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郵編:464000 代碼:410802 區號:0391 拼音:Jiefang Qu
解放區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總面積62平方千米。總人口28萬人(2002年)。
行政區劃
解放區轄9個街道:民生街道、民主街道、新華街道、焦西街道、焦南街道、焦北街道、七百間街道、上白作街道、王褚街道。區人民政府駐商業街184號。
民生街道 面積:3.8平方千米 人口:41000人 代碼:410802001
2006年,轄5個社區:楓花園街社區、民生街社區、學苑社區、學生路社區、世紀新區居委會。辦事處駐解放中路104號。
根據所在地街名而命名。原名民生辦事處,文革期間改為紅衛辦事處。1979年又恢復原名民生辦事處。
民主街道 面積:3.58平方千米 人口:30829人 代碼:410802002
2006年,轄4個社區:焦作街社區、道清理社區、月季苑社區、民權街社區。辦事處駐車站街。
1958年成立向陽辦事處,2003年元月更名為民主街道辦事處。
新華街道 面積:2.2平方千米 人口:21700人 代碼:410802003
2006年,轄3個社區:鑫源社區、鴻源社區、豐源社區。辦事處駐烈士街西段。
1956年8月由第四行政街改為新華中街辦事處。1958年10月改為新華人民公社。同年11月改為新華民兵營,次年1月改為電廠管理區。1961年改為新華辦事處,1968年4月改為紅旗辦事處,同時建立革命委員會。1979年1月恢復新華辦事處原名。1980年9月,取消了革命委員會。1985年轄勝利南街、勝利中街南、勝利中街北、勝利北街、新華南街、新華中街、進化街、生產南街、新華北街、自力東街、自力西街、新生街南、新生街北、起重廠南家屬院、解放西路等15個居(職)委會。 2000年8月,將原有的14個居(職)委會合并組建成鴻源、鑫源、豐源3個社區。
焦西街道 面積:3平方千米 人口:28000人 郵編:454001 代碼:410802004
2006年,轄4個社區:園林社區、祥和社區、電翔社區、電建社區。辦事處駐普濟路中段。
1980年組建,時稱焦西辦事處革命委員會。同年9月,改稱焦西辦事處。原有林場家屬院、火電二公司家屬院、電新院、焦博路南、焦博路北、北新樓、元件一廠家屬院、電廠街、制革廠家屬院、化工一廠家屬院、汽車配件廠家屬院、爐渣磚廠家屬院、新店村等13個居委會。
焦南街道 面積:6平方千米 人口:39863人 郵編:454100 代碼:410802005
2006年,轄6個社區:中州社區、朝陽社區、火車站社區、友誼路社區、平光社區、站東社區。辦事處駐。
因地處焦作市南部而得名。1977年成立解放區焦南辦事處,2001年12月更名為焦南街道辦事處。2003年4月行政區劃調整,將原有的火車站社區、朝陽社區、友誼路社區、站東社區、建中社區、中州社區、平光社區、鑫豐社區、站南社區9個社區變為7個社區(鑫豐社區,站南社區劃歸王禇)。2006年4月將建中社區合并到朝陽社區、友誼路社區、中州社區。
焦北街道 面積:0.65平方千米 人口:18000人 代碼:410802006
2006年,轄3個社區:花園街社區、民主北路社區、幸福街社區。
七百間街道 面積:2.8平方千米 人口:18681人 代碼:410802007
2006年,轄3個社區:太行西路社區、環北西路社區、陶瓷路社區。辦事處駐健康路。
由礦區醫院的五十間房、二百間房、五百間房而得名七百間街道辦事處。1961年9月在焦北、煤礦兩個管理區基礎上組建。1968年4月改為先鋒辦事處,1979年1月恢復原名。
上白作街道 面積:39平方千米 人口:32000人 代碼:410802008
2006年,轄11個社區:上白作社區、洪河社區、龍寺社區、閆河社區、獅澗社區、老牛河社區、春林社區、田澗社區、馬澗社區、小莊社區、河陽社區。辦事處駐上白作村。
上白作古稱北秦村又叫上秦村,明嘉靖年又稱白家作,皆因當地白石灰較多,又取白姓在此開設作坊之意,故名曰白家作。清道光巳亥年(1839年),《修武縣志》載為上白作。1953年12月成立上白作,1958年8月15日成立上白作先鋒人民公社,后改為上白作農業管理區。1961年初公社調整體制農業管理區改為人民公社。1966年11月與百間房人民公社合并為前進公社。1969年10月重建上白作人民公社。1984年成立上白作鄉人民政府。2005年11月改為上白作街道辦事處。原轄上白作、獅澗、田澗、馬澗、洪河老牛河、閆河、春林、龍寺、小莊、河陽社區,共9個村、1個社區。
王褚街道 面積:16.05平方千米 人口:78000人 代碼:410802009
2006年,轄11個社區:東于村社區、西于村社區、小王莊社區、東王褚社區、西王褚社區、新店社區、新莊社區、士林社區、嘉禾屯社區、都市路社區、站南社區。辦事處駐南通路中段。
明朝時期,下白作與下秦村有一塊地為分界線,叫做禇地,是姓王的習慣把對方叫王禇,后形成王禇村。1969年設王禇公社,1984年改鄉。2005年11月撤銷鄉建制,設立街道辦事處。原轄東于村、西于村、小王莊、東王禇、西王禇、新店、新莊、士林、加禾屯、站南社區、都市路社區,共9個村、2個社區。
歷史沿革
取紀念焦作解放之意命名。原為焦作鎮,1956年為焦作區,1958年改稱焦作區。
2000年,解放區轄7個街道、2個鄉:民主街道、民生街道、焦北街道、焦南街道、七百間街道、新華街道、焦西街道、王褚鄉、上白作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273823人,其中:民生街道 39472人、民主街道 29369人、新華街道 21209人、焦西街道 31171人、焦南街道 52585人、焦北街道 12453人、七百間街道 33939人、上白作鄉 21695人、王楮鄉 31930人。
2005年,解放區鄉鎮區劃調整:撤銷上白作鄉,設立上白作街道辦事處,管轄原上白作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上白作村;撤銷王褚鄉,設立王褚街道辦事處,管轄原王褚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東王褚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解放區轄9個街道:焦西街道、焦南街道、焦北街道、民主街道、民生街道、新華街道、七百間街道、上白作街道(新增)、王褚街道(新增)。
全國與解放區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