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姜家鎮位于巴南區東部,距區政府所在地魚洞59公里。東與東泉鎮相連,南與石龍、接龍鎮相鄰,西與天星寺鎮緊靠,北抵東泉、二圣鎮。 相傳,此地舊名郭家壩,古有釀酒世家姜氏居此,所釀美酒飲者如歸,此地逐漸成集,遂名姜家場。清末設姜家場,1928年改為姜家里,1929年設姜家鄉,1934年改為姜家聯保,1949年與清和聯保合并為清姜鄉,次年恢復姜家鄉。解放初建制不變。1951年12月劃部分轄區歸白鶴鄉,繼后又劃部分轄區建紋石、大石、新橋鄉。不久,3鄉撤銷,除將紋石鄉部分轄區劃歸竹林鄉外,其余劃出轄區并回。1958年,姜家鄉改建為姜家公社,1959年2月改為姜家管理區,1960年12月恢復姜家公社。“文革”中,于1967年曾改名東升公社,1970年恢復姜家公社。1982年改為姜家鄉。1993年12月,區鄉鎮建制調整,撤姜家鄉建姜家鎮,同時將原屬竹林鄉的紋石村劃入。2001年7月,全區鄉鎮街道建制調整,白鶴塘鄉并入。 姜家鎮幅員面積80.36平方公里,轄龍白云山、文石、槐園、蔡家寺、水源、平原、河面壩7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2002年全鎮總人口23 410人,耕地面積35 792畝,國內生產總值9159萬元,工業總產值1076萬元,農業總產值5087萬元(其中多經產值4201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022萬元,糧食總產量18 236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176元。 姜家鎮地處桃子蕩背斜北段的巖溶槽谷區,境內呈一山兩嶺一槽地貌,中槽人稱紋石槽,喀斯特地貌十分發育,上百個溶斗、溶洞和陰河構成了神秘的地下世界。姜家溶洞群是巴南區的旅游景點之一,著名的溶洞有龍池洞、霧露洞。霧露洞因常年洞口云朦霧靄、瑩露凝枝而得名。洞長近千米,洞徑蜿蜒,依其形勢,分為8個景段,有數百個景觀,因形賦名,曰迎客獅、東方維納斯、天鵝戲-、神龜、微縮長城、護洞白龍、十八羅漢、千丘田、千乳廊、鵲橋會、浴仙池、石編鐘、寶蓮燈、牧羊圖等。經投資開發,已對外開放。 該鎮堅持“特色農業穩鎮,建材工業強鎮,發展旅游活鎮,城鎮化建設興鎮”的發展思路。.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