米,支流中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9條,境內河長341公里,水能理論蘊藏量3.32萬千瓦。縣境內理論蘊藏總量13.51萬千瓦,可開發量6.3萬千瓦,占蘊藏量的47%。
    礦產資源:境內響灘至元沱一線有石油構造,未開采;尖山鄉內有出露的優質石英砂,投入批量生產;筆山、千秋有稀有金屬礦,未開采。
    水文狀況
    縣境內屬渠江水系,河網密度每平方公里0.33公里。河流總長度747公里,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1條,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河流11條,流域面積2229.12平方公里。河流在洪水期猛漲猛降,落差大,水能蘊藏量豐富。
    其中巴河,源于南江縣玉泉鄉分水嶺,從巴州區復興鄉進入縣境澌岸鄉木連溪,經雷山、蘭草、白衣等地至元石鄉的黃梅溪出境,入達縣江陵鄉。流域面積17666平方公里,境內主河道長79.3公里。
    通河,源于陜西省漢中市廣家店鄉長梁,從通江縣愛國鄉入境,進入澌灘鄉,經云臺、元山、江口鎮等匯入巴河,境內河道長43.8公里,流域面積8958平方公里。這是一塊綠色寶地,是一塊尚待開發的處女地,地表水、地下水均沒受到污染。
  歷史沿革
    平昌歷史悠久,置縣迄今已有1700余年。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置平州縣,屬巴西郡,治所漢王廟(今江口鎮龍潭村),先后隸屬巴西郡、大谷郡、遂寧郡。
    梁置平川縣。
    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更名“同昌縣”,屬遂寧郡。
    隋開皇三年(583年)改屬清化郡,九年(589年)更名“歸仁縣”,隸屬仍舊。
    唐武德元年(618年)隸屬巴州,二年改屬萬州,貞觀元年(627年)屬巴州。
    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廢歸仁縣入曾口縣。
    南宋淳祐五年(1245年)在今江口鎮楊柳村和筆山鄉境分別建小寧、新德州,隸屬利州路:元朝初年改屬保寧府;至元二十年(1283年)并入閬中縣。
    明朝無縣建置,隸屬巴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江口分州,隸屬巴州。
    民國二年(1913年),巴州更名巴中縣,分州隨之更名為江口分縣。
    1933年6月川陜蘇維埃置江口縣。
    1935年紅軍撤離后,境地恢復舊制,屬巴中縣。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成立平昌設治局,取“平州”、“同昌”首尾各一字命名。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升為平昌縣,屬四川省第15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縣境解放。
    1950年2月屬川北區達縣專區。
    1953年9月屬四川省達縣地區。
    1993年10月后屬四川省巴中地區(今巴中市)。
    1950年2月2日,成立平昌縣人民政府。
    1955年9月23日更名為“平昌縣人民委員會”。
    1967年3月18日因“0”改為“臨時生產委員會”,繼稱“抓革命促生產委員會”。
    1969年4月23日成立平昌縣革命委員會。
    1980年10月13日恢復縣人民政府建制至今。
    2000年,平昌縣轄5個鎮、56個鄉:江口鎮、響灘鎮、白衣鎮、駟馬鎮、得勝鎮、華嚴鄉、金寶鄉、尖山鄉、瀉巴鄉、荔枝鄉、黑水鄉、南風鄉、福申鄉、大寨鄉、元沱鄉、金龍鄉、六門鄉、西興鄉、高峰鄉、寶坪鄉、龍崗鄉、土埡鄉、佛樓鄉、岳家鄉、磴子鄉、涵水鄉、元石鄉、長埡鄉、蘭草鄉、澌岸鄉、粉壁鄉、雷山鄉、青云鄉、坦溪鄉、元山鄉、張公鄉、土興鄉、風涼鄉、靈山鄉、云臺鄉、邱家鄉、鹿鳴鄉、石埡鄉、青鳳鄉、板廟鄉、筆山鄉、鳳凰鄉、泥龍鄉、巖口鄉、馬鞍鄉、千秋鄉、鎮龍鄉、新廟鄉、喜神鄉、界牌鄉、望京鄉、民興鄉、五木鄉、雙鹿鄉、高升鄉、澌灘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833294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江口鎮 56968 響灘鎮 17480 白衣鎮 18668 駟馬鎮 19496 得勝鎮 20669 華嚴鄉 13973 金寶鄉 18313 尖山鄉 10319 瀉巴鄉 9005 荔枝鄉 8240 黑水鄉 6584 南風鄉 14629 元沱鄉 7289 福申鄉 11242 大寨鄉 7991 金龍鄉 7830 六門鄉 12162 西興鄉 17345 高峰鄉 12795 龍崗鄉 13062 寶坪鄉 6549 土埡鄉 15551 佛樓鄉 14562 岳家鄉 17057 磴子鄉 10903 涵水鄉 14613 元石鄉 9987 長埡鄉 8149 蘭草鄉 21775 澌岸鄉 15989 粉壁鄉 12033 雷山鄉 11489 坦溪鄉 20541 青云鄉 17409 元山鄉 19284 張公鄉 9901 土興鄉 20743 風涼鄉 8173 靈山鄉 12199 云臺鄉 23744 澌灘鄉 12362 郾家鄉 16413 曉鳴鄉 10702 石埡鄉 13074 青鳳鄉 11812 板廟鄉 11780 筆山鄉 16432 泥龍鄉 16397 巖口鄉 10878 馬鞍鄉 8691 千秋鄉 7122 鳳凰鄉 8231 鎮龍鄉 12824 新廟鄉 6302 喜神鄉 10816 界牌鄉 9268 望京鄉 14697 民興鄉 5575 五木鄉 14374 雙鹿鄉 10440 高升鄉 10393 
    2003年1月14日,平昌縣撤銷雙江、響灘、西興、白衣、蘭草、元山、云臺、筆山、鎮龍、得勝10個區公所(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9號批復)。
    2003年9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25號)批復:
    平昌縣撤銷鹿鳴鎮和荔枝、瀉巴、尖山、粉壁、雷山、高升、雙鹿、磴子、元沱、黑水、南風、千秋、鳳凰、馬鞍、新廟、民興、靈山、張公、界牌、澌灘、石埡、青鳳、風涼、五木、福申、金龍、高峰、寶坪、土埡、澌岸、長埡31個鄉;
    擴大19個鄉鎮:(1)將原荔枝、瀉巴、尖山3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江口鎮。江口鎮人民政府駐望江街129號。(2)將原粉壁、雷山、高升、雙鹿4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駟馬鎮。駟馬鎮人民政府駐駟馬場。(3)將原磴子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白衣鎮。白衣鎮人民政府駐大河嘴。(4)將原元沱、黑水、南風3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響灘鎮。響灘鎮人民政府駐響灘。(5)將原千秋、鳳凰2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筆山鎮。筆山鎮人民政府駐筆山場。(6)將原新廟、民興2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鎮龍鎮。鎮龍鎮人民政府駐鎮龍關。(7)將原鹿鳴鎮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邱家鎮。邱家鎮人民政府駐邱家堡。(8)將原靈山、張公2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元山鎮。元山鎮人民政府駐元山場。(9)將原澌灘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云臺鎮。云臺鎮人民政府駐鋪埡。(10)將原五木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得勝鎮。得勝鎮人民政府駐得勝場。(11)將原高峰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西興鎮。西興鎮人民政府駐西興場。(12)將原澌岸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蘭草鎮。蘭草鎮人民政府駐蘭草渡。(13)將原界牌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望京鄉。望京鄉人民政府駐麻石口場。(14)將原青鳳、石埡2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板廟鄉。板廟鄉人民政府駐板廟場。(15)將原福申、金龍2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大寨鄉。大寨鄉人民政府駐大寨場。(16)將原寶坪、土埡2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龍崗鄉。龍崗鄉人民政府駐龍崗場。(17)將原風涼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土興鄉。土興鄉人民政府駐土興場。(18)將原長埡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元石鄉。元石鄉人民政府駐元石場。(19)將原馬鞍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巖口鄉。巖口鄉人民政府駐巖口。
    從2003年10月到2004年12月,全縣轄區從10個片區、61個鄉鎮減少到27個鄉鎮,鄉鎮平均人口從1.8萬人增加到3.5萬人,幅員面積從36.5平方千米增加到82.6平方千米。
    2004年底,平昌縣轄16個鎮(江口、響灘、駟馬、得勝、白衣、元山、岳家、云臺、蘭草、西興、鎮龍、筆山、邱家、涵水、坦溪、佛樓)、11個鄉(大寨、六門、龍崗、元石、青云、土興、板廟、泥龍、巖口、喜神、望京)。
    2005年9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005]183號)批準,同意平昌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由江口鎮新平街128號遷至江口鎮信義大道268號。
全國與平昌縣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安市| 中卫市| 诸城市| 邢台市| 固始县| 佛坪县| 新郑市| 奉化市| 湖北省| 岳池县| 简阳市| 肥东县| 湟中县| 思南县| 博客| 曲麻莱县| 济源市| 辽宁省| 英山县| 普宁市| 河东区| 玉林市| 德庆县| 新化县| 申扎县| 阿拉善盟| 惠东县| 崇义县| 普兰店市| 古交市| 富源县| 梓潼县| 方城县| 彭泽县| 兰坪| 策勒县| 兴国县| 阿拉善盟| 叙永县| 东台市|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