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州蘭坪縣
更新時間:2019-9-16
| 行政代碼 | 面積 | 簡介 |
金頂鎮(zhèn) | 533325101 | 408km2 | 金頂鎮(zhèn)位于蘭坪縣東南部,總面積408平方公里,是蘭坪縣城所在地。轄12個村委會,85個自然村,101個村民小組,總戶數(shù)4827戶,人口23857人,其中……[詳細] |
拉井鎮(zhèn) | 533325102 | 509km2 |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轄鎮(zhèn)。1958年建拉井公社,1964年至1966年與金頂、通甸并為一個區(qū),1983年改區(qū),1987年改鎮(zhèn)。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35公……[詳細] |
營盤鎮(zhèn) | 533325103 | 547km2 | 營盤鎮(zhèn)地處云南省滇西北瀾滄江縱谷區(qū)。鎮(zhèn)政府駐地營盤街海拔1600米,距縣政府駐地金頂鎮(zhèn)53.8公里。距州府六庫157公里。東靠“鹽都”啦井,南連兔峨、西……[詳細] |
通甸鎮(zhèn) | 533325104 | | " 一、通甸鎮(zhèn)基本情況
通甸鎮(zhèn)地處滇西北縱谷區(qū),“蘭州壩”北部,位于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東部,是麗江、大理、迪慶、怒江四州市的“三叉路口”。……[詳細] |
河西鄉(xiāng) | 533325201 | | "一、地理概況
河西鄉(xiāng)位于瀘水縣中部的怒江兩岸,東經 98°51′至 99°21′,北緯 26°00′ 至 26°13′ 之間,東西橫距最寬 ……[詳細]
|
中排鄉(xiāng) | 533325202 | | " 中排鄉(xiāng)是蘭坪縣的一個邊遠山區(qū),由于地處峽谷深處,這里的人民長時期背著貧困的重負。
近年來,在政府和科技人員的幫助下,人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生長在這片……[詳細] |
石登鄉(xiāng) | 533325203 | 509km2 |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轄鎮(zhèn)。1958年建拉井公社,1964年至1966年與金頂、通甸并為一個區(qū),1983年改區(qū),1987年改鎮(zhèn)。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35公……[詳細] |
兔峨鄉(xiāng) | 533325204 | 544km2 |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轄鄉(xiāng)。1958年建兔峨公社,1964年后改鄉(xiāng)。位于縣境西南部的瀾滄江兩岸,距縣城95公里。面積544平方公里,人口1.9萬,有傈僳、……[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qū)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qū)的人口數(shù)量、區(qū)域面積、郵編區(qū)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qū)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lián)系我們網(wǎng)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qū)信息。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
蘭坪地處祖國西南邊疆的橫斷山脈縱谷地帶,四周與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劍川縣和云龍縣、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維西縣、麗江地區(qū)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以及本州的福貢縣和瀘水縣毗鄰接壤,并通過劍-蘭公路、黃-金公路、維-蘭公路、麗-蘭公路等呈星型與周邊各縣相連,是內地縣和邊境縣的結合部。幅員4325平方公里,轄4鎮(zhèn)4鄉(xiāng)104個村民委員會801個自然村,人口20萬人。居住有白族、普米族、怒族、漢族、傈僳族、彝族等14個少數(shù)民族。
蘭坪的礦藏資源得天獨厚,早已名揚中外。目前已探明和發(fā)現(xiàn)的礦藏有鉛、鋅、銅、銀、鹽、鍶、汞、銻、硫、鐵、石膏、云母、葉臘石、冰洲石、水晶石等十多種礦,150多個礦床點。其中金頂鳳凰山特大型鉛鋅礦,以儲量大,品位高,成礦集中,易開采等特點,榮居全國之首世界之二,儲量達1429萬金屬噸,潛在價值可達2000多億元。隨著勘探力度的進一步加大,新的礦床、礦點還在不斷被發(fā)現(xiàn),用一位地質專家的話說:“蘭坪不愧是有色金屬王國的王冠”。
蘭坪的森林資源、生物資源也很豐富,蘭坪有林地面積為18.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68.4%,林間分布有云南松、華山松、云杉、冷杉、鐵杉、樺木、櫟木等廣譜樹種,有云紅豆杉(國家一級保護樹種)、三尖杉、水青樹、榧木、瀾滄黃杉(國家二級保護樹種)等珍貴樹種。有野生中草藥材如:蟬花、蟲草、天麻、五加、佛掌參、貝母、雪蓮、地榆、草血竭等160多種名貴藥材。林內棲息著上百種珍禽異獸,其中屬于國家Ⅰ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滇金絲猴、云豹、金錢豹、虎等4種;屬于國家Ⅱ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獼猴、林麝、蘇門羚、金貓、大靈貓、小靈貓、穿山甲、小熊貓、馬鹿、斑羚、罷熊、馬來熊等14種。森林鳥類中國家I級保護鳥類有黑頸長尾雉,Ⅱ級保護的鳥類有血雉、紅腹角雉、白鷴、勺雞、烏雕、燕隼、紅隼、白腹錦雞、灰鶴、楔尾綠雞、綠皇鳩、大紫胸鸚鵡、褐林梟、灰林梟、白腹啄木鳥、兀鷲、斑頭梟等18種。蘭坪的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僅為眾多野生動植物提供了生存空間,還是一些瀕危物種的避難所,被前往蘭坪考察的專家學者譽之為天然的生物多樣性公園和原始物種基因庫。
在高黎貢山山脈、碧羅雪山山脈、老君山山脈上,有著無數(shù)的終年積雪的冰川雪峰和大大小小的高山湖泊,形成了巨大的天然水庫。93條大小河流把豐富的水資源引到蘭坪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流域面積3758平方公里,不僅提供了豐富了的水利電力,還具有潛在的旅游開發(fā)價值。瀾滄江自北向南縱貫蘭坪西部,境內流程130公里,徑流量占云南省的14%,平均總流量為39.9立方米/秒, 天然落差約127米,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6.35萬千瓦,其中易開發(fā)利用的6.45萬千瓦, 擁有年92.2億度左右的發(fā)電能力。黃登巖峽谷是瀾滄江梯級電站建設的第16級電站站址,這個電站的建設必將成為瀾滄江流域又一顆“小太陽”。
蘭坪的旅游資源也獨具特色,境內山巒疊嶂,江河縱橫,山川秀麗,景色宜人。神奇的冰川雪原、高山湖泊,碧綠的山間草甸、滔滔江水,無不使人心馳神往,留連忘返。加之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是集度假、觀光、旅游、考察、探險為一體的云南處女地。
蘭坪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的中心地帶,地理和交通呈星型向“三江并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的周邊各縣輻射,是滇西四地十縣旅游環(huán)線的中心節(jié)點和主要入口,自然成為三江并流區(qū)旅游通道的中心驛站,所以“三江之門”作為蘭坪的一個旅游文化品牌正被世人關注。蘭坪地域居于三江并流之瀾滄江流域,被東部的金沙江和西部的怒江所夾持,通過六—蘭公路、麗—蘭公路、維—蘭公路與怒江、金沙江、迪慶高原相連,在三江并流地區(qū)處于東西南北交通的節(jié)點地位。自古就有一日達三江的獨特地理位置,從縣城出發(fā)到金沙江最近處直線距離66公里,到怒江最近處直線距離僅16.3公里。云南省城鄉(xiāng)建設委1987年滇西北“三江并流”風景名勝區(qū)資源調查評價報告敘述,“三江并流”風景區(qū)有3個片區(qū),60個景點。其中怒江、獨龍江風景區(qū)有3個中心景區(qū),25個景點;瀾滄江風景區(qū)有3個中心景區(qū),13個景點;金沙江風景區(qū)有2個中心景區(qū)、22個景點。其中蘭坪就擁有離城市最近的滇金絲猴棲息地、云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老君山羅古箐省級風景名勝區(qū)、老君山高原牧場、碧羅雪山冰川冰湖群和滄江鹽馬古道等引人入勝的旅游景區(qū)景點,是滇西北旅游的王牌景區(qū)。
蘭坪居住著白族、普米族、傈僳族、彝族、怒族、漢族、藏、納西、獨龍等14個少數(shù)民族,占全省24個民族的58%,各民族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服飾、民居、節(jié)日、風情、習俗給景區(qū)增加了絢麗的色彩。在蘭坪生活和繁衍的各民族同胞都勤勞勇敢,善良而且好客,他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實踐中,不僅克服了山高谷深所帶來的種種艱難,將先進的農耕文明和游牧文化完美地結合起來,在高山峽谷、崇山峻嶺之間發(fā)展種植、養(yǎng)殖業(yè),過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還在勞動之余將生產生活的感悟溶匯到歌舞、習俗、喜慶活動中,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藝術,一代代傳承至今。這些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幾乎涵蓋了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的方方面面,而蘭坪各少數(shù)民族的歌舞又以其豐富的內涵和表現(xiàn)形式,以其獨有的魅力和特色在云南民族文化資源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普米族的《搓搓》、《祭三腳》、《給羊子》,傈僳族的《擺時》、《莫廣》、《優(yōu)夷》、《創(chuàng)世記》,白族拉瑪人的《喔臘喂》、《噢開夷》、《拜日旺》,以及怒族的《阿樓西杯》等。普米舞蹈《搓搓》早已蜚聲世界,《擺時》、《莫廣》、《優(yōu)夷》等曾經兩次參加北京中國國際合唱節(jié),享譽京誠,轟動了國際歌壇。
全國與蘭坪縣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qū)資料內容為網(wǎng)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qū)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qū)的省份、城市、鄉(xiāng)鎮(zhèn)、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lián)系網(wǎng)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