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分界鎮位于羅定市西南部,東經1112°20’,北緯22°25’,距羅城52公里,南邊信宜市,東西北面分別與羅鏡、 都門、扶合、新榕為鄰。全鎮總面積97.6平方公里,轄三和、石牌、分界、金河、金田、金垌、羅星、羅光、羅金9個村民居委員會和分界居委會。全鎮總人口29175人,其中勞動力18000人。 該鎮大部分屬云開大山山地,與信宜市交界處有全市最高的山峰龍須頂,海撥1372米;羅定江三級支流分界水穿越鎮壓境,在南部形成狹長的沖積-原。該鎮蘊藏豐富的水資源和礦產資源,可利用水資源發電量可達9000千瓦,礦產資源主要有:鉛、銅、鋅、鐵、錳、石英砂等,尤其是石英砂、銅鉛鋅礦,蘊藏量分別達6000萬噸、700萬噸。 該鎮在晉末至南朝為龍鄉縣地,隋開皇十八年(598年),至萬歷五年(1576年)歸瀧水縣管轄,明萬歷五年至清末隸羅定州二都,民國期間屬羅定縣第三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屬羅定縣第一區,1958年公社后,初屬羅鏡公社,1961年6月從羅鏡公社分出設分界公社,1983年8月撤銷分界公社后設立分界區,1986年11月撤區建立分界鎮。 該鎮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動教育改革。現有初級中學1間,完全小學10間,初小2間,教學點1個,在校中小學生5030人,教職員工235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163人,中師學歷85人。2003年中學入學率達99。1%,小學入學率為99。7%,升學率為99。5%,至2002年底,全鎮中小學已全部實現樓房化。 該鎮省道恩貴線貫穿鎮境,每天有前往廣州、深圳等客車8班次,前往羅定城區客車,從早上6時至下午5時每隔15分鐘發車一班。2001年,配合市開通環市路羅金至都門雙德村路段。根據上級部門的規劃,2004年下半年將會改造為9米寬的路面,改造后將后大大改善交通條件。 該鎮水利建設,有蓄水工程和引水工程兩項,其中蓄水工程有7宗,蓄水10萬立方以上的小二型水庫1個,大小山塘6個;引水工程20宗,全部用作水田灌溉,其中硬殼陂8座。 該鎮是農業大鎮,擁有林地11萬畝,耕地面積1。18萬畝,其中水旱田0。66萬畝。主要經濟作物有小麥、玉米、蕎頭、生姜、肉桂、水果等,其中小麥、玉米、蕎頭、生姜尤為突出,是該鎮的農業生產基地。.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