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縣西田各莊鎮墳莊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10228102 | 身份證前6位:110228 |
長途區號:010 | 郵政編碼:101500 |
隸屬政區:西田各莊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京 | |
墳莊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墳莊村
墳莊村屬西田各莊鎮所轄行政村,位于鎮域中部,距縣城9.3公里,明代成村。全村共有300戶、732口人。村域總面積為3.77平方公里,以農業為主導產業。現有耕地958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花生等。近兩年栽植柏樹、核桃樹、杏樹等樹種10000株。2009年人均收入9373元。
墳莊村從2007年開始硬化村內街道40條,近20000平方米,對村內進行綠化美化栽植花草樹木2000棵,壘砌花墻2000余米。建占地800平方米的健身公園2座,為村內安裝路燈300盞,安裝太陽能熱水器276臺,進行無害化廁所改造300戶。
歷史上曾改名三次
明朝中期,現墳莊一帶強盜、土匪猖獗,經常到附近的一些村莊去搶掠,由于這里地勢偏僻且較為隱蔽,強盜們把搶來的東西拿到這里進行分贓,從此這個村就被人們叫做“分贓莊”了。到了清朝時期,村名們覺得這個名字叫起來不好聽,為了掩飾強盜們犯下的惡行,便把這里改名為“汾莊”。民國初年又改名為“墳莊”,這村名的來歷也是有根據的。據說村西曾經有一座墳墓,是和親王弘晝的墳,弘晝是清朝雍正皇帝之子、乾隆皇帝之弟,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享年59歲,他死后便埋葬于現墳莊一帶。不幸的是在1937年,路過密云境內的八十三軍將王爺墳盜發,為了炸開地宮頂部,扔了很多顆手榴彈。而今,弘晝的墳墓只片未存。據傳,當時不少看墳戶也居住于此,在這里繁衍生息,久而久之,這里就被叫做墳莊了。
核桃曾為清宮貢品
在密云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西田各莊的小棗、黃土坎的鴨梨、墳莊的核桃好剝皮”,由此看來墳莊的核桃早已是名聲在外。這里的核桃樹最早生長于明朝中期,歷史悠久,清代曾是清宮貢品。為什么這里生長的核桃好吃呢?原因在于墳莊村地處燕山腳下,土層深厚,土壤屬石灰巖沙化而成,含氮、磷、鉀、鐵等元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強,適宜核桃栽培,這里的核桃個兒大皮薄兒,手拿兩個核桃輕輕一擠,就能把皮擠破,并且嚼起來香脆適口,過夏不生蟲,不跑油,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目前,墳莊村有核桃樹30000多棵,占地1000畝。其中樹齡在300年左右的核桃樹有50余棵,150年以上的40棵,百年樹齡以上的100多棵,年產核桃40000公斤,近兩年遠銷日本、韓國等國家。
006年,墳莊村成立了墳莊千畝核桃合作社,入社會員達200余戶,為了使核桃樹長得好,村合作社經常組織果農們培訓,讓果農們了解和掌握更多關于核桃幼樹修剪、嫁接、老樹更新等種植技術,這樣一來轉變了果農們的種植觀念,提高了他們的市場意識,同時也調動了他們種植、管理的積極性。現在,畝產核桃550公斤,戶均收入4000余元。
張珊珊 席鐵全/文
全國與墳莊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