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寧鄉縣大成橋鄉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30124120 | 身份證前6位:430124 |
長途區號:0731 | 郵政編碼:410000 |
隸屬政區:寧鄉縣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號碼:湘A | 轄區面積:58km2 |
人口數量:約3.12萬人 | 人口密度:538人/km2 |
大成橋鄉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我鄉位于寧鄉中部,距寧鄉縣城20公里,距省會長沙60公里。上距洛湛鐵路橫市站12公里,下距長石鐵路寧鄉站29公里。與回龍鋪鎮、雙鳧鋪鎮、煤炭壩鎮、喻家坳鄉、資福鄉相鄰,新老寧橫公路穿過我鄉中心區域。
清代所屬三都四區,解放前設置鄉保甲,為大成鄉,粟溪鄉范圍;解放后立人民政府,為成功鄉、玉堆鄉、靜林鄉、玉堂鄉、麻田鄉范圍,后合并更名為大成橋鄉、成功塘鄉,歸屬雙鳧鋪區。在1995年撤區并鄉時,由原大成橋鄉、成功塘鄉、麻田鄉的新洲村所組成。
60年代起,鄉人民政府駐地一直設在大成橋老街川穎祠內。2004年元月整體搬遷至開發區,屬青泉村魚子塘組境內,緊靠省道寧橫公路。
農業以水稻種植和牲豬養殖為主,工業以煤礦采掘業為主。總面積58平方公里,有耕地2.8萬畝,林地2.5萬畝,總人口3.12萬, 9160戶。2004年由原21個村合并為9個行政村,村民小組由320個合并為169個;水田計稅面積25561畝,旱土18345畝。宜林山地38601畝。
地貌特征屬典型的丘陵地區。掌葉狀地形,縱向:東低西高;橫面:南低北高,一般山峰在100米左右。山溪分布均勻,自然水資源豐富,有終年不息的溈江,還有五條主要山溪:玉堂江、梅塘山溪、歐家大沖山溪、麻早沖山溪、鳳陽山溪。
礦藏資源貧乏,以煤炭為主。以省道1810線為中心線,公路以北為二迭系淺海碳酸鹽、濱湖相含煤沉積層;公路以南,部分屬侏羅系陸相盆地沉積層,含陶土儲量2億立方。除青泉村、永盛村有小量的斷層口不規則小塊煤田外,其余部分屬五畝沖煤田邊沿殘次煤塊。經九十年代鄉、村煤礦的采掘,資源已開始枯竭。全鄉石灰巖斷層口多處露面。村民利用石灰石(碳酸鈣)燒煉石灰(氧化鈣)作建筑材料。沿溈江一線沙石資源質優、量大,但經過近10年的開采已開始短缺。
土壤成土質主要為第四紀紅色粘土風化物以及河湖沉積物。紅黃壤土復蓋全鄉。水稻田土壤半數系溈江、玉堂江河岸的豬育性水稻土和滲育性水稻土。其余系各山沖村組的潛育性、沼澤性水稻土所組成。.
全國與大成橋鄉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大成橋鄉區劃
430124120001 121 青山橋社區
430124120201 220 芙蓉村
430124120202 220 友園村
430124120203 220 竹峰村
430124120204 220 田坪村
430124120205 122 太和橋村
430124120206 122 橋北村
430124120208 122 栗獅村
430124120209 122 石橋鋪村
430124120210 122 上流村
430124120211 220 樓霞新村
430124120212 220 花園堂村
430124120213 220 永鋒村
430124120214 220 造福村
430124120215 220 心田村
430124120216 220 田心鋪村
430124120217 220 甘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