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明代成村,因有董姓人家的墳地在此而得名。位于鎮東南部,東南鄰黃土坡村,西鄰劉李店村,北1.8公里是竇店鎮白草洼村。1983年設立村民委員會。村民均為漢族,先祖從何處遷此定居,無考。村址處平原,海拔33米。土類為沼澤土。產小麥、玉米、花生。村內舊有普會寺,已毀。原有清王爺墳一座,現僅存墓碑座。此地開發歷史悠久,為著名琉璃河商周遺址中心地帶。據考,西周初年,武王封召公(shì)于燕,即此,為燕國早期都城所在地。后稱此地為“圣聚”。1962年始,考古工作者在此陸續進行考古發掘,發現商周時代古城遺址和數十座商周墓葬,其中有燕國王侯的大型墓葬和車馬坑,出土一批極珍貴的商周青銅器、陶器和其他生產與生活器具。有的青銅器上有銘文,證明召公(shì)的封地就在此。這里是燕國最初的都城。這些考古發現對于研究北京先秦史具有重要意義。1939年洪水泛濫,災情較重;1952年、1963年亦發生水災。至2008年全村總面積3.2平方公里,人口總數925人,412戶,共有耕地1450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968萬元,人均純收入8096元。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