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寧德福鼎市貫嶺鎮透埕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982100 | 身份證前6位:350982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隸屬政區:貫嶺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J | |
透埕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透埕村位于福鼎市北部,在福鼎母親河水北溪溪畔,東距貫嶺鎮所在地5公里,西與排頭村接壤,南依南峰山接桐山街道嶺頭村,北與溪底村相鄰。
[村落與居民] 全村面積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37畝,現全村人口2143人,552戶,轄有13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
[歷史人文] 透埕村距福鼎市中心僅6公里,有柏油公路相連接,水北溪透埕流段長5公里,溪流平緩,清澈碧澄,西岸樹木葳莛,秋日紅楓滿灘,景色十分怡人,南岸南峰山留有宋代古山寨遺跡,也曾經是二戰時期劉英、粟裕領導的閩浙邊臨時省委機關駐地。北岸有千年古剎一西峰寺,始建于后梁大通年間,整座村莊中間勢如鳳凰下山,左右兩旁虎踞龍盤,秀美無比,被譽為福鼎市區“后花圓”。周末有大量的游客前來溪中游泳、劃竹筏、燒烤,儼然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待開發潛力無法估量。
透埕王姓始祖王小榮公進士出身,官授浙江嚴州知府,后周顯德三年由桐山西園遷居透埕,為透埕肇基祖,31世王世弼公,字聯候,生清順治五年十一月,卒乾隆十四年八月,壽高102歲,乾隆十二年,世弼公百歲壽誕乾隆皇帝聞報甚喜,轉將杭州府織造進貢的五爪龍袍賜給世弼公,并賜給“升平人瑞”四字額扁。此件龍袍披蔗蓋身,有遇難呈祥,化險為夷之奇,現僅留存部分袍絲織物,彌足珍貴。
透埕村的民族特色鮮明,百井坵自然村,目前尚有40多戶村民,常住人口達210人,均為郭姓回族聚集村,存有畬族山歌、畬族服飾等大量的民族特色元素。
[物產經濟] 透埕村地處水北溪、溪底溪交匯處,長年的沖刷於積,形成沙質壤土,十分適宜檳榔芋生長,該村出產的檳榔芋個大體圓,酥松香甜,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深受海內外消費者青睞。全村種植面積達600多畝,年產量達1000多噸,是省定名優農產品福鼎檳榔芋的主產地。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