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萊城區羊里鎮孫官莊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1202101 | 身份證前6位:371202 |
長途區號:0634 | 郵政編碼:271100 |
隸屬政區:羊里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S | |
孫官莊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孫官莊村位于萊城西北19公里、東南距羊里1公里。南與姚口公路相距1公里,西鄰陳王石村,北隔潰龍河與東溫石埠村相望。地處平原,耕地面積964畝,295戶,1000口人。
清康熙《萊蕪縣志》記載:“王石保•孫官莊。”據村碑記載,明朝張姓建村,原名埠前官莊。后易名小官莊,因孫姓人丁興旺,1956年改稱孫官莊。
孫官莊村共有孫、陳、張、楊、劉、韓、董、馬八姓人家,張姓最早建村,現以孫姓人口最多。
民國時,屬寨里區轄;抗日戰爭時期屬羊里區轄;1955年隸屬儀封區;1958年3月歸羊里鄉;后依次隸屬羊里公社、寨里公社、羊里辦事處、羊里鎮。
孫官莊村地處平原,村北潰龍河自東北向西南流經此地,村北土質較差,村南土地肥沃。古時就有“山口姜、儀封麻、城子縣的香椿芽、孫官莊的大地瓜”的順口溜。1956年孫官莊村與陳王石村合并為高級社,時稱“勝利農業生產合作社”,分3個生產隊。1957年由于人民鬧事,孫官莊村與陳王石村分為兩村。
1975年,在村北潰龍河里下挖3-4米,填粘土建起土壩,筑起高3米、長40米的渡槽,-“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將潰龍河的水引到地里,全村80%的土地都澆上了水,當時的《大眾日報》曾以《干沙窩里牽出水龍王》為題進行了專門報道。后由于看護不好,潰龍河斷流,大約在1990年停止了使用。當時的農業生產在全鎮首屈一指。1975年全村打了7眼機井,全部用深井泵配套,村里13部電機、柴油機,四部拖拉機,糧食單產、總產在全鎮都是第一。1976年新修3600米防滲渠,現仍在使用。村民多以務農為主,主要種植生姜、大蒜、玉米。閑時大部分青年勞力以趕集經營姜、蒜為主,也有部分青年跑運輸、搞經銷、做買賣,率先在村里富了起來,蓋起了二層小樓,全村已近10套。
孫官莊村是建立黨組織較早的村。1940年,由孫茂發、韓更戊、孫茂平、孫茂偉、劉長安、孫云鋒、孫昆峰成立了第一個黨組織。1943年2月,日寇口鎮據點通往大王莊據點新修公路一條,每隔3里修一處碉堡。孫官莊村北2公里處修有一處三層樓高的碉堡。村里的民夫白天修,晚上扒,弄得日寇無計可施;1943年11月,由我八路軍、地下黨員將日軍炮樓燒毀,10余名偽軍全部被俘虜。
200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3626元,已全面步人小康水平。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