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即墨市龍山街道官莊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0282005 | 身份證前6位:370282 |
長途區號:0532 | 郵政編碼:266000 |
隸屬政區:龍山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B | |
官莊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官莊村
村莊由來 明永樂年間,蘆姓自云南遷來此地立村,因地處淮涉河東岸,稱東溽。后劉姓兄弟三人由云南黃崗嶺五沙街大槐樹底下遷居此地。之后王、江、許等姓先后遷入。至清時,此村一蘆姓任道臺后,改稱官莊。1980年地名普查時,因村中劉姓戶數居多,遂更名為劉家官莊。
政區人口 距街道駐地南1公里。村西距青煙一級路2公里,龍山路縱橫村中。2005年,全村有居民612戶,人口1970人。所轄面積164公頃。
經濟狀況 招商引資和開拓第二、三產業是該村經濟發展的重點。幾年來,共引進外資企業1家,內資企業4家。1981年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后,村“兩委”引導村民積極地由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個體加工業、經商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迅速興起。至1990年,搞長途運輸的汽車發展到200余輛,成為全縣有名的運輸專業村。僅此一項,年純收入達千萬元。2005年,從事第二、三產業人員占全村勞力的95%。全村經濟總收入4300萬元,人均收入7106元。
優勢產業 竹編業是該村的優勢產業。清康熙年間,村民于云財一家即用竹料編織篩子。隨后有五、六戶也學會竹編手藝。至1949年,全村200余戶人家就有180戶的700余人從事這一手工業。1952年,即墨縣手工業管理局在該村成立了即墨縣竹器廠,人民公社成立后,生產大隊、生產隊分別成立了竹器社、竹器廠。做為集體副業。近些年,工匠們根據社會需求,將竹編篩子逐漸增加到竹筐、竹簍等20多個規格品種。由于織品的造型獨特、技藝精湛,產品除暢銷本省周村、濰坊、青州、煙臺、青島、萊陽、海陽等39個縣市外,還遠銷東北三省。因此,這一村莊至今還有“篩子官莊”之稱。
社會事業 1964年,配置變壓器、架設電線,全村通電,村民結束了用煤油燈照明的歷史。1992年,投資15萬元打水井,鋪設管道,全村村民用上了自來水。2002年,村集體投資50萬元打深水井,改造自來水管道,實行每戶一表,滿足了村民用水。2003年,投資90萬元建起了村委辦公樓。2004年至2005年,投資45萬元修整街道,漿砌排水溝,并對主街道進行硬化、美化和亮化。全村85%的村民擁有彩電、冰箱等家用電器,汽車、摩托車成為村民的代步工具,電話、手機通訊工具已經普及。有線電視入戶率達85%。從2002年開始,村集體投資為村民投入了醫療保險。
聯系電話 86-0532-86583056
全國與官莊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