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膠州市三里河街道辛莊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0281004 | 身份證前6位:370281 |
長途區號:0532 | 郵政編碼:266000 |
隸屬政區:三里河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B | |
辛莊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辛 莊 村
政區人口 辛莊村位于膠州市南關辦事處的東南部,東至海爾大道與營海鎮盛福村相望;西與高家臺子村相接壤,北與趙家灘村隔河相望,新建的香港中路從村南東西穿越,膠黃鐵路從村西駛過。
村莊由來 相傳,高氏約于清朝乾隆50年(公元1785年),由南三里河遷入,當時屬逃荒至此搭屋而居,由于是鹽堿地,雜草叢生,為了生計,在有草叢的地方開荒種地,把有鹽堿的土收攏在一起淋成鹽食用,之后,因地制宜,用草坯砌墻,草笘坯屋面,由于蓋起新房,形成新的自然村落,故此取名新莊;后來,可能為了紀念生活的“艱辛”,便易名“辛莊”。
經濟狀況 辛莊村為河流沖積平原向東的延伸帶,這片平原由于鹽堿較重,村莊零星,人口稀少,一直延伸到膠東鎮大沽河東岸。因地質因素,農作物比較單一,只有普通北方農產品,如小麥、玉米等,解放前一片鹽堿地,十年九不收,解放后,通過開荒造地,把一片鹽堿灘改成了口糧田,1966年后對部分鹽堿地又加以改造,種植水稻,從此人民的生活得以改善,1978年有耕地478畝,人口235人,村集體收入35250元,人均純收入約120元;1988年村集體收入為55800元,農民人均收入約150元。近幾年,辛莊村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大部分土地被征用,黨支部和村委員會利用補償資金,投資400萬元建起了近5000平方米的集車間、酒店、幼兒園、老年活動中心與一休的綜合大樓,對外出租。
辛莊村小,人窮,但始終以勤勞持家,以耕讀教育子女,本村無學校,解放前,便送孩子到趙家灘村讀私塾,解放后,送孩子到高家臺子村、劉家村讀書。1994年與莊里頭等五個村集資修建了莊里頭小學,現在全村幼兒入園率100%,適齡兒童少年中、小學入學率100%,全村有 碩士、研究生,大、中專證書14人,現在校讀本科、專科的8人,他們都在祖國建設的各條戰線上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現在全村免費供應自來水,村民每人每年補貼500元,老年人(60歲以上)再增加補貼720元,村內資金還有150萬元,土地80畝,實施舊村改造,修建一些與各企事業單位相關的配套設施,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為村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使全體村民過上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
全國與辛莊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