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四川達州渠縣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 面積簡介
渠江鎮 511725100 3km2  渠縣轄鎮,縣府駐地。歷為縣治,1940年建渠江鎮,1951年更名城關鎮,1981年復置渠江鎮。位于縣境南部,渠江河畔。面積3平方公里,人口4.8萬。31……[詳細]
天星鎮 511725101 30.5km2  渠縣轄鎮。1950年置城東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渠東公社,1987年建天星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2公里。面積30.5平方公里,人口2.……[詳細]
臨巴鎮 511725102 29km2  渠縣轄鎮。宋代興場,初名零巴鎮,后以鎮區瀕臨巴水更名臨巴鎮,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鎮。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10.5公里。面積29平方公里,人口2……[詳細]
土溪鎮 511725103 23km2  渠縣轄鄉。清雍正八年建場,1953年分為土溪、雙石兩鄉,1955年合并為土溪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渠江河畔,距縣城20.……[詳細]
三匯鎮 511725104 3km2  渠縣轄鎮。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明末清初興集,清雍正十一年(1733)蜀渠縣分縣。1940年設三匯鎮。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27.5公里。面積3平方公里,……[詳細]
文崇鎮 511725105 31km2  渠縣轄鄉。清初建場,1930年設文崇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巴河之濱,距縣城39公里。面積31平方公里,人口1.5萬。鄉村……[詳細]
涌興鎮 511725106 16km2  渠縣轄鎮。1950年置涌興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87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33公里。面積16平方公里,人口1.7萬。渠(縣)……[詳細]
貴福鎮 511725107 29km2  渠縣轄鄉。1950年置貴福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32.5公里。面積29平方公里,人口1.7萬。渠(縣)達(川)公路過……[詳細]
巖峰鎮 511725108 21km2  渠縣轄鄉。清康熙年間設場,1950年設巖峰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北部,桂溪河兩岸,距縣城24.6公里。面積21平方公里,人口1.……[詳細]
靜邊鎮 511725109 18km2  渠縣轄鄉。1918年設場,1950年置靜邊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北部,流江河兩岸,距縣城23公里。面積18平方公里,人口1.6……[詳細]
清溪場鎮 511725110 24km2  渠縣轄鄉。1950年置清溪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清溪場公社,1984年置清溪場鄉。位于縣境西南部,清溪河北岸,距縣城16公里。面積24平方……[詳細]
寶城鎮 511725111 23km2  渠縣轄鄉。咸豐年間置草壩場,1953年置寶城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20公里。面積23平方公里,人口1.9萬。鄉村公……[詳細]
有慶鎮 511725112 23km2  渠縣轄鎮。清代興吳家場,1950年設有慶鄉,1958年置公社,1984年復鄉,1987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3公里。面積23平方公里,人口2.……[詳細]
鮮渡鎮 511725113 18km2  渠縣轄鄉。民國初年為郪渡鎮,1952年置郪渡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南部,渠江西岸,距縣城11.5公里。面積18平方公里,人口1.……[詳細]
瑯琊鎮 511725114 27km2  渠縣轄鄉。清代建場,1950年設瑯琊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南部,渠江兩岸,距縣城16公里。面積27平方公里,人口2.1萬。襄渝鐵……[詳細]
渠南鄉 511725200 31.5km2  渠縣轄鄉。解放前屬城關區,1953年置城南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渠南公社,1984年置渠南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4.5公里。面積31.5……[詳細]
渠北鄉 511725201 30km2  渠縣轄鄉。解放前屬城關區。1950年置城北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渠北公社,1984年置渠北鄉。位于縣境南部,流江河與渠江交匯處,距縣城4.……[詳細]
青龍鄉 511725202 38km2  渠縣轄鄉。解放前屬城關區,1958年改青龍公社,1984年置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7.5公里。面積38平方公里,人口2.2萬。營(山)渠(縣)公路過境……[詳細]
板橋鄉 511725203 21km2  渠縣轄鄉。1950年置板橋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10公里。面積21平方公里,人口1.3萬。鄉村公路與渠(縣)三(匯)……[詳細]
錫溪鄉 511725204 23km2  渠縣轄鄉。始建于清朝,解放前屬臨巴區,1950年置錫溪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5.5公里。面積23平方公里,人口1.5……[詳細]
龍潭鄉 511725205 66km2  渠縣轄鄉。民國年間始設龍潭鄉,1958年改龍潭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南部的華鎣山麓,距縣城13.6公里。面積66平方公里,人口1.3萬。轄涼橋……[詳細]
河東鄉 511725206 19km2  渠縣轄鄉。1953年置河東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14.3公里。面積19平方公里,人口1.4萬。轄云一、南陽、河東、箱……[詳細]
李馥鄉 511725207 37km2  渠縣轄鄉。始建于明朝末年(1644),1950年置李馥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12公里。面積37平方公里,人口1.9萬……[詳細]
青神鄉 511725208 21km2  渠縣轄鄉。解放前屬土溪鄉,1953年由土溪分置新興鄉,1958年改公社,1973年更名青神公社,1984年置青神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20.4公里。面……[詳細]
流溪鄉 511725209 23km2  渠縣轄鄉。清初建場,1954年分為流溪、大渡、雙石三鄉,1956年與雙石鄉合并為流溪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部,渠江東岸,距縣城……[詳細]
東安鄉 511725210 42km2  渠縣轄鄉。解放前屬流溪鄉所轄,1954年析流溪設東安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20.2公里。面積42平方公里,人口1.……[詳細]
匯東鄉 511725211 31km2  渠縣轄鄉。1940年置匯東鄉,直屬三匯鎮,1953年分為匯東、匯北、文家三鄉,1956年文家、匯東合并為匯東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詳細]
匯南鄉 511725212 31.8km2  渠縣轄鄉。解放前屬三匯鎮轄,1950年置匯南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渠江兩岸,距縣城25.1公里。面積31.8平方公里,人……[詳細]
匯北鄉 511725213 18.8km2  渠縣轄鄉。解放前屬匯東鄉,1953年析匯東鄉置匯北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巴河沿岸,距縣城30.6公里。面積18.8平方公……[詳細]
豐樂鄉 511725214 17km2  渠縣轄鄉。1950年置豐樂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巴河下游,距縣城33公里。面積17平方公里,人口1.3萬。轄豐樂、光輝、……[詳細]
報恩鄉 511725215 16km2  渠縣轄鄉。1954年設報恩鄉,1956年并入共和鄉,1991年析置報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巴河西岸,距縣城40.5公里。面積16平方公里,人口0.8萬。……[詳細]
安北鄉 511725216 34km2  渠縣轄鄉。1950年設安北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36.5公里。面積34平方公里,人口1.7萬。鄉村公路與渠(縣)達(……[詳細]
平安鄉 511725217 17km2  渠縣轄鄉。1950年置平安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27公里。面積17平方公里,人口1.4萬。轄福安、普嶺、金嶺、木嶺……[詳細]
千佛鄉 511725218 20km2  渠縣轄鄉。清乾隆建場名大興,1950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千佛公社,1984年置千佛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29.8公里。面積20平方公里,人口1.4……[詳細]
柏水鄉 511725219 29km2  渠縣轄鄉。1953年置柏林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柏水公社,1984年置柏水鄉。位于縣境北部,柏林水庫之濱,距縣城38.3公里。面積29平方……[詳細]
大義鄉 511725220 22km2  渠縣轄鄉。1934年置大義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40.6公里。面積22平方公里,人口0.9萬。轄轉房、大義、廟溝、三……[詳細]
義和鄉 511725221 32km2  渠縣轄鄉。清光緒建場,1924年置義和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42.9公里。面積32平方公里,人口1萬。轄店灣、白石、……[詳細]
水口鄉 511725222 17km2  渠縣轄鄉。清雍正年間設場,1950年設水口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25.5公里。面積17平方公里,人口1.2萬。三(匯……[詳細]
三板鄉 511725223 15km2  渠縣轄鄉。清康熙初年設場,1956年置三板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17.4公里。面積15平方公里,人口1萬。渠(縣)達……[詳細]
巨光鄉 511725224 23km2  渠縣轄鄉。1803年設場,民國年間設八廟鄉,1958年改公社,1967年更名巨光公社,1984年置巨光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12.4公里。面積23平方……[詳細]
蔡和鄉 511725225 23km2  渠縣轄鄉。解放前屬八廟鄉轄,1953年置蔡和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5.7公里。面積23平方公里,人口0.8萬。鄉……[詳細]
鶴林鄉 511725226 25km2  渠縣轄鄉。1953年置麻柳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鶴林公社,1984年改鶴林鄉。位于縣境西部,流江河西岸,距縣城20.8公里。面積25平方公……[詳細]
白兔鄉 511725227 22km2  渠縣轄鄉。清光緒年間建場,1924年設白兔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5公里。面積22平方公里,人口1.3萬。達(川)……[詳細]
青絲鄉 511725228 19km2  渠縣轄鄉。清代同治年間設場,1924年設置青絲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6.7公里。面積19平方公里,人口1.2萬。……[詳細]
萬壽鄉 511725229 17km2  渠縣轄鄉。清咸豐八年(1858)建場,1950年置萬壽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8公里。面積17平方公里,人口1萬。……[詳細]
射洪鄉 511725230 19km2  渠縣轄鄉。1953年置射洪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27公里。面積19平方公里,人口1.2萬。轄梁山、齊樂、清水、黃龍……[詳細]
望江鄉 511725231 26km2  渠縣轄鄉。光緒年間建場,1950年置望江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流江河畔,距縣城12.5公里。面積26平方公里,人口1.4……[詳細]
和樂鄉 511725232 14km2  渠縣轄鄉。清初建場,1950年設和樂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部,流江河兩岸,距縣城15.3公里。面積14平方公里,人口0.7萬。……[詳細]
龍鳳鄉 511725233 30km2  渠縣轄鄉。清嘉慶二十五年建場,1950年設龍鳳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23公里。面積30平方公里,人口1.9萬。鄉村公……[詳細]
新市鄉 511725234 22km2  渠縣轄鄉。明代興場,1952年設新市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21.5公里。面積22平方公里,人口1.6萬。鄉村公路交……[詳細]
宋家鄉 511725235 26km2  渠縣轄鄉。明洪武年間建場,1952年置宋家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26.5公里。面積26平方公里,人口1.3萬。鄉村……[詳細]
拱市鄉 511725236 23km2  渠縣轄鄉。民國年間興場,1950年置拱市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中灘河上游,距縣城19.8公里。面積23平方公里,人口1.……[詳細]
中灘鄉 511725237 18km2  渠縣轄鄉。清光緒年間建場,1950年置中灘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9公里。面積18平方公里,人口1.7萬。318國道……[詳細]
屏西鄉 511725238 26km2  渠縣轄鄉。清初興場,1950年置屏西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8公里。面積26平方公里,人口1.6萬。鄉村公路與31……[詳細]
定遠鄉 511725239 27km2  渠縣轄鄉。1940年置定遠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17.6公里。面積27平方公里,人口2.2萬。318國道過境。轄定遠……[詳細]
嘉禾鄉 511725240 17km2  渠縣轄鄉。1940年建嘉禾鄉,1958年為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6.7公里。面積17平方公里,人口1.5萬。鄉村公路與318國道……[詳細]
李渡鄉 511725241 21km2  渠縣轄鄉。1730年建場,1919年設李渡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南部,渠江西岸,距縣城7.5公里。面積21平方公里,人口1.6萬……[詳細]
望溪鄉 511725242 4km2  渠縣轄鄉。明末建場,1950年設望溪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21公里。面積4平方公里,人口1.5萬。襄渝鐵路過境,渠江……[詳細]
雙土鄉 511725243 20km2  渠縣轄鄉。解放前屬卷硐鄉,1953年設雙土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9公里。面積20平方公里,人口1.8萬。鄉村公路與3……[詳細]
卷硐鄉 511725244 43km2  渠縣轄鄉。清初建場,1950年設卷硐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11公里。面積43平方公里,人口1.2萬。318國道過境。……[詳細]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渠縣地處四川盆地東部,渠縣位于達州市西南部,與廣安、南充、巴中山水相連,幅員2173平方公里,轄60余個鄉(鎮),人口146萬。縣城置渠江鎮,老城區建成面積2.1平方公里,人口16余萬(常住),正在開發的西區3.4平方公里、東區5平方公里。這片靈山秀水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交通便利,享有中國漢闕之鄉、中國竹編藝術之鄉、中國黃花之鄉的稱譽。
    早在新石器時期,這片土地便有了人類活動。殷商時期人在現在的土溪鎮城壩村建立了國都城,公元前314年設置宕渠縣,還曾建置郡、州治地,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是川東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渠縣人民創造的《巴渝舞》、《竹枝人山人海歌》、彩亭、耍鑼、花園歌、竹編等民族民間文化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六處七尊漢闕為國家級文物,其數量居全國之首,城壩遺址的漢磚、漢井,南宋禮義城的雄姿、清代文廟的建筑風格,龍潭景區的自然風光,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古往今來曾吸引過無數的文人墨客前來旅游觀光,也曾孕育出了先秦早期著作家鵑冠子,東漢車騎將軍馮緄、蜀國鎮北大將王平、大成國皇帝李雄、宋代經術學者黎鋅、清代守護臺灣的副將王萬邦、著述頗豐的翰林學士賈秉鐘等一大批不凡的歷史人物。
    渠江由北向南縱貫縣境,取道-同志的故鄉—廣安,匯入嘉陵江;襄渝鐵路與達成鐵路在三匯分道而行,連通全國鐵路大動脈;國、省、縣、鄉級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完善的水陸路已構成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網絡。程控電話84000門,移動用戶22萬多戶,聯通3.4萬多戶,電信光纖環路傳輸網已啟遍及全縣各地,信息傳遞迅速通暢。     渠縣礦產資源豐富居川東之首。石灰石、白云石、石英石、膨潤土為上乘建筑材料,其中石灰石碳酸鈣含量為96℅,屬全國三大富鈣礦區之一。巖鹽、鉀鹽、石膏、菱青石、煤及水利資源儲量豐富,品質優良,工業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華鎣山發電廠2×30萬千瓦技改工程完成后,將成為四川七大電源之一和川東地區最大的電煤基地。
    渠縣是四川省農業大縣之一。擁有生物資源90余科,是國家商品糧、瘦肉性豬、高瘦肉率商品豬基地縣和省柑桔、黃花和竹產業基地縣。尤以黃花品質最優,居全國同類農產品榜首。
    渠縣將以獨特的區域優勢,經濟發展的優厚條件和熱忱優質的服務,笑迎四方賓朋,共謀渠縣的發展,共創渠縣的輝煌。
    最熱鬧景象
  自然地理
    渠縣資源富足,物產豐盛。現已探明礦產資源22種。特別是鉀、鈉、鈣、據四種鹽礦資源儲量豐、品位高、鈉鹽分布750平方公里,儲量1050億噸,為四川最大的巖鹽礦體;鉀礦(雜鹵石)分布0.33平方公里,儲量925.7萬噸,為全國罕見;石膏儲量116億噸;石灰石儲量12億噸,是全國三大鈣礦之一;新近探明的鋸鹽礦(天青石、磷鋁礦),儲量豐富.可供工業開采.有300種生物資源、302萬畝土地資源、8億立方米水資 源、18萬千瓦水能資源、80萬適齡勞動力資源.有物資集散輻射川東北10余個縣市的市場資源以及被譽為“中國田納西”的渠江流域沿岸景觀和龍潭、柏林水庫自然風景區等旅游資源,綜開發前景甚佳。
    渠江屬嘉陵江水系。嘉陵江支流眾多,最大的兩條是涪江和渠江。渠江發源于大巴山,又稱潛水,流經巴中、達州,至渠縣三匯鎮始稱渠江,全長720公里;涪江發源于岷山雪寶頂,流經綿陽、德陽、遂寧、廣安等川中丘陵地區,全長700公里;兩江均于合川與嘉陵江匯合。
    渠江,從渠縣的三匯鎮起,在渠縣境內自北而南,流經三匯區、土溪區、臨巴區、城郊區、渠江鎮、鮮渡區、瑯琊區等8個區、鎮,21個鄉,其間先后有涌興河、桂溪河、流江河、中灘河等支流注入。從渠縣最南端的瑯琊鄉瓦窖灘出境,進入廣安縣的蕭溪鄉勤勞村,由北東向南西斜貫廣安縣境中部,流經恒升區、石筍區、觀閣區、代市區、觀塘區、協興區、廣福區和華瑩市,從廣福區的化龍鄉老君村,進入岳池縣中和區、羅渡區。其問有源于華瑩山脈的臨溪河、羅渡河、新民河、匯入渠江干流,在岳池賽龍鄉順梁寨村的單溪口出境,進入合川縣東北部,流經渭溪、龍市、小沔、官渡、云門5個區的香爐、碼頭、蚊龍、古城、孫家、渭溪、雙槐、淶灘、小沔、白沙、大沔、方碑、安全、官渡、喻家、蒲家、渠嘉、灘子18個鄉,在合川縣城北7.5公里處的渠河咀,注入嘉陵江。
  歷史沿革
    渠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商朝曾建“貴國”春秋戰國時為“宗國都”,秦始置“宕渠縣”。公元1376年改稱“渠縣”。
    2003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36號)批復渠縣撤銷河西、黎樂、任家、營盤、黃泥、月光、漢碑、花龍、建國、保和、渠西、金鑼、新和、大峽、石佛、農樂、天井、廣祿、共和、金竹、大石、觀龍、元寶、奉家、寶塔、匯西26個鄉。擴大29個鄉鎮的行政區域:
    (1)將原河西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李馥鄉。李馥鄉人民政府駐李馥。
    (2)將原黎樂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豐樂鄉。豐樂鄉人民政府駐豐樂場。
    (3)將原任家、營盤2個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涌興鎮。涌興鎮人民政府駐涌興場花市街。
    (4)將原黃泥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貴福鎮。貴福鎮人民政府駐貴福驛建新街8號。
    (5)將原月光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巖峰鎮。巖峰鎮人民政府駐巖峰文化街。
    (6)將原漢碑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水口鄉。水口鄉人民政府駐水口廟。
    (7)將原花龍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靜邊鎮。靜邊鎮人民政府駐靜邊龍渡街。
    (8)將原建國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清溪場鎮。清溪場鎮人民政府駐清溪場花市街。
    (9)將原保和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望溪鄉。望溪鄉人民政府駐望溪場。
    (10)將原渠西鄉的山坪、壽橋、煙燈3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青龍鄉。青龍鄉人民政府駐青龍場。
    (11)將原渠西鄉的高巖、后溪、兩路、幸福、四圣、珠山6個村及原渠南鄉的鞍山、渠光、南壩3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渠江鎮,渠江鎮人民政府駐渠江解放街。
    (12)將原渠江鎮的渠江菜場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天星鎮。天星鎮人民政府駐渠縣火車站。
    (13)將原李渡鄉的李壩、五龍2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渠南鄉。渠南鄉人民政府駐渠南。
    (14)將原金鑼、新和2個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李渡鄉。李渡鄉人民政府駐李渡河。
    (15)將原大峽鄉及臨巴鎮的團石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龍潭鄉,龍潭鄉人民政府駐龍鳳土扁 。
    (16)將原龍潭鄉的涼橋、龍溪、寨灣、麻園、后河、偏巖6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臨巴鎮。臨巴鎮人民政府駐臨巴溪文明路3號。
    (17)將原石佛鄉及原匯西鄉的浪溪、深井、登峰、重石、金河、洞溝、西坪、白塔8個村和原匯南鄉的南埡、大盤、長久3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三匯鎮。三江鎮人民政府駐三匯英明街。
    (18)將原農樂鄉的干溪、金魚2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匯南鄉。匯南鄉人民政府駐九窯灣。
    (19)將原農樂鄉的天城、龍眼、儲糧3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匯東鄉。匯東鄉人民政府駐拱背橋。
    (20)將原天井、廣祿2個鄉及原匯西鄉的洪溪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土溪鎮。土溪鎮人民政府駐土溪順江街。
    (21)將原金竹鄉及原文崇鎮的金光、露云2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報恩鄉。報恩鄉人民政府駐牟家營。
    (22)將原共和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文崇鎮。文崇鎮人民政府駐文崇場。
    (23)將原大石鄉的金寺、神山、大石、大霧4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三板鄉。三板鄉人民政府駐三板場。
    (24)將原大石鄉的鼓鑼、曹家、新糖3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板橋鄉。板橋鄉人民政府駐板橋場。
    (25)將原觀龍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寶城鎮。寶城鎮人民政府駐寶城場寶新街。
    (26)將原元寶鄉的跳蹬、太山、太陽、桂壩4個村及原寶城鎮的馬鞍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射洪鄉。射洪鄉人民政府駐熊家壩。
    (27)將原元寶鄉的德元、空碑2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有慶鎮。有慶鎮人民政府駐有慶吳家街30號。
    (28)將原奉家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瑯琊鎮。瑯琊鎮人民政府駐瑯琊場瑯琊街。
    (29)將原寶塔鄉及原瑯琊鎮的大丘、五峰2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鮮渡鎮。鮮渡鎮人民政府駐鮮渡河鮮渡街117號。
  風土人情
    相傳始于清代中葉,正河街、后街(今大井街)、油房街(今勞動街)各界人士組織的三個亭會,人們自籌錢物穿戴,將流行的川劇劇情扎于高亭,有競技比美之勢。彩亭將孩童著戲裝,按戲文主要情節造型于平臺,四人抬著伴以彩燈、彩旗、吹打樂-大街,叫抬亭子。
    渠縣三匯彩亭民間藝術,全省獨一無二,它融鐵工、木工、刺繡、縫紉、建筑于一體,匯文學、繪畫、雕刻、力學于一爐,結構巧妙,造型奇特,色彩絢麗,工藝精湛,頗富特色,是川東地區民間藝術瑰寶。
  經濟概況
    工業經濟
    渠縣堅持走“工業強縣”之路,實施重點戰略和名牌戰略,通過重點企業、重點產品、重點項目的扶持、開發、建設。科技進步和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工業經濟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未來五年渠縣的電力裝機容量將突破200萬千瓦。形成以電力為優勢產業,以建材、化工、農產品加工為支柱的工業發展格局。
    農業經濟
    渠縣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盛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黃花、茶葉、桔柑等多種植物和畜禽。是國家商品糧、瘦肉型號豬、高瘦肉率商品豬基地縣和省柑桔、黃花、竹產業基地縣。五年內商品豬出欄將達200萬頭,以生豬質量工程為帶動,促進農業產業化躍上新臺階。
    基礎建設
    渠縣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完善。境內鐵路、公路和水運十分便捷;水、電、氣供充足;郵電通迅發展迅猛;金融保險星羅棋布;商業網點遍布全縣。
    教育文化
    渠縣擁有完善的教育體系,是“雙基”工作先進縣。城鄉衛生事業發展迅猛,醫療機構設施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廣播電視深入城鄉,是全國廣播電視體系先進單位。群眾文化活動多姿多彩,在國內有較高的知名度。兒童畫獨樹一幟。
  行政區劃
    渠縣位于四川省東北部。
    Qu Xian
    511725
    635200
    縣人民政府駐渠江鎮
    渠縣轄15個鎮(渠江鎮、天星鎮、臨巴鎮、土溪鎮、三匯鎮、文崇鎮、涌興鎮、貴福鎮、巖峰鎮、靜邊鎮、清溪場鎮、寶城鎮、有慶鎮、氵鮮渡鎮、瑯琊鎮),45個鄉(渠南鄉、渠北鄉、青龍鄉、板橋鄉、錫溪鄉、龍潭鄉、河東鄉、李馥鄉、青神鄉、流溪鄉、東安鄉、匯東鄉、匯南鄉、匯北鄉、豐樂鄉、報恩鄉、安北鄉、平安鄉、千佛鄉、柏水鄉、大義鄉、義和鄉、水口鄉、三板鄉、巨光鄉、蔡和鄉、鶴林鄉、白兔鄉、青絲鄉、萬壽鄉、射洪鄉、望江鄉、和樂鄉、龍鳳鄉、新市鄉、宋家鄉、拱市鄉、中灘鄉、屏西鄉、定遠鄉、嘉禾鄉、李渡鄉、望溪鄉、雙土鄉、卷硐鄉)。
全國與渠縣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石柱| 洛浦县| 陇川县| 鹿泉市| 杨浦区| 营口市| 聂拉木县| 和顺县| 南宫市| 武穴市| 泰安市| 大埔区| 淮阳县| 平利县| 巴彦淖尔市| 铜陵市| 马公市| 泰兴市| 株洲县| 临泽县| 突泉县| 常州市| 顺昌县| 祁东县| 原阳县| 陆河县| 罗田县| 长兴县| 扶绥县| 章丘市| 公安县| 烟台市| 沙河市| 左权县| 都兰县| 柳江县| 吴江市| 凤庆县| 东平县| 清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