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為,犍為縣,犍為縣郵編區號人口面積查詢">

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四川樂山犍為縣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11123身份證前6位:511123
長途區號:0833 郵政編碼:614400
隸屬政區:樂山行政級別:縣
車牌號碼:川L轄區面積:1375km2
人口數量:約57萬人人口密度:415人/km2
行政駐地:玉津鎮
行政區劃:玉津鎮 孝姑鎮 石溪鎮 清溪鎮 新民鎮 羅城鎮 芭溝鎮 龍孔鎮 定文鎮 敖家鎮 金石井鎮 泉水鎮 雙溪鄉 九井鄉 同興鄉 榨鼓鄉 鐵爐鄉 大興鄉 南陽鄉 紀家鄉 新盛鄉 壽保鄉 舞雩鄉 下渡鄉 玉屏鄉 岷東鄉 塘壩鄉 馬廟鄉 公平鄉 伏龍鄉
犍為縣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行政代碼 面積簡介
玉津鎮 511123100 29.8km2  犍為縣轄鎮,縣府駐地。宋乾德四年置玉津鎮。1935年改名中城鎮,1951年改名新城鎮,1954年更名城關鎮,1958年并入新城公社,1959年分出仍為城……[詳細]
孝姑鎮 511123101 56km2  犍為縣轄鎮。1929年為孝姑鄉,1951年分建孝姑鎮和紅星、同心、新建3鄉,1957年孝姑鎮并入孝姑鄉,1958年榨鼓、鐵爐2鄉并入建孝姑公社,1984……[詳細]
石溪鎮 511123102 51km2  犍為縣轄鎮。1949年為石溪鄉,1951年由石溪鄉劃出設民樂鎮,1956年更名石溪鎮,1958年并入石溪公社,1959的分出復置石溪鎮,1989年石溪鄉……[詳細]
清溪鎮 511123103 81km2  犍為縣轄鎮。1933年建清溪鎮,1958年并入清溪公社,1959年析復鎮,1989年洛江鄉并入,1992年四平鄉、南岸鄉并入。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1……[詳細]
新民鎮 511123104 106km2  新民鎮地處兩市(樂山、宜賓)三縣(犍為、沐川、宜賓)交界處,幅員面積106平方公里,總人口31229人,總戶數9505戶,耕地面積22252.8畝,全鎮……[詳細]
羅城鎮 511123105 92km2  犍為縣轄鎮。1935年建羅城鄉,1949年為羅城鎮,1958年并入羅城公社,1959年析復鎮,1962年與興隆鄉合并為羅城公社,1963年再復鎮,198……[詳細]
芭溝鎮 511123106 37km2  犍為縣轄鎮。1929年名中福場,1956年設芭溝鎮,1958年并入民主公社,1959年析復鎮,1992年菜子壩鄉并入。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35公里。面積……[詳細]
龍孔鎮 511123107 101km2  犍為縣轄鎮。1935年建龍孔鄉,1951年共和等4鄉劃出,1956年新生、新開、康樂3個鄉并入,1958年改龍孔公社,1959年大興、平等鄉析出,198……[詳細]
定文鎮 511123108 43.5km2  犍為縣定文鎮,安定文明之所,位于縣城東北部,距縣城17公里,淺丘地形。幅員面積43.5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127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6個居民小組……[詳細]
敖家鎮 511123109 41km2  犍為縣轄鎮。1933年建敖家鄉,1958年并入羅城公社,1992年建敖家鎮。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50公里。面積41平方公里,人口2.1萬。羅(城)五(通……[詳細]
金石井鎮 511123110 41.5km2  我鎮距犍為縣城東北45公里,與自貢榮縣接壤。全鎮幅員面積41.5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1個社區,12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8061人,耕地面積201……[詳細]
泉水鎮 511123111 50.2km2  泉水鎮位于犍為縣西部,距縣城37公里,與犍為縣石溪鎮、芭溝鎮,五通橋區西溶鎮、石麟鎮,沙灣區福祿鎮,沐川縣海云鄉接壤,幅員面積50.2平方公里。   ……[詳細]
雙溪鄉 511123200 44km2  犍為縣轄鄉。1935年建雙溪鄉,1950年屬第一區,1951年將雙溪鄉劃分為麻柳、四龍、松柏3鄉屬第二區,1956年三鄉合并為麻柳鄉,1958年并入清溪……[詳細]
九井鄉 511123201 22km2  犍為縣轄鄉。1935年建九井鄉,1958年并入清溪公社,1959年析建九井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22公里。面積22平方公里,人口……[詳細]
同興鄉 511123202 46km2  犍為縣轄鄉。1949年為同清鄉,1951年分設同清、建設、翻身3個鄉,1956年三鄉合并為建設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同興公社,1984年復……[詳細]
榨鼓鄉 511123203 36.7km2  犍為縣榨鼓鄉位于犍為縣南部,距213國道線12公里,村村通公路,全鄉幅員面積36.7平方公里,林地 2.2萬畝,轄9個村,   8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詳細]
鐵爐鄉 511123204 35km2  犍為縣轄鄉。1949年設鐵爐鄉,1951年分置新華、民正兩鄉,1952年兩鄉合并為鐵爐鄉,1958年并入孝姑公社,1959年析建鐵爐公社,1984年復置……[詳細]
大興鄉 511123205 53km2  犍為縣轄鄉。1936年名大興鄉,1951年和平劃出設鄉,1958年屬龍孔公社,1959年析建大興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30公里。面……[詳細]
南陽鄉 511123206 14km2  犍為縣轄鄉。1951年建南陽鄉,1956年并入竹山鄉,1958年屬羅城公社,1959年分出屬竹山公社,1962年由竹山分出建南陽公社,1984年復置鄉。……[詳細]
紀家鄉 511123207 25km2  犍為縣轄鄉。1935年建紀家鄉,1958年并入觀音公社,1959年析建紀家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25公里。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詳細]
新盛鄉 511123208 19km2  犍為縣轄鄉。1933年建新盛鄉,1958年屬羅城公社,1959年析建新盛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22公里。面積19平方公里,人口0……[詳細]
壽保鄉 511123209 37km2  犍為縣轄鄉。1929年名壽保鄉,1958年并入定文公社,1959年分出建壽保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24公里。面積37平方公里,人口……[詳細]
舞雩鄉 511123210 39.6km2  犍為縣舞雩鄉距縣城10公里,幅員面積39.6平方公里,背靠213國道,犍羅公路(二級水泥路)橫貫全鄉,交通便利。全鄉轄9個行政村90個村民小組和一個社區……[詳細]
下渡鄉 511123211 40km2  犍為縣轄鄉。原為東興鄉,1952年分建下渡鄉,1956年楊家鄉并入,1958年并入新城公社,1959年析建下渡公社,1984年復置下渡鄉。位于縣境東部,……[詳細]
玉屏鄉 511123212 42km2  玉屏鄉于犍為縣城東面,距縣城11公里,犍榮公路橫穿全境,屬淺丘地帶,幅員面積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280畝,其中田5960畝。土4320畝。所轄10……[詳細]
岷東鄉 511123213 23km2  犍為縣轄鄉。1949年為平安鄉,1956年岷東鄉并入,1958年并入石溪公社,1959年析建岷東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0公里。……[詳細]
塘壩鄉 511123214 39km2  犍為縣轄鄉。1949為安全鄉,1952年析建塘壩鄉,1956年向坪、唐家2鄉并入,1958年并入新城公社,1959年析建塘壩公社,1984年置塘壩鄉。位……[詳細]
馬廟鄉 511123215 44km2  馬廟鄉位于犍為縣西南23公里,幅員面積44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1個社區,72個組3003戶10412人,有黨支部14個,黨員295人。有九年一貫制學……[詳細]
公平鄉 511123216 43km2  犍為縣轄鄉。1949年名公和鄉,1950年屬龍孔鄉,1951年析出建平等鄉,1958年屬龍孔公社,1959年析建平等公社,1984年復置平等鄉,1985……[詳細]
伏龍鄉 511123217 24km2  犍為縣轄鄉。1951年名勞動鄉,1958年并入觀音公社,1959年析建伏龍公社,1984年置伏龍鄉,1992年黃桷鄉并入。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7公里。面……[詳細]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犍為縣隸屬四川省樂山市,是樂山市第一大縣,位于川西平原西南邊緣,地處北緯29°1'2”至29°27'47”東經103°43'35”至104°11'48”。北鄰樂山市中區,東連四川省工業基地宜賓、自貢兩市,南接馬邊河和金沙江經濟開發區。面積1375.4平方公里,轄12鎮、18鄉,人口58萬。
    犍為屬于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為17.5℃,無霜期長達333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141.3毫米,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957.9小時。
    縣境內地形地貌多樣,壩、丘、山皆具,以丘陵為主。地勢東北、西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1047米,最低海拔308米。     縣域土地總面積205.3萬畝,其中耕地面積75萬畝,林地面積50萬畝,水域面積10.5萬畝。縣境內水系發達,以岷江、馬邊河為主干,大小河流30條,總長1227公里。
    現已探明礦藏20余種,主要有煤、鹽、石灰石、石英砂、高嶺土、紅頁巖、地熱溫泉、天然氣、砂金、石膏等。
    犍為縣是樂山市第一農業大縣,動植物品種繁多,擁有桫欏、楨楠、銀杏等珍惜植物,其中桫欏6萬余株,被譽為“恐龍時代活化石”。紫膠、白臘、曬煙、茉莉花、原料竹等經濟作物也非常豐富,被列為中國名曬煙縣,紫膠產量位居全省之冠。動物以畜、禽、水產品為主,“鐵山豬”、“犍為水牛”省內外馳名,年出欄生豬60萬頭,已成為全國瘦肉型豬生產基地,四川省商品牛基地,豬、牛、羊肉總產量名列全國縣(市)第8位。
    犍為縣現已形成茉莉花、生姜、紫膠、黃梔子等生產加工基地,60萬畝林竹基地建設正在開展。現已擁有5萬畝茉莉花基地及5000噸花茶加工能力,犍為花茶享譽川內外;犍為“麻柳牌”白姜、黃姜種植3.5萬多畝,年產鮮姜9萬多噸,干姜2000余噸,年產干姜黃5000余噸,姜黃素含量≥3.0%,總姜黃油含量≥8.0%;紫膠、黃梔子已形成2萬多畝種植基地。
    犍為縣采用火電、水電相結合,形成裝機容量達20萬千瓦,集發、供、用、管、建為一體,并與四川省電力主網相連接,充分保證各行各業發展用電需要。外來招商項目用電比省、市大網同行業同企業電價優惠0.08元/kwh。
    縣內岷江河段及馬邊河段水能總蘊藏量72萬KW,尚有71.7萬KW水能可供開發,目前,岷江河段擬建龍溪口電站和犍為電站已列入省電站開發規劃內,項目規劃、論證等前期工作正在抓緊進行。
    犍為縣旅游資源豐富,其中,新民溫泉具有水溫高(90℃)、水量大(1000m³/天)、水質好(深層地熱水,凈化度高)、礦物質含量豐富(富含k+、Ca+、Mg+、Cl-、So42-等多種礦物質)。該溫泉的開發利用價值潛力十分巨大。就其產量來說,是國內深層地熱水開發利用的第一口井。建于明代的犍為羅城古鎮,布局奇異,被譽為“山頂一只船”,坐落在縣城的犍為文廟規模宏偉,至今尚在運行中的蒸汽式嘉陽小火車全國罕見,同興桫欏湖公園、泉水溶洞等旅游資源豐富。
  自然地理
    縣境內地形地貌多樣,壩、丘、山皆具,以丘陵為主。地勢東北、西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1047米,最低海拔308米。
    犍為屬于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為17.5℃,無霜期長達333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141.3毫米,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957.9小時。
    礦產資源
    現已探明礦藏20余種,主要有煤、鹽、石灰石、石英砂、高嶺土、紅頁巖、地熱溫泉、天然氣、砂金、石膏等。
    1、原煤:原煤儲量約1.25億噸,已劃撥儲量8680萬噸,主要分布在芭溝鎮、泉水鎮、石溪鎮、馬廟鄉、同興鄉、雙溪鄉、塘壩鄉、岷東鄉、羅城鎮、熬家鎮、南陽鄉、金石井鎮等12個鄉鎮。現有煤礦51戶,主采K3、K6、K7、K9、K10五種煤炭,年產煤250多萬噸,發熱量均在5000大卡以上,屬于優質原煤,有“川南第一煤”之稱,1997年被命名為“全國重點產煤縣”。
    2、鹽鹵:已探明的威西鹽礦地跨樂山、自貢兩市,南起樂山市犍為縣金石井鎮,東至自貢市榮縣雙古、觀音之間,西界樂山市井研縣馬踏附近,北抵井研縣高鳳一帶。礦體南北長35公里,東西寬25公里,總占地面積719.7平方公里,總儲量174.6億噸,其中樂山市犍為縣羅城鎮一帶,處于威西鹽礦的富集地帶。在犍為縣境內南陽、羅城、敖家等地的儲量約60億噸,礦層厚度4.5—44.5米,巖鹽質優,含NaCl平均98.67%,具有很高的開采價值。
    3、建陶:犍為縣具有50年的建陶生產歷史,是全省最早生產建筑陶瓷產品和全省重點建陶生產地區之一,縣境內具有儲量豐富、品質較好的粘土、紅頁巖、石英砂等資源,可采儲量高嶺土5000萬噸,主要分布在縣內30個鄉鎮;石英砂5500萬噸,主要分布在羅城鎮、石溪鎮、塘壩鄉等鄉鎮;石膏3800萬噸主要分布在泉水鎮;紅頁巖150億噸,主要分布在玉津鎮、清溪鎮、新盛鄉、公平鄉、大興鄉、龍孔鎮、新民鎮、孝姑鎮、塘壩鄉、榨鼓鄉、紀家鄉、下渡鄉等12個鄉鎮。
    4、天然氣:犍為縣境內具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麻柳場氣田,該氣田橫跨九井鄉、新民鎮、鐵爐鄉、榨鼓鄉等鄉鎮,自1975年蜀南氣礦鉆第1口井(麻1井)以來,截至目前,已累計打井18口,獲氣井12口,日供氣達150萬立方米。經多年勘探開發,現已探明該縣天然氣儲量150億立方米,甲烷含量達95%以上,不含硫、不含水,是全國罕見的優質天然氣,具有較好的勘探開發前景和投資價值。
    5、石灰石:我縣石灰石遠景儲量10億噸,主要分布在泉水鎮,羅城鎮、壽保鄉、定文鎮、塘壩鄉、金石井鎮等地,其中:泉水鎮儲量達2億噸,含CaO平均52.71%,MgO平均1.97%,SiO2平均3.57%,Al2O3平均1.42%,Fe2O3平均0.59%。
    農林、畜牧資源
    犍為縣是樂山市第一農業大縣,動植物品種繁多,擁有桫欏、楨楠、銀杏等珍惜植物,其中桫欏6萬余株,被譽為“恐龍時代活化石”。紫膠、白臘、曬煙、茉莉花、原料竹等經濟作物也非常豐富,被列為中國名曬煙縣,紫膠產量位居全省之冠。動物以畜、禽、水產品為主,“鐵山豬”、“犍為水牛”省內外馳名,年出欄生豬60萬頭,已成為全國瘦肉型豬生產基地,四川省商品牛基地,豬、牛、羊肉總產量名列全國縣(市)第8位。
    犍為縣現已形成茉莉花、生姜、紫膠、黃梔子等生產加工基地,60萬畝林竹基地建設正在開展。現已擁有5萬畝茉莉花基地及5000噸花茶加工能力,犍為花茶享譽川內外;犍為“麻柳牌”白姜、黃姜種植3.5萬多畝,年產鮮姜9萬多噸,干姜2000余噸,年產干姜黃5000余噸,姜黃素含量≥3.0%,總姜黃油含量≥8.0%;紫膠、黃梔子已形成2萬多畝種植基地。
    能源情況
    犍為縣采用火電、水電相結合,形成裝機容量達20萬千瓦,集發、供、用、管、建為一體,并與四川省電力主網相連接,充分保證各行各業發展用電需要。外來招商項目用電比省、市大網同行業同企業電價優惠0.08元/kwh。
    縣內岷江河段及馬邊河段水能總蘊藏量72萬KW,尚有71.7萬KW水能可供開發,目前,岷江河段擬建龍溪口電站和犍為電站已列入省電站開發規劃內,項目規劃、論證等前期工作正在抓緊進行。
  歷史沿革
    犍為縣歷史悠久,人居環境優越。自漢武帝建元六年“開西南夷”置犍為郡以來,犍為就載入了中國史冊, 隋文帝開皇三年,沿襲郡名犍為。此后雖經歷了數次郡治的轉移和伸縮,但郡名“犍為”一直保留下來,至今已有1416年。
    犍為縣歷史悠久,人居環境優越。自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135年) “開西南夷”置犍為郡以來,犍為就載入了中國史冊, 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沿襲郡名犍為。
  風土人情
    走人戶
    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年節或婚嫁、新居落成 等情況。都要到親戚家串門探望,稱為走人戶。屆時,一般要帶上豬肉、 點心、酒等禮物,穿上平時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款待。
    春倌說春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后。舊時的春倌頭 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現在的春倌,裝 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爬山涉水,走鄉串 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說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制 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束后,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拜把子
    舊時漢族社會交際習俗。又稱結盟、結拜、換帖等。流行于四川各 地。基于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 方式結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系。
    送節禮
    漢族交際習俗。流行于四川和地。民間凡遇春節、端午、中秋等重 大節日,嫁出去的女兒攜女婿,分家另過的兒子攜媳婦,帶上禮物回家 拜望父母。親朋好友之間也在上述節日期間互相拜節送禮。該習俗現仍 流行,只是所送禮物隨時代發展已有變化。
    學三年跟三年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于四川各地。舊時投師學藝一般需三年時間。 按習俗,三年之中,師傅只管徒弟伙食,會給少量衣鞋錢和剃頭錢,不 給工錢,徒弟出工得的工錢也歸師傅。三年期滿后,許多徒弟還要跟三 年才能獨立謀生。這三年里,徒弟相當于半個工人,有一定收入。
    辦出師酒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技師學藝滿三年后,如果所學技 術已過關,征得師傅同意,便可“出師”。屆時,徒弟要大辦“出師酒”, 請行內有名氣的人來參加,祭祀行業祖師神,酬謝師傅的教藝之恩。徒 弟給師傅叩頭,送給師傅衣帽鞋襪;師傅退還投師文約,對徒弟說此些 祝愿的話。按規矩,無錢謝師、未辦出師酒的,不能算出師。
    隔代同姓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于犍為縣羅城、定文、壽保等鄉鎮。這一帶張 姓和吳姓中,保留著隔代同姓的習俗。為了使香火不斷,便采取了隔代 同姓的辦法。
    蒙格
    彝族社會習俗,家支作出重大決定的會議。一般一年召開一次,如 無重大事件發生,可幾年召開一次。有傳統的會址,開會多選在家閑時 的虎月和免月。 生活中一但發生人命糾紛等事件,受害者家屬便帶上一壇酒到本支 系中信得過德谷(有威望的人)家中陳述情況和要求。這個德谷又帶上 酒到其他德谷那里陳述,表明自己的看法。最后,由家支中最有影響的 德谷們互相協商,決定是否召開家支大會。屆時,全體家支成員,不分 男女老少、貴賤賢愚,一律帶上干糧,自行趕到-地點。每個支系由 德谷帶領坐在一起,支系之間留出一條通道,以便人員進出,也便于區 分。按習慣,會議由家支中最有威信的德谷或頭人主持。他講完主要議 程后,所有成員都可以發表意見。接著,各支系分組計論,然后各支系 德谷集中起來開小會,統一意見。最后,主持人公布會議作出決定,宣 布會議結束。蒙格人出的決定,家支成員有執行的義務。
    牽牲見客
    彝族交際習俗。彝族待客,根據客人在社會上的地們而分別宰殺不 同的牲口:貴客殺牛,次者殺豬羊,一般客人殺雞。不管宰殺什么牲口, 都一定要等客人進門后,將牲口牽致電客人面前讓客人看過然后才宰殺, 以表明牲口絕非死物或偷來的。
    俄加
    彝語音譯,意為分家儀式。同一男性祖先的血緣紐帶組成的若干房, 經過十代左右的繁衍,可分衍成互相攀親的獨立血族團體,即家支。家 支獨立時,需舉行此儀式。屆時,須請巫師念經作法,宰牲祭祖,并將 分出的支系祖先的靈牌從原來的巖洞中供奉。
    相幫
    彝族社會習俗。凡遇造房蓋屋、婚喪嫁娶等情況,親朋好友和左鄰 右舍千都樂于從人力物力上予以幫助、接濟,有的甚至不請自到,不計 報酬。主人家一般只供飯食,不付工錢。
    吉縮
    彝族交際習俗。彝語音譯,意為回避。按傳統習慣,媳婦和公公、 大伯及丈夫的叔叔、伯伯之間都要回避,以示互相尊重。凡需相互回避 的人,平時坐、立、行走都要保持一定距離,不能面對面坐在一起,不 能使用粗俗語言,身體各個部位不能有任何接觸,即使身上的披氈也不 能挨擦著。雙方在路上相遇,媳婦應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對方走后再走。 如其中一方正忙著,沒有發現另一方正走來,另一方應遠遠繞開。實在 繞不開時,應咳嗽一聲,以引起都對方注意,及時回避。媳婦不能當著 應回避的人梳頭,如果在梳頭,突然發現對方走來,應趕緊用披氈把頭 蒙住,否則就是失禮。
    縮爾
    彝族交際習俗。為彝語音譯,意為解除回避。如媳婦與需要回避的 長輩沒能回避開被視為失禮。一旦失禮,須于當晚舉行此儀式解除回避。 屆時,媳婦要帶上酒到長輩家中,在至親好友的見證下,恭敬地給長輩敬一碗酒,電報聲明自己絕非有意失禮,以求得諒解和安撫。同時,當眾宣布解除回避,從此雙方可不再回避。
    鉆牛皮
    彝族社會習俗。舊時在冤家械斗后和解、兩支以上家支聯合對敵、 訂立彝漢互保條約等場合舉行的一種盟誓儀式。該儀式十分隆重重,常 有成千上萬的人參加。 飲雞血酒 彝族交際習俗。把酒倒進碗里,將一只大公雞當場殺死,將血滴入 碗中,雙方或多方一齊舉碗發誓,一飲而盡。據說,飲了此酒,便必須 信守誓言,否則將受到神靈的懲罰。
    獻哈達
    藏族交際習俗。哈達,藏語音譯,是一種象征吉祥的白色麻紗巾。藏 族人每遇朝拜佛像、婚喪節慶、拜會尊長、朋友相見或分別時,都要敬獻 哈達。根據對象和場合的不同,敬獻哈達的方式也不同。向客人獻哈達時, 必須用雙手捧著,將雙疊楞邊對著客人:向大-獻哈達時,必須彎腰低 頭90度,雙手將哈達捧過頭頂,獻于大-的座前;向長輩和一般-獻 哈達時,同向大-獻哈達相似,但彎腰不必那么低;向同輩人獻哈達, 只須將哈達送到對方手中或腕上即可;對小輩或下屬,可將哈達搭在對方 肩上。敬獻哈達常常是雙方的行為,后獻哈達一方也可將收到的哈達回敬 給對方。
    扎西德勒
    藏族交際習俗。藏語音譯,意為吉祥如意。每逢重大節日或喜慶場合, 男女老少見面,都要互道“扎西德勒”以示祝賀。 打轉 藏族交際習俗。意為互相交換。人們常用自己多余的東西,如牧區百 姓與農區百姓之間便常交換酥油和糧食。舊時在一些地方,該習俗被頭人 利用來剝削百姓,他們將一些小東西送至百姓家,強迫百姓回送大量的糧 食和牛羊等。
    缺日
    藏族社會習俗。又稱兇日。藏族人習慣以日分吉兇,每月一、三、十五等日為不祥之日,在歷書中將其列為兇日削去不列,故稱。每逢缺日, 不婚嫁,不外出朝山拜佛,許多事情都不能做。
    相見先問姓
    苗族交際習俗。青年男女之間第一次見面,按規矩首先應問清對方的姓。若雙方同姓,以兄妹、姐弟相稱,以禮相待,不能戲謔、對歌和跳舞。 若不同姓,可以戲謔和唱歌跳舞。但如要考慮向對方求愛,末修眉才可用言語歌聲探情示愛。
    打轉
    苗族交社會俗。苗族男子喜歡佩刀。生下男孩后,父母和親友要準備 一塊與孩子體重相等的鐵埋于地下。以后,男孩的每年生日,將鐵挖起來 鍛打一次。孩子長到16歲時,將此鐵打成苗刀,佩在身上。
    母系家庭
    摩梭人社會習俗。流行于鹽源縣瀘灑湖畔。家庭以女性為中心組成,包 括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親及其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及姨兄弟姐妹、姐妹 們的子女等,一般二至四代。男子在家里的身份是舅祖、舅舅、兄弟、母親 的兒子或舅舅的外甥。家長由年長或能干的婦女擔任,婦女在生產、生活中 起支配作用。
  經濟概況
    縣國內生產總值13.15億元,比1996年增5.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87億元,增2.3%;第二產業增加值3.48,增4.7%;第三產業增加值3.8億元,增10%。縣屬工業總產值10.47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6.35億元,總收入6.7億元。糧食總產量達24.66萬噸,凈增6,600噸,增2.75%;出欄肥豬51.15萬頭。社會商品零售額7.28億元,增14.3%。公路運輸客運量832萬人次,貨運量302萬噸。郵電業務總量1574.5萬元,增24.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3,123萬元,增9.5%,其中:基本建設投資21,888萬元增29.3%。財政收入1.17億元,增10.27%;財政支出1.07億元,增12.58%。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犍為成為一個農業大縣。犍為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商品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秸稈氨化養牛示范縣、全國畜牧科技示范縣、四川省速生豐產林基地縣、商品牛生產基地、荔枝和龍眼重點生產縣。糧食生產以水稻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柑桔、白臘、紫膠、巨桉、花生、黃白姜、茶葉、油菜籽、煙草、甘蔗等。紫膠產量居全省之冠;“鐵山豬”、“犍為水牛”馳名省內外,近年來,通過改善農業基礎條件、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建成了茉莉花、水果、蠶桑曬煙等十大“兩高一優”農產品基地。全縣農業正由傳統型向資源綜合開發型快速轉變。
    犍為工業進入八十年代以后,通過調整工業結構和布局、深化企業改革、加大科技投入,犍為縣工業迅速發展,初步形成了以“三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為龍頭、門類齊全、特點突出的工業產業,能源、制藥、機械、建材、輕化等行業優勢明顯。是國家計委、煤炭部確定的“全國重點產煤縣”。近年,有14戶企業被評為省級先進企業,2戶企業產值、銷售超億元,稅利超千元,進入省“小巨人”企業行列,5戶企業進入國家中型企業行列。工業經濟已成為全縣經濟的支柱和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全國與犍為縣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环江| 任丘市| 陇南市| 大兴区| 如东县| 灵石县| 满城县| 庆城县| 洛阳市| 绥滨县| 哈密市| 新泰市| 明水县| 云阳县| 龙门县| 陕西省| 闵行区| 昭通市| 包头市| 兴国县| 怀柔区| 清水河县| 阜平县| 旅游| 阿拉善右旗| 神农架林区| 石阡县| 玉树县| 华宁县| 九龙坡区| 伊宁县| 文昌市| 连州市| 金门县| 长泰县| 天津市| 林芝县| 池州市| 南江县| 宜兴市| 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