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拼音:Mengzhou Shi
郵編:454750
代碼:410883
區號:0391
車牌號:豫H
地理位置:孟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
總面積:541平方千米。
總人口:37萬人(2006年)。
基本概況
孟州市位于河南省的西北部,在焦作市的西南隅。北和沁陽市、濟源市毗鄰而遙望太行山,東以豬龍河為基本分界與溫縣隔河相望,西跟濟源市、洛陽市吉利區并靠接壤,南以黃河為界,同孟津縣、偃師市、鞏義市隔河凝眸眺望。地理坐標東經112°33’— 112°55’,北緯34°50’— 35°02’,東西最長處33公里,南北最寬處25.75公里,全市總面積541.61平方公里。2000年底,市區面積為15平方公里。轄6鎮1鄉4個辦事處,273個行政村,人口37萬。古稱孟涂國,秦置河雍縣,漢稱河陽縣,唐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升河陽為孟州,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降州為縣,始稱孟縣,1996年撤縣設市,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故里。
2006年以來,全市上下按照“站在新起點、描繪新藍圖、把握新機遇、實現新跨越”的總體要求,強力實施“工業強市、開放活市、科教興市、文化名市、和諧安市、環境立市”六大戰略,以經濟建設、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為工作重點,堅持科學發展,著力工作創新,努力建設富裕文明開放和諧的新孟州。2006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86.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6.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68億元,出口創匯完成1.4億美元,在全省綜合實力排序中位居第14位,先后榮獲了“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國文化先進市”、“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市”、“河南省園林城市”、“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資城市”等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60多項。
風土人情
孟州市系太行山前丘陵向華北平原過渡地區,共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高度由305.9米降到108.5米,境內由西向東有明顯的低山—丘陵—平原的過渡特征,是華北平原的西部邊陲。
全市土壤由褐土、潮土兩大部分組成,褐土下分立黃土、壚土、紅土等8個土種,分布在西部丘嶺地區;潮土下分兩合土、砂土等6個土種,分布在東部平原和黃河灘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2℃,春季干旱風沙多,夏季炎熱雨水頻,秋季晴和日照長,冬季寒冷雨雪少。礦藏資源缺乏,僅有上水石、石灰石、青石、油頁石、河砂、粘土和少量煙煤,而河砂、粘土尤其品質純凈,是周圍縣市范圍內建筑用材最好的資源。
市境內地表水有黃河、蟒河、改道蟒河、豬龍河4條河流和引沁濟蟒渠,多年來地面徑流量平均0.712億立方米,占全市水資源總量的37.5%。其中黃河從市境南流過,長26公里,這里是中下游的結合處,黃河水面放寬,大量泥沙覺積,開始成為“懸河”,防御洪水的黃河大堤(左岸)就從孟境東曹大王廟筑起,自古就有“千里黃河大堤始于孟縣”之說。90年代由于小浪底水庫建設,黃河水勢得到有效控制,“害河”已經變成“利河”。1995年后從新安到遷來的移民全部安置于黃河灘區,生活穩定。
市內野生動物主要有野兔、刺猬、狐貍、黃鼠狼、松鼠等,野生植物有野生地、地骨皮、大薊、節節草、米蒿、馬齒菜、艾蒿、牽牛花、狗尾草、狗牙根、蒲公英、豬毛菜、柴胡、酸棗等160多種。
旅游資源
孟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巍巍太行,南臨滔滔黃河,總面積541平方公里,轄6鎮1鄉4個辦事處,273個行政村,37萬人,毗鄰黃河小浪底旅游區,洛常路、新孟路、207國道穿境而過,洛陽黃河大橋、焦作黃河大橋分布東西兩側,與隴海鐵路和連霍高速公路相連。
孟州歷史悠久,秦為河雍,漢置河陽,唐為孟州,明稱孟縣,1996年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立孟州市。境內有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早在五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這里還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杰出的文學家、政治家、教育家韓愈的故里。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歷史名人都曾到此游覽,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黨和國家領導人-、-、-、-、-、吳階平、孫孚凌、-等先后視察和拜竭韓愈陵園,-主席親自為韓愈陵園題寫了園名。
支柱產業
孟州工業起步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手工業,經過七、八十年代的原始積累和九十年代的規模發展,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現已形成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經濟規模和經濟實力大為增強,尤其是機械加工業、皮毛加工業、糧食加工業和電力化工業四大產業迅速發展壯大,市場競爭力和市場份額大幅提高,成為該市的支柱產業,對該市的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該市四大支柱產業共有企業239家,2005年,全市四大支柱產業共完成增加值30.6億元,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71.1%,其中:機械加工業完成增加值4.2億元,占工業增加值的9.8%;糧食加工業完成增加值9.2億元,占工業增加值的21.4%;皮毛加工業完成增加值13.4億元,占工業增加值的31.2%;電力化工業完成增加值3.8億元,占工業增加值的8.8 %;這些產業不僅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而且發展前景廣闊、市場需求量大、競爭力強,可帶動眾多關聯產業的蓬勃興起,已成為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保障。
花生加工業:該市現有花生加工戶100余家,其中:以化工鎮海頭村,東西孟港村,西虢鎮為主年生產花生米將近7萬余噸。2006年以來各個加工戶通過中國花生商務網信息手段查看花生價格行情通過花生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40億人民幣,花生米遠銷陜西,甘肅,青海,四川,廣東,山東,東北,廣西以及山西運城最大的存寶花生米公司。目前該市已經成為豫西地區最大的花生加工基地和集散地以及國際關注的價格行情中心。
機械加工業:該市現有機械加工企業42家,以中原內配公司為龍頭,包括嘉陵嘉鵬摩托、活塞公司、起重控制電器廠等19家限額以上企業和23家限額以下企業。2006年實現產值18.4億元,同比增長38.9%,完成增加值5.35億元,同比增長35.4%。從業人員達7099人,具備年產1500萬只氣缸套、20萬輛嘉陵嘉鵬摩托、15000臺采暖爐的生產能力。主導產品有內燃機配件、三輪摩托、制動器、防爆開關、閥門、皮毛機械、暖通設備、鋼球、鑄件等。其中中原內配公司的主導產品“河陽牌”氣缸套產銷量連續18年蟬聯中國市場產銷量第一,連續10年蟬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河陽牌”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電力化工業:該市現有電力化工企業27家,以金山公司為龍頭,包括電力股份公司、電力公司等7家限額以上企業和20家限額以下企業。從業人員達3489人。主要產品有純堿、氯化銨、三聚氰氨、電石等,2006年完成增加值4.5億元,同比增長23.5%,實現產值16.45億元,同比增長22.4%。
糧食加工業:該市現有糧食加工企業91家,以金玉米公司、河陽酒精公司為龍頭,包括華興公司、糧食局面粉廠等26家限額以上企業和65家限額以下企業。從業人員達10931人,具有年產5萬噸植物油、20萬噸食用酒精、8萬噸精制麥芽糊精、9萬噸優質面粉、10萬噸飼料的生產能力。主要產品為酒精、麥芽糊精、麥精粉、淀粉、高麥芽糖漿、異麥芽低聚糖、精飼料、非油炸營養方便面、面粉等,其中酒精、麥芽糊精等主要產品的銷售區域遍布全國各地。按照設計生產能力,全市年可加工轉化玉米100萬噸,加工小麥25萬噸。2006年,完成增加值10.73億元,同比增長28.7%,實現產值39.3億元,同比增長29.1%。
皮毛加工業:該市現有皮毛加工企業79家,其中:限額以上企業30家,從業人員達23522人。2006年,實現產值28.6億元,同比增長53.3%,完成增加值8.2億元,同比增長53.3%。具有年加工皮毛2000萬張的能力,皮毛加工以生產羊剪絨系列產品為主,生產出口的高檔汽車坐墊、沙發坐墊、床毯、拖鞋、服裝、毛革兩用皮手套、刷子等30多種裘皮系列產品暢銷亞歐等國。目前,該市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羊剪絨加工基地和集散地以及世界關注的銷售中心。
行政區劃
孟州市轄4個街道、6個鎮、1個鄉:大定街道、會昌街道、河陽街道、河雍街道、化工鎮、南莊鎮、城伯鎮、谷旦鎮、西虢鎮、趙和鎮、槐樹鄉。市人民政府駐大定南路280號。
大定街道 面積:8平方千米 人口:2萬余人 代碼:410883001
地處孟州市區。2006年,轄4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花封居委會、迎秀居委會、鼓樓居委會、平山園居委會、北街村、南街村、東關村、東街村、馬橋村、柳灣村、韓東村、韓西村、宋村、陳灣村、北開儀村、段西村、段東村、上作村、東韓村、廟底村、新城村、胡莊村、水運村。
會昌街道 面積:48.3平方千米 人口:59862人 郵編: 代碼:410883002
2006年,轄8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梅花園居委會、雙橋居委會、商貿城居委會、明珠居委會、龍灣居委會、壇西居委會、西關居委會、處壇東居委會、廉橋村、西街村、紅星村、許村、-莊村、西何莊村、將臺街村、小坡掌村、堤北頭村、斗雞臺村、南賀莊村、馮園村、三道溝村、中曹村、東曹村、侯莊村、南關村、竹園村、寺村、大宋莊村、張厚村。辦事處駐會昌路中段路西。
因唐會昌三年升河陽縣為孟州,而取名“會昌”。辦事處成立于1998年4月,位于孟州城區西部,東與大定辦事處接壤,西至小鐵路與東小仇鎮相聯,北與谷旦鎮相聯,南與城關鎮毗鄰。總面積11.5平方千米。農業人口10140人,市民21335人。轄-莊、西街、紅星、廉橋、將臺、西何、許村、關唐、錢唐、趙唐10個行政村和明珠、華鑫、祥和苑等8個居委會。2005年行政區域發生變化。
河雍街道 面積:18.4平方千米 人口:16623人 代碼:410883003
2006年,轄1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華鑫居委會、關耿村、趙唐村、錢唐村、富村、錢莊村、東田丈村、西田丈村、陳莊村、馬窯村、蘭窯村、小宋莊村、王莊村、王廟村、太子村。辦事處駐韓愈大街中段。
成立于2005年11月23日。轄關耿唐村、錢唐村、趙唐村、太子村、王廟村、東田丈村、西田丈村、陳莊村、馬窯村、小宋莊村、蘭窯村、東王莊村、富村、錢莊、華鑫居委會、育新居委會,共14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
河陽街道 面積:15.1平方千米 人口:27317人 郵編:454762 代碼:410883004
2006年,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怡園居委會、緱村、函丈村、前龍村、中龍村、后龍村、梁村、上段村、東各村、西各村、劉莊村、四聯村、大和村、北何村、梧桐村、中錄村、后錄村、長店村。
附:原城關鎮 位于孟州市效區,南瀕黃河,北與會昌、大定兩辦事處為鄰,西同西虢鎮接壤,東與化工、緱村鎮相連。金、元為孟州治所,明初因之,洪武十年(1377)改縣,清屬還初里,中華民國時置第一區,區公所駐縣城,1947年7月解放后,為第一區,區人民政府駐縣城,1954年建城關鄉,1958年為城關人民公社,1983年底改鄉,1990年改城關鎮。總面積45平方千米,總戶數6622戶,25076人。轄柳灣、韓東、韓西、宋村、南關、三道溝、東曹、中曹、侯莊、馮園、南賀莊、斗雞臺、堤北頭、小坡掌、富村、錢莊、陳灣、竹園、寺村19個行政村,135個村民小組。
附:原緱村鎮 位于孟州東北部,南與化工鎮為鄰,北同城伯鎮接壤,東與南莊鎮相接,西和大定辦事處、谷旦鎮毗鄰。清分屬太平立義里,中華民國分屬一、二區;1947年7月解放后仍之;1950年2月19日屬六區;區人民政府駐緱村;1958年建人民公社,駐緱村;1983年底社改鄉;駐緱村;1991年8月3日鄉改鎮,駐緱村。總面積20.7平方千米,3萬余人。轄緱村、四聯、函丈、大伙、前龍、中龍、后龍、上段、段東、段西、上作、東韓、新城、廟底、胡莊、水運、梁村、西葛、東葛、北劉莊等20個行政村,182個村民小組。
2005年,撤銷城關鎮、緱村鎮,成立河雍街道辦事處、河陽街道辦事處。
化工鎮 面積:48.25平方千米 人口:37077人 郵編:454781 代碼:410883100
位于市區東南8千米處,南瀕黃河,西鄰城關,東北與南莊、緱村二鎮接壤。2006年,轄20個村委會:劉莊村、中化村、高莊村、謝莊村、杜莊村、后街村、高橋村、賀莊村、段莊村、東光村、海頭村、東孟港村、西孟港村、南開儀村、新北村、晁莊村、橫山村、云水村、石井村、許莊村。鎮政府駐劉莊村。
據傳,宋時有一對青年夫婦居于此,夫背弓打獵不務正業.后聽妻勸,掛弓種田;日后子孫繁衍,形成村莊,取名掛弓;年深日久,感到掛弓無用,取而燒之,故改化弓;后因“弓”、“工”同音,書作“化工”;1919年,行政區劃時,把化工諸村分為東、中、西化工。清屬立義、立仁里;中華民國分屬一、二區;1947年7月解放后,為二、六區;1958年建立化工人民公社,駐西化工;1981年改為化工公社管委會,1983年12月改為化工鄉,1996年10月鄉改鎮。原轄高莊、段莊、南劉莊、中化工、賀莊、杜莊、后街、謝莊、高橋、東光、海頭、東孟港、西孟港、南開儀、北開儀、橫山、云水、莊、石井等19個行政村,137個村民小組。
南莊鎮 面積:44.75平方千米 人口:38934人 郵編:454771 代碼:410883101
位于城東10千米處,東與溫縣招賢鄉相連,西和西南與緱村鎮、化工鎮連接,南瀕黃河,北與城伯鎮接壤。2006年,轄27個村委會:南莊一村、南莊二村、南莊三村、謝莊村、桑坡村、南社村、南扣村、司莊村、北莊村、殷家洼村、駙馬莊村、杜村、里村、田寺村、上官村、下官村、上口村、下口一村、下口二村、沇河村、黃莊村、張莊村、鹽西村、塔地村、王家溝村、蒿子溝村、小村,(18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南莊村。
據傳:宋初陳橋兵變,柴王大敗,兩員大將護衛小王逃此一帶,一將居南,一將居北,日久成莊,故名南將莊,省稱南莊。清朝時期分屬立禮里、立義里、立信里、太平里。民國時置第二區,區公所設南莊;1947年至1949年仍為第二區。1951年孟縣由5個區變為6個區時,將本區的水運,海頭等8個自然村劃歸第六區。1954年成立鄉,分化出蟒河南的東化鄉、西化鄉。1956年并鄉時成立南莊中心鄉,轄4個高級社。1958年實行政社合一,建立南莊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南莊鄉,1992年9月撤鄉建立南莊鎮。
城伯鎮 面積:63平方千米 人口:32315人 郵編:454763 代碼:410883102
位于市區東北8千米處,東瀕豬龍河與溫縣交界,西與谷旦鎮相接,南與南莊、緱村二鎮接壤,北與沁陽市崇義鎮毗鄰。2006年,轄23個村委會:城伯村、張莊村、宋莊村、西武村、東武村、相逢村、西后津村、東后津村、中村、武橋村、子昌村、岳師村、岑村、趙莊村、南董村、北董村、羅狀村、羅狀堡村、吳寨村、前姚村、后姚村、西姚村、立義村,(31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城伯村。
古名“成白村”,有住民蘇宋王三姓人,商議認為有成無土不為城,有城無人是空城,非吉象,將“成”、“白”二字分別加上“土”、“人”旁,即今名。1954年本地區分別沒鄉,1955年冬成立集體農莊,1956年春又變為高級社,1957年高級社下放,每個村為一個分社,1958年初成立,城伯鄉,1996年改為城伯鎮。
谷旦鎮 面積:49.5平方千米 人口:28000人 郵編: 代碼:410883103
位于城北7.5千米處,東與城伯鎮為鄰,南與會昌辦事處接壤,西與趙和鄉毗鄰,北與沁陽市崇義鎮相接。2006年,轄29個村委會:谷旦村、曲村、洪道村、趙改村、前進村、后進村、米莊村、馬莊村、董村、李村、楊村、古城村、趙村、薛村、吳村、堰底村、盧村、張村、南那村、北那村、呈莊村、柿園村、新屯村、王大義村、禹寺村、康大義村、西大義村、張營村、張連村。鎮政府駐谷旦村。
據傳,唐武德三年,武帝官級為谷,在此建城,今有遺址,后稱谷旦縣,谷旦延名至今。清分屬太順里、太寧里、永康里。民國時期屬第三區。解放后,仍屬第三區,后并入第一區的太子、王廟、前逯村、中逯村、后逯5個村。1954年置谷旦鄉、逯太鄉、曲洪鄉、禹寺鄉等,1956年并為禹寺和谷旦中心鄉,1983年12月改為谷旦鄉,1992年撤鄉建鎮。原轄谷旦、曲村、洪道、趙改、米莊、長店、后逯、中逯、太子、王廟、堰底、吳村、盧村、馬莊、李村、董村、前進、后進、張村、楊村、趙村、薛村、西大義、王大義、康大義、古城、柿園、程莊、南那、北那、禹寺、張營、張連、新屯等34個行政村,221個村民小組。2005年鄉鎮機構改革后將太子、王廟、中逯村、后逯村、長店5個村劃出。
趙和鎮 面積:77.6平方千米 人口:36039人 郵編:454795 代碼:410883104
2005年11月24日,撤銷趙和鄉、東小仇鎮,新設置趙和鎮,轄原趙和鄉、東小仇鎮的行政區域,趙和鎮人民政府駐地為西趙和村。2006年,轄38個村委會:西趙和村、東趙和村、行莊村、馮莊村、范莊村、蘇莊村、冶墻村、還封村、白墻村、田旺村、西冶村、坡掌村、北冶墻村、青龍溝村、南臨泉村、中臨泉村、北臨泉村、西莊村、璩溝村、大馬溝村、小馬溝村、秦溝村、柴河村、石溝村、上坡村、下坡村、東小仇村、胡莊村、水運村、孫村、司家溝村、西小仇村、大仇村、上寨村、雷疙瘩村、廉莊村、車村、仇莊村。
附:原東小仇鎮 位于城西北部的半嶺區。東鄰會昌辦事處和谷旦鎮,西接槐樹鄉,南與西虢鎮為鄰,北與趙和鄉接壤,面積32.3平方千米,4765戶,17650人。轄東小仇、東田丈、西田丈、陳莊、胡村、東王莊、蘭窯、西水運、孫村、司家溝、仇莊、西小仇、大仇、上寨、雷圪塔、廉莊、車村、小宋莊、大宋莊、馬窯等20個行政村。
附:原趙和鄉 位于孟州市西北部,東與谷旦鎮相連,南與東小分鎮、槐樹鄉毗鄰,西和濟源軹城、梨林鎮接壤,北隔蟒河與沁陽柏香鎮相望。唐文宗開成四年(839年)為河南府河陽太平鄉。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為懷孟路孟州河陽縣第六部。清乾隆元年(1736年)為孟縣西北路。清未民國初屬永安里;民國16年(1927年)屬第四區,區公所駐清涼寺;1947年7月解放后,為第四區,區人民政府駐西趙和;1956年為趙和鄉;1958年成立趙和人民公社;1983年底社改鄉。總面積52.4平方千米。轄東趙和、西趙和、蘇莊、行莊、馮莊、范莊、冶墻、田旺、白墻、還封、坡掌、北治墻、青龍溝、西冶、南臨泉、中臨泉、北臨泉、西莊、璩溝、上坡、下坡、秦溝、石溝、大馬溝、小馬溝、柴河等26個行政村,165個村民小組,36個自然村和2個片村。
西虢鎮 面積:83.87平方千米 人口:32568人 郵編:454791 代碼:410883105
位于城西8千米處,東鄰城關鎮,西連洛陽市吉利區,南瀕黃河,北與槐樹鄉、東小仇鎮接壤。2006年,轄21個村委會:西虢村、義井村、戍樓村、落駕頭村、韓莊村、東窯村、西窯村、趙坡村、路家莊村、西逯村、干溝橋村、姚莊村、莫溝村、順澗村、灣村、店上村、全義村、西沃村、寺上村、高崖村、梁莊村。鎮政府駐。
原轄西虢、張厚、義井、戌樓、落駕頭、韓莊、東窯、西窯、趙坡、路家莊、西逯、干溝橋、姚莊、莫溝、順澗、灣村、店上、全義、高崖、寺上、梁莊、西沃等22個行政村,169個村民小組。
據傳曾稱太平莊,因虢王葬此,又因村位城西,故名。1958年成立西虢公社,1983年冬社改鄉,1996年鄉改為鎮。
槐樹鄉 面積:70.4平方千米 人口:23000人 郵編:454794 代碼:410883201
2005年,撤銷石莊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槐樹鄉管轄,槐樹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2006年,轄44個村委會:湯廟村、楊洼村、龍臺村、毛莊村、燕溝村、西孟莊村、東孟莊村、張洼村、史家溝村、澗西村、南嘴村、上湯溝村、劉莊村、崔溝村、澗東村、楊莊村、桑洼村、張嘴村、石莊村、雷山村、油坊頭村、元圪套村、溝北頭村、關溝村、下湯溝村、巖山村、祝莊村、賈莊村、后尖莊村、前尖莊村、王莊村、元溝村、北楊村、焦莊村、錢溝村、后劉莊村、上河村、小石莊村、寨上莊村、耿溝村、衛山村、芹菜溝村、西坡村、馬吉嶺村。鎮政府駐。
附:原槐樹鄉 位于孟州市西北嶺區,東、南、西三面分別與東小仇、西虢、石莊相鄰,北與趙和鄉和濟源市軹城鄉接壤。過去是個路口叫槐樹口,有集市于此,1954年始以槐樹命名槐樹鄉,轄湯廟、劉莊東西孟莊,1958年并成槐樹鄉。總面積34.4平方千米,3200戶,11950人。轄湯廟、史農溝、楊洼、劉莊、西孟莊、東孟莊、張洼、張咀、澗東、澗西、崔溝、燕溝、桑洼、龍臺、楊莊、毛莊、南嘴和湯溝18個行政村。
附:原石莊鄉 位于孟州市西部的北邙山腹地,西北與濟源市的坡頭鄉、軹城鄉為鄰,南與洛陽市吉利區接壤,東與槐樹鄉隔溝相望。總面積36平方千米,2700戶,10500人。轄石莊、雷山、油坊頭、袁圪套、溝北頭、關溝、下湯溝、巖山、祝莊、賈莊、前尖莊、后尖莊、西王莊、源溝、北楊村、焦莊、錢溝、后劉莊、上河、小石莊、寨上莊、衛山、耿溝、芹菜溝、西坡、馬吉嶺等26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孟州古稱孟涂國,《河南通志》記載:“唐古為孟涂國……”,虞舜分衛水為并州,此屬并。禹王導河積石又東至于孟津,即此。武王伐紂會諸侯歃血于孟津,故后有盟津之稱。
春秋屬晉,為河陽。戰國屬魏,為河雍。秦置河雍縣。漢武置河陽縣,屬河內郡。新改河亭。東漢復治,三國魏、晉因之。元魏為河陽縣,屬河內郡,后為北中府。高齊廢縣為為河陽關。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河陽縣,屬河內郡。唐初為大基層,尋復河陽,屬孟州。五代因之。宋,孟州置河陽三城節度使。政和二年(1112年),屬濟源郡。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孟州因河患,北向十五里筑今城為上孟州,原城為下孟州。元初治下孟州。元憲宗八年(1254年),遷上孟州,屬懷慶路。
明洪武十年(1377)改州為縣,始稱孟縣,屬懷慶府。清因之。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屬河南省河北道,后改豫北道。十六年(1927年)廢道,直屬河南省,后改屬河南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7年7月8日解放后,建立孟縣人民政府,屬太岳行署四專區。1949年8月15日平原省成立,屬平原省新鄉專署。1952年平原省撤銷,屬河南省新鄉專區。1954年為孟縣人民委員會。仍屬新鄉專區。1967年12月30日為孟縣革命委員會,屬新鄉地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1月復孟縣人民政府,屬河南省新鄉行署。1986年1月18日,劃屬焦作市。
1996年6月撤縣設市(4月29日民政部民行批[1996]30號文件批復)。
2000年,孟州市轄2個街道、8個鎮、3個鄉:會昌街道、大定街道、城關鎮、西虢鎮、東小仇鎮、緱村鎮、南莊鎮、化工鎮、城伯鎮、谷旦鎮、槐樹鄉、趙和鄉、石莊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354302人,其中:大定街道 21976人、會昌街道 30265人、城關鎮 26620人、化工鎮 35522人、南莊鎮 38853人、緱村鎮 31082人、城伯鎮 32535人、谷旦鎮 36624人、東小仇鎮 18900人、西虢鎮 35257人、趙和鄉 23985人、槐樹鄉 12146人、石莊鄉 10537人。
孟州市原轄13個鄉鎮辦事處,273個行政村。2005年,孟州市鄉鎮區劃調整:撤銷石莊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槐樹鄉管轄,槐樹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轄區面積68.2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撤銷趙和鄉、東小仇鎮,新設置趙和鎮,轄原趙和鄉、東小仇鎮的行政區域,趙和鎮人民政府駐地為西趙和村;撤銷城關鎮、緱村鎮,成立河雍街道辦事處、河陽街道辦事處。11月22日,孟州市鄉鎮機構改革結束,原有的13個鄉鎮辦事處被合并為11個。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孟州市轄4個街道、6個鎮、1個鄉:河陽街道(新增)、河雍街道(新增)、大定街道、會昌街道;谷旦鎮、南莊鎮、城伯鎮、西虢鎮、化工鎮、趙和鎮;槐樹鄉。
全國與孟州市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