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簡介 | |
源泉村 | 源泉村距離沙井鄉政府駐地2.5公里,總面積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45畝,全村轄十二個村民組,主要以漢、苗、彝族大雜居,總人口2091人,主要經濟作……[詳細] |
熊洞村 | 熊洞村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45畝,其中水田面積230畝,轄9個村民組。全村漢、苗、仡佬、彝族同胞臨河而居,總人口1758人,全是農業人口,盛……[詳細] |
元慶村 | 元慶村坐落沙井集鎮東南面,距沙井鄉政府駐地7.5公里,東是熊洞村,南是新合、新慶,西接大元、中大村,北臨紅楊、源泉村,有通村公路8公里。全村面積6平方公……[詳細] |
紅楊村 | 紅楊村離沙井鄉政府駐地4.9公里,轄11個村民組,總人口2120人,其中農業人口2118人,非農業人口2人,由漢、苗族組成,總面積4.02平方公里,耕地……[詳細] |
新合村 | 新合村總面積4.4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18畝,其中水田191畝,全村轄8個村民組,共1741人,其中農業人口1709人,非農業人口32人,由漢族,苗族……[詳細] |
新慶村 | 新慶村距沙井鄉政府駐地8.5公里,全村總面積4.3平方公里,有448戶1548人,其中農業人口1547人,非農業人口1人,由漢族、苗族組成,耕地面積16……[詳細] |
中大村 | 中大村轄11個村民組,總人口2120人,其中農業人口2118人,非農業人口2人,由漢、苗族組成,總面積4.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25畝,其中水田20……[詳細] |
菜河村 | 菜河村位于沙井鄉西南面,距鄉政府駐地8公里,是一個以漢、苗、彝、仡佬族等民族聚居的村寨,全村轄11個村民組,687戶,2549人。全村總面積8.17平方……[詳細] |
石林村 | 石林村距沙井鄉政府駐地10公里,全村總面積2.93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900畝。總人口1468人,其中農業人口1464人,非農業人口4人,由漢族、苗族、……[詳細] |
金山村 | 金山村總面積6.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18畝,其中水田300畝。全村農業人口1983人,農業人口35人,由漢族、彝族、苗族、仡佬族組成。 ……[詳細] |
柏林村 | 柏林村總面積5.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18畝,其中水田98畝。全村人口1743人,農業人口1741人,非農業人口2人,由漢族、苗族組成。 ……[詳細] |
觀音洞村 | 觀音洞村距離沙井鄉政府駐地1.5公里,全村總面積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60畝,共726戶,總人口2586人,農業人口2583人,非農業人口3人,由……[詳細] |
金化村 | 金化村總面積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00畝,總人口2613人,由漢、彝、仡佬族組成,全村轄10個村民組,在鄉黨委、政府的帶領下,本屆村兩委班子成員帶……[詳細] |
井泉社區 | 井泉社區位于沙井鄉政府駐地,總面積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10畝,總人口2813人,由漢、彝、仡佬族、苗族組成,全村轄12個村民組,在鄉黨委、政府的……[詳細] |
民豐村 | 民豐村位于離沙井鄉政府所在地3.2公里,全村總面積5.1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1420.1畝,全村轄14個村民組,總人口1735人,屬于多民族聚居村,居住……[詳細] |
金寨村 | 金寨村距沙井鄉政府駐地9公里,全村轄4個村民組,總面積6.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23畝,總人口1719人,其中農業人口1714人,非農業人口5人,由漢……[詳細] |
黃泥村 | 黃泥村距離沙井鄉政府所在地3.5公里左右,東與民豐村接壤,南于沙井村交界,所轄14個村民組,總人口為1759人,全村耕地面積2019畝。 集居有苗……[詳細] |
青巖村 | 青巖村是一個貧窮而偏遠的山村,在這個村莊四處環山,全村總人口數1601人,其中農業人口數1600人,非農業人口數1人,主要民族組成是由漢族、彝族、苗族組……[詳細] |
營哨村 | 營哨村距沙井鄉政府駐地2.5公里,全村總面積6.9平方公里,有648戶2746人,其中農業人口2725人,非農業人口21人,由漢族、苗族、彝族組成,耕地……[詳細] |
大元村 | 大元村總面積5.0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00畝,其中水田273畝,總人口2447人,農業人口2442人,非農業人口5人,由漢族、彝族、苗族組成,全村轄……[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沙井苗族彝族仡佬族鄉位于黔西縣城西南面,周邊與本縣的金碧鎮、五里鄉、羊場鄉接壤,與織金縣的大坪鄉、官寨鄉、八步鎮、納雍鄉隔河相望,鄉政府駐地距縣城26公里,距省城101公里。鄉所處區域坐標為東經105053/一106000/,北緯26046/一26054/,海拔1220米一1649米,地形多樣,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屬于典型喀斯特巖溶地貌地區。全年氣候溫潤,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油菜、辣椒等,尤其是烤煙最為突出,是全縣烤煙主產鄉鎮之一。全鄉轄20個行政村,243個村民組,8824戶,38012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0800人,占總人口的28.4%。沙井鄉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鄉,居住著漢、苗、彝、仡佬、布依、白、穿青、蒙古8個民族。全鄉總面積118.1平方公里,原有耕地面積32388畝(其中水田2700畝),退耕還林5830畝,現有耕地26558畝。野生植物資源豐富。我鄉有豐富動植物資源,尤其是優良的中草藥資源,如天麻、五倍子、土靛(板蘭根)等,有柑桔、核桃、板栗等經果林。鄉內有宜林宜牧場32555畝,還有規模較大的井中林業基地,面積6000多畝,據初步測算產值在500萬元以上。地礦資源存儲量高。我鄉境內的地下礦產資源有煤礦、硫鐵礦、高嶺土等,尤其是煤礦的儲量最大,達兩億噸以上,有羊耳、高坡、井中、隴坤幾大煤區,還有正在堪測的羅都煤礦區,據資料介紹,儲量達5~6千萬噸。隨著西部大開發“西電東送”戰略的實施,煤礦資源的開發將成為我鄉一項主要的支柱產業。歷史文化悠久。在距鄉政府駐地1.5公里的觀音洞村,有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觀音洞,據專家考證,該文化遺址屬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比北京周口店地區的類人猿文化遺址還早。在東風湖上游的尖山、荷葉、陳家灣等地,是風景綺麗的旅游勝地;鄉北部的“官寨”、“泡木沖”一帶尚有明代土目彝族安氏的衙院殘址。從我鄉菜河村的龔家渡等渡口乘船過河,不到5公里,便可到達聞名全世界的風景名勝區——織金洞。我鄉少數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情,每逢民族節日,各族群眾都穿上節日的盛裝,舉行各種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最為隆重的有苗族的“打鼓節”、“花坡節”,彝族的“火把節”,仡佬族的“三月三”,布依族的“六月六”等。.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