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縣西田各莊鎮小水峪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10228102 | 身份證前6位:110228 |
長途區號:010 | 郵政編碼:101500 |
隸屬政區:西田各莊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京 | |
小水峪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小水峪村
小水峪村位于西田各莊鎮西部,距縣城15公里,因地處山前小山水河谷地,故名小水峪,明代成村。全村共有214戶、534口人,村域總面積8.96平方公里。
村內自然風景優美,旅游資源豐富。山谷間的小水峪水庫,蓄水量約9萬立方米,水深約22米,清澈碧綠,波光粼粼,水中魚兒成群,水邊綠樹成蔭。村北側有明代永樂年間古城堡遺跡一座,堡內有古槐樹六棵,大廟一座,據考證為地藏王菩薩廟。古城西門20米處有供奉山神的小廟遺址,同樣有幾棵古槐守護在山神廟西側。村西有遼金時代民間瓷窯遺址。該村計劃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以山水青青度假村為中心,發展觀光、采摘、垂釣、餐飲為一體的休閑觀光農業帶,帶動民俗旅游的發展。
2006年,小水峪村大力推進文明生態村建設,硬化街道1.5萬平方米,安裝路燈80盞,方便了村民出行;壘砌主街道兩側花墻1800米,栽植楊樹等樹木及菊花、茉莉、玉蘭等花草共8萬余株,美化綠化了環境;為豐富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新建健身公園一處;為保證村民的飲用水衛生,新建水塔一座,鋪設主管道3200米,對全村進行統一供水;全村進行無害化改廁,推廣安裝使用太陽能、節能吊炕等清潔能源。村民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當年實現人均純收入6500元,被評為市級文明生態村。
皇兒寺的傳說
小水峪村北山9公里處,有一座名為“皇兒寺”的寺廟遺址。關于皇兒寺,還有一段小故事呢。
據說,在隋朝時,一位皇子體弱多病,很受皇帝的憐愛。一天,皇子脖子上長了一個“大影袋”(甲狀腺病,俗稱“大脖子病”)。皇帝非常著急,請了很多的名醫來為皇子治療,但醫生們對這個病都束手無策。就在大家正要放棄時,一個老和尚出現了,他稱能治好皇子的病。老和尚領皇子到了小水峪村北山,每天帶他采食這座山上的野果、野山椒、野黑豆及各種中草藥,喝山上的泉水。兩年后,皇子脖子上的“大影袋”逐漸消失了。為報答老和尚的恩德,皇子在此山上建了一座寺廟,并剃度為僧。“皇兒寺”由此得名。后來,傳說十里八鄉如果有誰的脖子上長了“大影袋”,都會到這個寺廟來燒香拜佛,取水潤腸、采藥治病,一時間香火很是旺盛。
古城堡
始建于明代永樂年間的方形城堡(“文革”前后城墻被拆)位于小水峪村北,為當時的守口駐兵之處,現存千年古槐樹七棵,周邊城墻保存完好,城堡內基本上是原有居民。這里原建有大廟一座,據考證為供奉觀音菩薩佛像之用,清朝末年,重新翻新修建,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鬼子的炮彈炸壞大廟的西耳房,后又毀于“文革”。現古廟遺址上一棵千年國槐仍頑強地守護著古寺佛光和古村遺風。
古城堡西門口20米處有供奉山神的小廟遺址,同樣有幾棵古槐,雖然它們歷經滄桑,樹身已老態龍鐘,卻依然枝繁葉茂,生機勃勃。
瓷窯遺址
小水峪瓷窯遺址位于小水峪村西1公里,占地約2000多平方米,因歷史原因,現僅有300多平方米保存較好。1981年,經北京市專家實地勘查,發現此古窯分布較密集,均為小型瓷窯。窯口直徑1米左右,深不足3米,以木炭、山柴為燃料。經過市文物部門鑒定,這里主要燒制白瓷,也有青釉瓷和褐釉瓷,偶見綠斑釉和開片,燒制工藝為疊燒,僅見刻花仰蓮紋一種花紋裝飾。燒制器物主要有碗、壇、缸類。其胎質灰白,多含有雜質。從瓷片分析,應為遼金時代民間瓷窯址,且具有北方民窯特點。1983年9月,小水峪瓷窯址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宗倩 關勝利陳海英/文 參考資料:《密云縣地名志》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