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市金寨縣果子園鄉牛食畈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1524208 | 身份證前6位:341524 |
長途區號:0564 | 郵政編碼:237000 |
隸屬政區:果子園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皖N | |
牛食畈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牛食畈村位于果子園鄉北部,東與花石鄉接壤,西與斑竹園鎮毗鄰,南與本鄉龍墩村交界,北與白紙棚村相鄰,茶松公路貫穿全村。全村總面積16平方千米,轄11個居民組,532戶,2186人,可耕地面積1148畝,山場面積約12000畝,年人均純收入4900元。
牛食畈地名歷史悠久。在土地革命時期被劃分為牛食畈鄉,六十年代劃為牛食畈大隊,2008年又和佛元村合并為牛食畈村。牛食畈村有一段紅色革命的歷史。立夏節起義暴發時,民團團長楊競階是在牛畈小街被抓獲,牛畈小街河西的關帝廟是0地下黨活動的場所,在這里成立了赤衛軍、童子團,相繼又成立了0蘇維埃政府等組織。
這里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豐富的資源是這里的寶貴財富,諸如石材、竹木、菌藥材等,境內名勝古跡眾多,著名的0洞就位于本村境內。此外,這里還蘊藏著大量的石灰石資源,有待開發。肥沃的土地上人才輩出,高考恢復以來全村共考入本科院校60余人,專科學校100多人,此外還不乏許多在外創業有成人士,他們都是牛食畈村的精英和財富,更是果子園鄉的驕傲。
原來的牛食畈村比較貧困落后,地處山區,交通閉塞,生活條件差。為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牛食畈人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勇于探索種種方法,走出了自己的致富之路。首先是重視知識教育。在困難時期,牛食畈人意識到知識改變命運的真理,寧愿自己討米要飯,也要堅持供子女上學,培養未來的高素質人才。二是注重發展特色經濟,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在蠶桑生產回落的情況下,尋找新契機,發展菌藥材生產,扶持天麻大戶,帶動一方,富裕一片。三是積極向外尋求機遇,改革開放的大潮改變了牛食畈人的意識。多年來已涌現出了許多外出創業有成人士,他們不僅改善了自身的生活條件,也為全村帶來了福音。四是積極利用各方人才資源,為我村農田基本建設打下堅實基礎。五是充分利用黨和國家幫扶政策。近年來,村兩委和廣大村民積極響應“一事一議”政策和“村村通”工程,修建了水泥路2.7公里,群眾集資修通組路20余公里,保障了出行暢通以及學生上學方便,廣播電視和電話普及率達到90%以上,積極開發水利資源、水利工程,解決了牛畈小街和學校近1000人的飲水困難。六是著力推進村域經濟發展。在村兩委的堅強領導下,2008年成立了生豬養殖合作社,2009年成立了天麻種植合作社,之后又成立了互助資金合作社,使困難戶有項目可做,有資金可周轉,促進了我村經濟快速發展。
近幾年來,在鄉黨委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牛食畈村全面落實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群眾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各項設施日趨完善,群眾思想也有很大進步,相信牛食畈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