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陸良縣板橋鎮長湖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30322102 | 身份證前6位:530322 |
長途區號:0874 | 郵政編碼:655600 |
隸屬政區:板橋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云D | |
長湖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長湖村委會:
原名馬場湖,1953年前,又稱陸良湖,位于響水壩以下,面積約7平方公里,長年積水,地處交通要道,來往人馬常在湖邊歇息,后演變為馬長湖,于習慣,今棄馬從長湖。地處陸良縣北部,是曲陸交界之地,距陸良縣城23公里,距曲靖市41公里。東至南盤江,南依大橋村委會,西與芳華鎮乘民村委會接壤,北與曲靖市麒麟區老關村委會接壤。半山半壩區,海拔1857米,曲陸高速公路及326國道穿境而過,交通便捷。1949年馬長湖村屬曲靖縣潦滸區管轄,1950年前屬洪武鄉管理,1951年屬大橋鄉管理,1972年改為馬長湖大隊,1983年改為長湖鄉,1987年改為長湖辦事處,1999年改為長湖村委會。轄馬長湖、三旗田、蘇家灣、高蒼、大小高寨,小村、沙埂、張角沖(其中馬長湖、三旗田、蘇家灣等村于1951年由曲靖縣插入陸良)共8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1259戶,4552人,有耕地3216畝,其中水田2174畝,旱地1042畝,主產水稻、蠶豆。經濟作物有蠶桑、水果、林業,養殖牛、羊、生豬。轄區內有國防工辦軍工單位模具二廠,村有衛生所、完小、糧店、供銷社、煙站、高速公路收費站等。1997年7月15日,馬長湖大沙河決堤,淹沒農田2100畝,房屋倒塌147間。2004年使用世行貸款進行人畜飲水改造,全村吃上了自來水。
馬長湖村:原名馬場湖,1953年前,又稱陸良湖,位于響水壩以下,面積約7平方公里,長年積水,地處交通要道,來往人馬常在湖邊歇息,后演變為馬長湖,于習慣,今棄馬從長湖。村委會駐地,設3個村民小組,海拔1857米,443戶,1513人,耕地951畝,林地3100畝,主產水稻、蠶豆。經濟作物有蠶桑、林業;養殖牛、羊、生豬為主。
高蒼村:在村委會北部200米處,村居住在半山坡上而得名,106戶,385人,耕地306畝,主產水稻、蠶豆。經濟作物有蠶桑、林果;養殖以牛、羊、生豬為主。
張角沖村:距長湖村委會1200米,居住在一個山沖溝里,史一張姓在州府里做官,得名張官沖,后演變成張角沖。1965年國防辦在此建廠,以軍用產品為主。本世紀初本廠遷至曲靖。68戶,252人,耕地201畝,林地13600畝,主產水稻、蠶豆、小麥。經濟作物蠶桑、林業;養殖以牛、羊、生豬為主。
三七田村:清朝嘉慶22年,騎兵于此駐扎,豎有三面軍旗,而得名三旗田,后演變為三七田。在長湖村西南部1100米處,125戶,443人,耕地343畝,林地1000畝,主產水稻、蠶豆。經濟作物蠶桑、林業;養殖以牛、羊、生豬為主。
大小高寨村:因居住戶分散駐在兩個山包上而得名,1979年遷居于三七田村旁。長湖村西南部1150米處,76戶,317人,主產水稻、蠶豆。經濟作物蠶桑、林業;養殖以牛、羊、生豬為主。
蘇家灣村:因蘇姓在此居住而得名,長湖村西南部2300米處,設2個村民小組,238戶,864人,耕地545畝,林地400畝,主產水稻、蠶豆。經濟作物蠶桑、林業,養殖以牛、羊、生豬為主。
小村:在長湖村西南部2500米處,171戶,253人,耕地199畝,林地200畝,主產水稻、蠶豆。經濟作物蠶桑、林業;養殖以牛、羊、生豬為主。
沙埂村:因居住在一條排山洪水沙埂而得名,長湖村西南部2500米處,132戶,518人,耕地424畝,林地200畝,主產水稻、蠶豆。經濟作物蠶桑、林業;養殖以牛、羊、生豬為主。
全國與長湖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