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江西撫州南豐縣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61023身份證前6位:361023
長途區號:0794 郵政編碼:344000
隸屬政區:撫州行政級別:縣
車牌號碼:贛F轄區面積:1909.28km2
人口數量:約27.79萬人人口密度:146人/km2
行政區劃:琴城鎮 太和鎮 白舍鎮 市山鎮 洽灣鎮 桑田鎮 紫霄鎮 三溪鄉 東坪鄉 萊溪鄉 太源鄉 傅坊鄉
南豐縣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行政代碼 面積簡介
琴城鎮 361023100 72.5km2  琴城鎮地處縣城,是馳名中外的“中國蜜桔之鄉”__南豐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7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380畝,其中水田面積3814畝,旱地面……[詳細]
太和鎮 361023101 198.7km2  太和鎮位于南豐縣東南部,距縣城22公里,鎮域面積198.7平方公里,總戶5600戶,人口2.3萬人,其中城鎮居民573人;黨員有628名,其中機關黨員1……[詳細]
白舍鎮 361023102 333.5km2  白舍鎮位于江西省南豐縣南部偏西,是南豐縣的南大門,毗鄰廣昌縣,是兩縣五鎮一鄉的交匯中心,昌廈一級公路穿境而過。白舍鎮“未置縣之先有鎮”,自古為通粵必經之……[詳細]
市山鎮 361023103 107.11km2  洽灣鎮位于南豐縣東北近郊,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9公里,東連東坪鄉,南與萊溪鄉接壤,北鄰南城縣上塘鎮,西與南豐縣琴城鎮、南城縣里塔鎮隔江相望,總面積107.……[詳細]
洽灣鎮 361023104 107.11km2  洽灣鎮位于南豐縣東北近郊,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9公里,東連東坪鄉,南與萊溪鄉接壤,北鄰南城縣上塘鎮,西與南豐縣琴城鎮、南城縣里塔鎮隔江相望,總面積107.……[詳細]
桑田鎮 361023105 102.38km2  桑田鎮位于縣境中部偏東、東鄰太源鄉,南連太和鎮,西接白舍鎮、琴城鎮,北靠萊溪鄉。面積10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834畝,其中水田21209畝;全……[詳細]
紫霄鎮 361023106 301.6km2  南豐縣紫霄鎮系原洽村鄉和西溪鄉合并而設立,地處縣西南部的偏遠山區,與廣昌、寧都、宜黃三縣交界,屬縣林業大鎮,境內松竹連綿,風景秀麗。   全鎮總面積3……[詳細]
三溪鄉 361023200 126.5km2  三溪鄉地處南豐縣西部,屬軍峰山區,距縣城20公里,與市山鎮、白舍鎮、紫宵鎮接壤。全鄉共有12個村委會,69個村小組,總人口10265人,總面積126.5……[詳細]
東坪鄉 361023201 96km2  東坪鄉位于南豐縣境東北角,距縣城24公里。東與黎川縣中田鄉相鄰,南與本縣太源鄉相靠,西接本縣洽灣鎮,北臨南城縣上塘鎮。全鄉面積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1……[詳細]
萊溪鄉 361023202 83.3km2  萊溪鄉位于南豐縣城東北部,屬郊區鄉、農業鄉。全鄉總面積83.3平方公里,轄10個村委會88個村小組,總人口1.7萬人,4400戶。 萊溪交通便……[詳細]
太源鄉 361023203 144.32km2  太源鄉位于南豐縣東境,東與黎川接壤,西與本縣桑田鎮相鄰,南靠太和鎮,北連東坪鄉。距縣城17公里,全鄉面積144.32平方公里,屬丘陵山地綜合地帶,地勢南……[詳細]
傅坊鄉 361023204 167.19km2  付坊鄉位于武夷山脈中段北麓,為南豐、建寧、廣昌三縣交界地。東南面與福建省建寧縣里心鎮接壤,南面與廣昌縣千善鄉毗鄰,北面與太和鎮相連。南建線貫穿全境,鄉政……[詳細]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南豐索橋夜景
  基本概況     南豐縣位于江西省的東部,撫州市南部,屬撫河流域,盱江中上游。地跨東經116°09′至116°45′,北緯26°51′至27°21′之間,南北長55公里,東西寬60公里。東靠武夷山脈,與黎川縣、福建省建寧縣毗鄰;南靠廣昌;西依云山山脈同宜黃縣、贛州市寧都縣交界;北與南城相連。
    南豐縣始建于三國時期太平二年(公元257年),當時因縣境內常產嘉禾(指一莖多穗之稻,古時視為祥瑞象征)故初名豐縣,別號“嘉禾”,但時又因徐州有豐縣,使冠以“南”字別之,稱為南豐縣。南豐設縣至今共有1700多年的歷史。全縣總面積為1909.28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14%,總人口達27.79萬人,現設7個鎮、12個鄉、1個墾殖場、175個村委會、8個居委會、1342個村民小組。
    南豐縣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蜜桔之鄉”。2003年,國務院總理-為南豐蜜桔題詞:“南豐蜜桔是金牌”,并且取得了國家原產地域保護認定和A級綠色食品證書。近幾年來,全縣不斷加大開發力度,加快推進南豐蜜桔產業化經營。全縣蜜桔種植面積達26萬畝,總產量達2.82億斤。蜜桔加工產業以飛環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蜜桔銷售以夢龍果業、果業集團為龍頭。南豐國際蜜桔節兩年一屆的舉行,擴大了南豐蜜桔的影響,提高了南豐蜜桔的知名度,使南豐蜜桔遠銷國內外市場,成為農民實現增收的主要渠道。
    2005年CCTV-7鄉村大世界 走進南豐,
    2007年CCTV-3歡樂中國行 魅力南豐。
    此外,甲魚、南豐腌菜等特色產品也名播神州。全縣主要以農業、食品工業為支柱產業
    南豐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光能豐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928.2時,具有亞熱帶濕潤氣候特點。
    南豐縣屬半山區丘陵地區,森林資源十分豐富。南豐現有林業用地136224公頃,活立木蓄積量為46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68.7%;水資源豐富,水能理論蘊藏量8.11萬千瓦。礦產資源豐富。經地質勘查和礦產普查,縣境內已知礦產有20多種,主要有瓷土、石灰石、鐵等,其中主要以瓷土、粘土儲量多,品位佳,質量好,瓷土儲量1億噸左右,粘土儲量約5000萬噸。
    南豐山清水秀,風景旖旎。旅游景點豐富:軍峰聳翠,盱水拖藍,書巖映月,金潭石佛,桔海金波,還有深山平湖、湯尾溫泉、紫霄漂流等迷人的景觀。特別是軍峰聳翠:軍峰山位于縣城西部30公里處,主峰海拔1761米,為江南巨峰,風景秀麗,令人神往,大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妙;位于本縣紫霄鎮的紫霄漂流被譽為“江南第一漂”,吸引了眾多游客。此外還有潭湖水庫,集雨面積44.3平方公里,林木蒼翠,波光粼粼,集灌溉、發電、養殖于一身,融農、牧、漁及旅游于一體,綜合開發已成規模,是旅客泛舟垂釣的好地方。
  歷史名人
    南豐人文薈萃,綿延不絕;名人志士,層出不窮;英才俊杰,彪炳史冊。這里,既孕育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還培育了江西黨團組織創始人趙醒儂;既發生過羅動天、江義、周八等領導的農民起義,也銘刻著毛澤東、-、-等革命先輩走過的光輝戰斗歷程。 據史料記載:宋代南豐有進士212名,元、明、清三代南豐有進士156人、舉人557人、武舉58人。《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南豐籍名人62名;《中國文學家大辭典》收入南豐籍文學家27人。自宋至清,南豐名人著書607種,4092卷,其中不少列入《永樂大典》及《四庫全書》。隨著經濟和教育的不斷發展,各類人才不斷涌現,燦若星辰。
    曾鞏:(1019~1083年)北宋文學家,以文章出類拔萃,文風溫醇典重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在許多地方任過地方官,他勤政愛民,公正廉明,深受當地百姓愛戴,死后被南宋理宗追封為“文定公”,后世遂稱“曾文定公”或稱“南豐先生”。
    陳宗禮:(1203~1270年)南宋文學家,官至參政知事(副宰相),一生著述頗豐,府后贈開府儀同三司盱江郡侯,謚:“文定”。
    危亦林:(1277~1347年)元代醫學家,著有《世醫得效方》20卷,是我國醫學史上著名的骨傷科專家,在國外也有相當影響。
    謝文洊:(1615~1682年)清代著名理學家,主要著作有《明學遺書》56卷,《謝程山文體》18卷,均收入《四庫全書總目》。世人稱其為“程山先生”。
    吳嘉善:(1819~1885年)近代著名外交家、數學家,所撰數學專著《長時期學廿一種》收入清朝大型數學專著《白芙堂算學叢書》。
    吳宗慈:(1879~1951年)歷史學家、著名方志學家。吳宗慈一生編寫了10余部地方志專著,為我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趙醒儂:(1899~1926年)中國0早期優秀黨員,江西革命先驅,江西地方黨團組織主要創始人,先后組織擔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南昌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長,0南昌支部書記和0江西地方執行委員會組織部長。1926年被反動軍閥殺害于南昌,時年27歲。
    江含章:(1917~ )曾任武漢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中-事科學院戰史研究部部長等職,授少將軍銜,副兵團級,1983年離休。幼時因生活貧困,15歲即輟學至南昌“源記”紗號學徒,后接受革命思想,1938年赴延安,畢業于抗日軍政大學。曾參加過著名的百團大戰、延安保衛戰、解放青海戰,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屢立戰功,榮獲三級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獨立功勛榮譽章各一枚,從一個普通的紗號學徒,逐步成長為共和國的一名將軍。
    包忠謀:(1924~ )1948年畢業于南京中央大學電機系,1948年至1951年在青島電廠、青島電業局任助理值班工程師和工會主席,1951年至1958年任水利電力工會全國委員會生產部秘書、副部長,1958年調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作,先后任科研處、教務處副處長、處長、副教務長、副校長。1978年至1981年主持完成建造同步輻射裝置的預制研究和物理設計任務,1982年獲中國科學院重大成果一等獎,1984年至1991年主持完成建造七五、八五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項目--我國第一個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1994年分獲中國科學院科學進步特等獎和國家科學進步一等獎。
    張僖(1917~ )1937年12月參加革命,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全過程。曾任中國文聯副秘書長,中國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秘書長,中國作家出版社社長,參加了歷屆全國文代會的籌備工作,并歷任大會副秘書長。 南豐人文薈萃,綿延不絕;名人志士,層出不窮;英才俊杰,彪炳史冊。這里,既孕育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還培育了江西黨團組織創始人趙醒儂;既發生過羅動天、江義、周八等領導的農民起義,也銘刻著毛澤東、-、-等革命先輩走過的光輝戰斗歷程。
  南豐交通
    南豐區位優越,交通便捷。位處于廣東、福建、浙江、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的扇形輻射面上,是連結上述三省一市的重要交通樞紐。(南)昌--廈(門)一級公路及南(豐)--建(寧)、(南)豐--杉(關)省道貫穿全境,建設中的向(塘)--莆(田)鐵路向(塘)汕(頭)鐵路南豐至梅州線及濟(南)--廣(州)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南昌僅2小時車程,至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福州、廈門等沿海大中城市僅需4--6個小時。
  經濟發展
    南豐發展提速,加快崛起。圍繞“創世界名牌果業,建綠色生態桔都”發展目標和“世界名果縣、區域明星縣、和諧發展縣”發展定位,近年來,我縣樹立并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招商引資為總抓手,大力實施“蜜桔立縣、工業強縣、開放興縣、商貿富縣、旅游活縣”發展戰略,經濟社會保持了快速、穩定、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以南豐蜜桔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優勢更加彰顯;重工、扶工、富工氛圍濃厚,工業園區日益完善和豐滿,初步形成了醫藥、化工、制衣、食品、包裝等支柱產業群,培育出桔王、桔都藥業,力山、力能、利豐化工,泰納科技、欣榮塑膠,匯源果汁、藍欣啤酒等一批龍頭企業。堅持“高水平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啟動并竣工完成了一大批亮點城建項目,縣城框架不斷拉大,桔都面貌日新月異,連續兩屆被評為全省“文明衛生城市”榮譽稱號。昌廈公路沿線10大專業市場集群建設有序推進,縣內商業網點密布,市場交易繁榮,人氣旺盛、物流活躍,閩贛兩省八縣商貿中心地位加快凸現。2007年,全縣實現國民生產總值31.7億元,同比增長14.9%;完成財政總收入2.02億元,增長43.4%,增收6112萬元;新引進工業項目17個,其中固投5000萬元以上項目7個、億元以上項目3個,實際利用縣外境內資金9.62億元、境外資金1610萬美元,分別增長25%、90.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5.05億元,增長49.4%,全省排名前移5位、達63位,工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提高1.1個百分點。2008年蜜桔種植面積較上年增長5萬畝,達50萬畝,總產量達6億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繼續保持平穩、快速增長,達6807元,較上年增長17.28%,絕對值和增幅均列全市第一,并穩居全省前列。
  行政規劃
    全縣轄7個鎮、5個鄉:琴城鎮、太和鎮、白舍鎮、市山鎮、洽灣鎮、桑田鎮、紫霄鎮、三溪鄉、東坪鄉、萊溪鄉、太源鄉、傅坊鄉。共有9個居委會、172個村委會(一說11個居委會、170個村委會)。縣人民政府駐琴城鎮。
    琴城鎮 面積:73.2k㎡ 人口:78861人 郵編:344500 代碼:361023100 
    距撫州100千米、南昌209千米。轄人民、解放、建設、倉山、桔都東、桔都西、新建路等7個居委會,富溪、橋背、大堡、下坊、水北、茅店、游軍、艾源、瑤浦、水南、楊梅、徐家邊、朝先、果園等14個村委會。
    太和鎮 面積:198.7k㎡ 人口:22777人 郵編:344505 代碼:361023101 
    轄太和鎮居委會,太和、店前、下洋、丹陽、康都、樟坊、杭山、前坊、下桐、司前等10個村委會。
    白舍鎮 面積:342.9k㎡ 人口:36369人 郵編:344511 代碼:361023102 
    轄白舍居委會,白舍、楓江、含頭、茶亭、望天、三坑、下陂、瑤陂、張家、池渡、上甘、下甘、中和、橋頭、楊林、磜下、橋口、河東、鄒坊、石源、周源、古竹、羅坊、陳坊、田東、坊坑、鄱陽、羅家、小石、磜民、珠湖、姜源等32個村委會。
    市山鎮 面積:208.3k㎡ 人口:32427人 郵編:344500 代碼:361023103 
    轄市山、西村、梅溪、考坑、官莊、官塘、坪埠、貫巢、竹源、丹壇、耀里、石謙、前山、羅溪、梓和、翠云、包坊、沙崗、陶田、胡坑、進賢、操坊、新建、熊坊等24個村委會。
    洽灣鎮 面積:107.1k㎡ 人口:16074人 郵編:344502 代碼:361023104 
    轄洽灣、上店、漿坑、上游、黃坊、石磜、長嶺、桃源、加津、西坪、黃家等11個村委會。
    桑田鎮 面積:102.2k㎡ 人口:15512人 郵編:344514 代碼:361023105 
    轄桑田、肖坊、古城、根竹、樟坑、水口、西源、荷田崗、新圩上、曾家豐、竹山下等11個村委會。
    紫霄鎮 面積:291.1k㎡ 人口:14827人 郵編:344509 代碼:361023106 
    轄洽村、饒家、上古、東村、明陽、溪東、新田、瞿村、黃龍坑、大嶺背、西溪、周坊、黃砂、西坑、禾溪、朱坊、藕塘、寶石、羅坊等19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洽村。
    三溪鄉 面積:126.4k㎡ 人口:9323人 郵編:344512 代碼:361023200 
    轄三溪、石郵、柏蒼、池豐、上曬、廟前、南堡、保豐、云山、軍峰、坪上、黃連山等12個村委會。
    東坪鄉 面積:95.6k㎡ 人口:7768人 郵編:344501 代碼:361023201 
    轄東坪、下堡、朱源、甘泉、田溪、王田、南洲、邱坊等8個村委會。
    萊溪鄉 面積:82.2k㎡ 人口:16787人 郵編:344500 代碼:361023202 
    轄萊溪、西山、九聯、上井、東方、上潺、石渠、黃滿、后舉、楊梅坑等10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八都。
    太源鄉 面積:114.2k㎡ 人口:9673人 郵編:344503 代碼:361023203 
    轄太源、塅背、路頭、黃家、寨里、陸家、高家、東堡灣、墩里上等9個村委會。鄉政府駐老圩上。
    傅坊鄉 面積:169.1k㎡ 人口:15745人 郵編:344506 代碼:361023204 
    轄傅坊、立新、荷塘、前村、梅林、石咀、田南、楊家、林前、田陀、董溪、港下等12個村委會。
  歷史沿革
    始建于吳太平二年(257年)分南城縣置縣,因縣境內常產一莖多穗之稻,故初名豐縣,別號嘉禾。又以徐州有豐縣,故名南豐縣。
    春秋、戰國時期為吳、越、楚之屬地,漢為南城縣地,隸屬豫章郡。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劃出南城南部設置豐縣,時因徐州有豐縣,乃改稱南豐縣,別號嘉禾,屬臨川郡。
    南宋紹興八年(1138)劃出南豐南境三鄉置廣昌縣。元朝的至元十九年(1282)至明朝的洪武三年(1370)南豐升為直隸州。此后歷代雖有隸屬更迭,但境域無甚變更。
    1931~1934年,南豐縣大部分地域為革0據地,建立過縣蘇維埃政權,屬江西省蘇維埃政府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隸屬江西省第七行政區
    1949年8月17日,南豐解放。先后屬撫州專(地)區、撫州市。
    1979年,設立洽村、朱坊公社(贛革發[1979]146號)。1985年3月15日,撤銷太和鄉,設置太和鎮(贛府廳字[1985]160號)。
    1984年4月15日,南豐縣撤銷白舍公社,設立白舍鎮和波羅鄉。白舍鎮管轄白舍、楓江、瑤陂、舍頭、茶亭、望天、三坑、下陂、池渡、張家、上甘、下甘等12個大隊;波羅鄉轄羅坊、鄱陽、陳坊、田東、方坑、珠湖、羅家、小石、磜民等9個大隊(贛府字[1984]84號)。
    2000年,全縣轄3個鎮、14個鄉:琴城鎮、太和鎮、白舍鎮、東坪鄉、洽灣鄉、沙崗鄉、市山鄉、橋背鄉、萊溪鄉、太源鄉、三溪鄉、桑田鄉、西溪鄉、波羅鄉、中和鄉、洽村鄉、傅坊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60738人;其中: 琴城鎮 50163 太和鎮 21196 白舍鎮 15077 橋背鄉 24790 市山鄉 25681 沙崗鄉 5516 三溪鄉 9055 洽灣鄉 15012 東坪鄉 7121 萊溪鄉 16071 桑田鄉 13699 太源鄉 9104 付坊鄉 14581 中和鄉 10757 波羅鄉 7994 洽村鄉 7938 西溪鄉 6983(人)
    2001年3月2日,撤銷洽灣鄉、桑田鄉,設立洽清鎮、桑田鎮(贛民字[2001]94號批復)。2001年11月8日,撤銷橋背鄉,劃歸琴城鎮;撤銷沙崗鄉、市山鄉,合并組建市山鎮;撤銷西溪鄉、洽村鄉,合并組建紫霄鎮,鎮政府駐洽村;撤銷中和鄉、波羅鄉,劃歸白舍鎮(贛民字[2001]509號批復)。
    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27.2萬人。
    2004年底,全縣轄7鎮5鄉。
    琴城鎮 2004年轄:人民路居委會、解放路居委會、建設路居委會、新建路居委會、倉山路居委會、桔都大道居委會、果園社區、朝先社區、大堡村、下坊村、水北村、橋背村、徐家邊村、茅店村、富溪村、游 軍村、艾源村、瑤浦村、水南村、楊梅村。
    太和鎮 轄:太和鎮居委會、太和村、店前村、下洋村、丹陽村、康都村、樟坊村、下桐村、司前村、杭山村、前坊村。
    白舍鎮 轄:白舍居委會、白舍村、楓江村、唅頭村、茶亭村、望天村、三坑村、下陂村、瑤陂村、張家村、池度村、下甘村、上甘村、陳坊村、田東村、坊坑村、鄱陽村、羅坊村、羅家村、小石村、際民村、珠湖村、姜源村、河東村、周源村、石源村、古竹村、鄒坊村、中和村、橋口村、楊林村、磜下村、橋頭村。
    市山鎮 轄:市山村、西村、梅溪村、考坑村、官莊村、官塘村、坪埠村、貫巢村、竹源村、丹壇村、耀里村、石謙村、前山村、羅溪村、梓和村、翠云村、包坊村、沙崗村、陶田村、胡坑村、進賢村、操坊村、新建村、熊坊村。
    洽灣鎮 轄:洽灣村、上店村、黃家村、漿坑村、上游村、黃坊村、西坪村、石磜村、長嶺村、桃源村、加津村。
    桑田鎮 轄:肖坊村、古城村、竹山下村、根竹村、荷田崗村、桑田村、新圩上村、曾家 豐村、樟坑村、水口村、西源村。
    紫霄鎮 轄:上古村、東村、堯家村、洽村、溪東村、大嶺背村、明陽村、黃龍坑村、新田村、瞿村、周坊村、黃砂村、西坑村、寶石村、羅坊村、禾溪村、朱坊村、西溪村、藕塘村。
    三溪鄉 轄:三溪村、石郵村、柏蒼村、池豐村、廟前村、南堡村、保豐村、黃連山村、坪上村、軍峰村、云山村、上曬村。
    東坪鄉 轄:東坪村、下堡村、朱源村、田溪村、甘泉村、王田村、南洲村、邱坊村。
    萊溪鄉 轄:西山村、楊梅坑村、萊溪村、上井村、九聯村、后舉村、東方村、上潺村、石渠村、黃滿村。
    太源鄉 轄:路頭村、塅背村、黃家村、寨里村、陸家村、東堡灣村、墩里上村、太源村、高家村。
    傅坊鄉 轄:傅坊村、立新村、前村、梅林村、楊家村、董溪村、田陀村、港下村、林前村、石咀村、田南村、荷塘村。
    長紅墾殖場
    富溪工業園區
  風景名勝
    南豐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海拔1761米的軍峰山(江西第二峰)、儺湖風景區、潭湖風景區以及曾鞏讀書巖等眾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聞名遐邇,其中軍峰山已被評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潭湖風景區已被評為國家AA級景區。南豐儺舞被譽為“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現今不僅保留有古老的儺祭儀式和江西現存最早的明代儺神廟,而且留存在70多個儺舞節目和100多種面具,多次應邀遠赴日本、法國等國演出,深受國內外專家學者和觀眾的贊譽。
  南豐蜜桔
    南豐蜜桔,又名"貢桔",是江西省的名優特產,為歷代皇室貢品.1962年,南豐蜜桔被評為全國十大良種之一,1986年和1989年又連續兩屆被評為全國優質水果.它素以色澤金黃,皮薄核少,汁多化渣,酸甜適口,香味濃郁,肉質脆嫩,食之爽口和營養豐富等特色而馳名中外,曾被斯大林譽為"桔中之王".國務院總理-同志明確指出:"南豐蜜桔不是銀牌,而是金牌,希望你們一定要把它做大做強,永遠保持長盛不衰."
    南豐蜜桔經過近十幾年來的迅猛發展,截至2002年底,桔園面積達22萬畝,總產量達7500萬公斤,全國各主要大城市都有南豐蜜桔進入,并已遠銷香港,示南亞和加拿大市場.近年來,南豐縣正大力實施"蜜桔興縣"點略,蜜桔開發熱情空前高漲,預計今后十年內桔園面積每年可遞增20000畝,逐步實現南豐蜜桔產業開發從無序到有序,從單一到綜合,從低水平到高標準的轉變,不斷推進南豐蜜桔產業化進程,促進以南豐蜜桔為主導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格局的形成.
    南豐蜜桔,皮薄核小,汁多無渣,色澤金黃,風味甘甜,香氣醇厚,營養豐富,果形扁圓,果皮薄,平均厚0.11厘米,但過重25-30克,種子平均1-2粒或無核,品質極優,可食部分80%,果汁55%,可溶性固形物12%-15%,最高達19%,含糖量9.68-12.86克/100毫升,10月下旬-11躍上中旬成熟。
  南豐儺舞
    南豐儺舞,俗稱"跳儺",是沿襲古代驅鬼逐疫的儀式"驅儺",歷經漫歲月,不斷改革、創新,逐漸演變而成的民間舞蹈。追本溯源,從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開始,就有關于“儺”的記錄,殷墟甲骨卜辭中有"寇"字,是在室內以殳(古兵器)擊鬼之形。甲骨文中有關"舞"字的記載中有"魃"字,是一人頭戴假面具的形象;說明商代以前就有戴面具的驅鬼逐疫的儺祭舞蹈。以后《論語》、《呂氏春秋》、《周禮》都有記載。《后漢書·禮儀志》中有關儺儀的記敘較詳細。漢代張衡的《東京賦》中也描寫了儺儀儺舞的情形。自漢至唐,儺舞都為驅疫鬼的一種祭祀性舞蹈。宋代后,儺舞增加了娛人成分,并逐漸向戲劇化方向發展。南豐儺舞因其動作簡樸、剛勁,保持較多的原始風格,故被《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西卷》譽之為"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
    南豐有儺,自漢開始。據南豐西溪鄉余氏重修族譜內《金砂余氏儺神辨記》稱:"輝(此文作者)嘗考宋時邑志舊本載,漢代吳芮將軍封軍山王者,昔常從陳平討賊,駐扎軍山,對豐人語曰:'此地不數十年,必有刀兵,蓋由軍峰聳峙,煞氣所鐘,凡爾鄉民一帶介在山輒,必須祖周公之制,傳儺以靖妖氛"'。《辨記》中還引用《周禮·夏官》記載,"方相氏掌儺神,熊皮四目,執-盾,皆所以除疫"。可知當時"儺"是為靖妖驅疫而"舞"的。
    南豐儺舞,自漢迄今,世代相傅,歷經唐、宋、元、明、清,盛行不衰
    建國后,南豐儺舞在黨和國家的重視下,通過多次派人挖掘、整理、研究、創新,古老藝術再展新姿。縣文聯和縣文化館聯合開展儺舞普查,完成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南豐儺舞資料冊>的搜集整理工作,其中《開山》(石郵班)、《雷公》、《和合》、《紙錢》、《儺公儺婆》、《劉海戲蟾》、《小尼姑下山》7個節目編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西》;《開同》、《金剛》、《財神》、《魁星點斗》等16個節目編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撫州地區》;1989年6月橋背鄉水南村成產農民儺舞藝術團;同年9月,南豐儺舞《儺風》赴北京參加第二屆中國藝術節并獲獎;1992年,中國舞蹈家協會江西分會、南豐縣文聯和南豐縣三溪鄉政府聯合組織的三溪鄉石郵村儺舞蹈演出隊,為參加"廣西儺戲國際學術討論會"的國內個戲曲、舞蹈研究專家舉行專場演出,再次震動"儺壇"。中國儺戲研究會長,著名戲劇理論家曲六乙先生說:"石郵儺的確是我國已知現存最古老的儺品種"。南豐儺舞已譽為"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南豐縣亦被譽為"儺舞之鄉"。
  
全國與南豐縣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港区| 和田县| 澄江县| 封开县| 屏边| 海伦市| 黄大仙区| 车险| 大石桥市| 尉犁县| 甘孜县| 山东| 神农架林区| 扶风县| 霞浦县| 丽水市| 双鸭山市| 寿阳县| 永清县| 东乌珠穆沁旗| 浦江县| 垦利县| 井研县| 礼泉县| 镇坪县| 铜陵市| 绥芬河市| 沽源县| 永州市| 峨眉山市| 永济市| 蒙城县| 新竹县| 开平市| 遂川县| 温宿县| 延津县| 且末县| 吉安市| 六枝特区| 安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