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陽市界首市王集鎮李油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1282107 | 身份證前6位:341282 |
長途區號:0558 | 郵政編碼:236000 |
隸屬政區:王集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皖K | |
李油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王集鎮李油村位于王集鎮西南,與磚集鎮毗鄰,轄10個自然村,全村共1510戶,人口6200人,耕地面積5700畝,共有黨員132人,預備黨員 6 名,后備干部 5名。近年來,李油村黨總支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開展爭創“五個好”村黨組織活動,先后被評為阜陽市“五個好”基層黨組織、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鎮計劃生育先進村、綜合治理先進村;村黨總支書記李春利先后被授予界首市優秀0員、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村-康英德連年被評為界首市優秀選派干部。
一、抓班子帶隊伍,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按照“五個好”要求,該村抓好村黨組織自身建設。村區劃調整合并后,李油村實現了“并班子、并心、并財物、并資料”的工作目標,班子成員團結一致,不斷進取。村黨總支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建立健全組織規章制度,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在廣大黨員、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他們充分利用每月一次的周期性黨日活動和一年兩次的黨員培訓及民主評議等活動,通過黨員現代遠程教育電視上網工程,加強對黨員的教育。鞏固擴大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贏得了群眾一致擁護。
二、堅持發展為首,走好以工富農道路。
2011年,該村認真實施“雙培雙帶”先鋒工程,根據村民具有多年養殖傳統和技術優勢,加大 “雙培雙帶”示范基地建設力度,發揮黨員干部帶領群眾致富作用,推進養殖業的發展。黨員李昆外出返鄉創業,投資300萬元,建設標準化養殖小區,成立界首市天潤肉牛養殖廠,通過“公司帶農戶”形式帶動群眾致富。目前肉牛養殖戶已發展到15戶。村黨總支成立了李油村養殖協會黨小組,著重在會員中發展黨員。
村黨總支書記李春利以企業家的思維,投資300多萬元在村里興建麻紡廠,解決了本村40多名群眾的就業問題,人均年增加工資性收入3000多元。在農業生產方面,集體繼續出資實行統一的系列化服務,在搞好工農業生產的同時,還著力培育和扶持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2011年,全村從事商業、養殖業、運輸業的個體私營業戶達到26戶,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顯著的社會效益,真正出現了“多業并進,事業更新”的可喜局面,廣大群眾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
三、抓創建為重,建設文明新農村。
近年來,該村以開展“創建文明村”、“創建文明戶”活動為載體,深入扎實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大力破除封建迷信,提倡移風易俗。該村大力開展移風易俗,堅持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加強群眾性文化教育活動,不斷改善生活環境。該村共投資2萬余元建設李油村文化活動大院,通過開展“好公婆、好媳婦、好鄰居”等群眾性創建活動,培養了群眾社會主義道德觀念和高尚情操。為了建成高標準寬裕型新農村,近年來,該村按照省新農村建設規劃標準,完成對全村住宅統一規劃,達到整齊美觀,村容整潔。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