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市舒城縣廬鎮鄉張沖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1523205 | 身份證前6位:341523 |
長途區號:0564 | 郵政編碼:237000 |
隸屬政區:廬鎮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皖N | |
張沖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張沖村位于舒城縣廬鎮鄉東端,與桐城市毗鄰。全村19個村民組,245戶,978人,義務教育小學一所,目前在校學生110余人。全村山場總面積17500畝,約9。4平方公里,水田旱地320畝,境內水庫兩座。
該村設黨支部1個,有4個黨小組,現有黨員42人。
目前還有花巖、龍井、虎皮三村民組不通公路,按照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將移居花元處規劃點居住。
張沖村山場面積較大,茶葉、油茶、板栗、山野菜等資源豐富,其中:茶葉為該村支柱產業,全村茶園500多畝,年產10多噸干茶,其海拔800米以上茶園200畝,為無污染有機茶,內質醇厚甘甜,主要銷往安慶地區,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境內自然資源,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景點龍眠山、花巖山貫穿全村,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有“一庵、二寨、三垛石,四龍井,五奇松”、老虎石、雞冠石、上馬石、下馬石,尤其四龍井瀑布壯觀迷人。
舒城縣廬鎮鄉張沖村位于廬鎮鄉東南,省級干道舒—桐路穿境而過,東與桐城接壤,南與大橋村毗鄰,西與柳林相通,北與湯池鎮龍眠村鄰界。是“舒城小蘭花”名茶(有機茶)生產基地之一。轄19個村民組,246戶,962人,面積約9.4平方公里,山場有林面積1.38畝,其中村集體林地面積478畝,總耕地面積700畝。高山海拔1056米,最低海拔150米。村內外30公里,無工礦企業、大氣、水質未受污染,是天然的有機茶葉、油茶、山野菜生產區域。屬江淮山區,大別山余脈,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盛產茶葉、水稻、玉米、茶油、板栗、香菇、山野茶、杉木、毛竹、地形高低起伏,差距大,地貌復雜,奇山怪石到處可見,花巖山腰750米左右,有神奇的“四口龍井”,相傳清朝初期,桐城張老宰相率領本府臣子到此處求雨,且十分靈驗,有求必應。此處居住30余戶,有機茶園300余畝,年產茶近萬斤,由于高山,茶葉品質優,深受省內外消費者青瞇,實屬皇帝女兒不愁嫁,近年來在鄉科技工作者指導下,多次送機制與手工小蘭花名茶樣品,參加縣評,獲得名次和優質獎。
張沖村共有板栗、油茶、茶葉、香菇、山野菜基地4500畝,均處盛產期,年產茶葉8噸,茶油12噸,板栗30噸,香菇10噸,山野菜5噸,上述品種均屬無公害有機飲食品,為發展生產,擴大規模,創造更高效益,村計劃3年內,對上述茶葉、茶油等注冊張沖花巖山商標,提高本村農產品知名度。
張沖村根據自然村莊的布局,結合實際,進行調整,自2008年以來,規劃新建花園街道康居工程和合勝康居工程,對高山和地質災害區域住戶進行遷移,截止目前已遷20余戶,當前除高山區不通公路,2公里泥路貫穿70%村民組,80%人口受益。2010年初在上級黨組織關懷下,新村部落成投入使用,使張沖村政治文化娛樂達到空前發展,現在的張沖村,呈現氣象新、面貌改、山水綠、環境美的新農村。
全國與張沖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