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市興山縣古夫鎮深渡河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20526101 | 身份證前6位:420526 |
長途區號:0717 | 郵政編碼:443000 |
隸屬政區:古夫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鄂E | |
深渡河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一)概況
深渡河村位于古夫鎮的南大門,屬三峽庫區淹沒區。村委會駐地深渡河村二組,距縣城8公里,因深渡河流域而得名。東與龍池村接壤,南與昭君鎮昭君村相連,西與昭君村交界,北與古夫鎮北斗社區相鄰。
1982年1月由水田壩和深渡河兩個大隊合并為深渡河村,現轄3個村民小組,478戶1408人。
全村國土面積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5公頃,水域面積38公頃,森林覆蓋率85 %。1989年8月遭遇特大暴雨災害,沖毀農田百余畝,沖毀房屋一棟。2006年6月遭遇特大暴雨災害,二級電站城圈子滑坡,導致交通嚴重受阻。2011年8月22日遭遇特大暴雨,水田壩南溝洪水又一次沖毀5公頃多柑橘園。
2008年被宜昌市委評為生態文明村。
2009年被宜昌市人民政府評為黨風廉政示范村。
2009—2010年被宜昌市文明辦評為文明村。
2010年被宜昌市紀委評為市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示范村。
2011年被宜昌市委評為十佳平安村。
2012年被湖北省婦女聯合會授予省示范婦女之家,孫曉菊被縣、市、省授予“三八”紅旗手,孝老愛親典范。
(二)基礎設施
2006年1月,深渡河村進行規劃,內容為新農村建設。
1968年1月至1972年12月,修建高陽通往古夫的第一條公路,新建水田壩大橋,全長52米。2006年12月至2007年8月,修建第一條水泥路。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新建水田壩漫水橋,全長102米。現有村級公路28公里,其中水泥硬化公里15公里(含杜家巖公路、沙青公路和大堡公路)。2006—2008年將175米庫區進行筑堤造田,修建一座72米的鋼索橋。2003年修建孫家灣子吊橋,全長88米。209國道復線過境。
2004年8月建成古洞口二級電站水庫,總庫容3000立方米;楊家坪堰塘1口,可蓄水500立方米;干支渠5條,分別為杜家巖防洪溝、孫家灣子U型溝渠、深渡河一組美人腳防洪溝、屋場坪防洪溝、大巖屋防洪溝,總長2000米,農田灌溉面積80公頃,有效灌溉率60%。公共蓄水池10口,可蓄水1000立方米。2006年10月至2013年建公用供水管道(自來水),現有公用管道15000米。
1994年開通電話,2007年開通互聯網,2007年接入有線電視。電視覆蓋率100%。
古洞口水利水電工程壩址在古洞口峽谷。1993年3月動工,是興山第一座庫容式水電工程,總投資39933萬元。1999年5月下閘蓄水,9月投產發電。9月9日,舉行古洞口Ⅰ級電站發電暨Ⅱ級電站開工慶典大會。古洞口Ⅰ級電站的主體工程由鋼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左岸溢洪道、右岸引水發電洞、發電廠房、開關站等建筑物組成。攔河壩高117.6米,頂長187.8米,底寬332.4米,壩體建筑總方量188萬立方米。工程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供水、灌溉、旅游、養殖等功能。水庫總容量1.47億立方米,正常蓄水水位海拔325米。電站裝機設計4.5萬千瓦,年發電量1.22億千瓦時。
2000年1月唐運平建第一口沼氣池, 2001年李大兆安裝第一個太陽能熱水器。至2012年底,全村沼氣池發展到118口中,太陽能熱水器發展到108戶。
(三)經濟建設
2012年,全村生產總值達到1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79元。經濟以柑橘生產為主,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小水果等。 2009年8月,水田壩小學撤銷,深渡河村將水田壩小學進行改擴建成村委辦公場所,占地面積468平方米,共三層,建有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大、小會議室,便民大廳,辦公設施齊全。村衛生室1個、醫務人員2人。全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195人,參合率98%;計劃生育率達100%,人口出生率控制在3‰左右;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員898人,參保率100%。村里建有文化協會、農家書屋。體育項目有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五)地方特色
全村盛產柑橘,櫻桃、枇杷等四季小水果。水田壩柑橘示范園2004年11月由興山縣三峽辦和縣特產局承建,出產的紐荷爾臍橙,味道甜、品質優,銷往全國各地。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