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開化縣金村鄉金村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30824219 | 身份證前6位:330824 |
長途區號:0570 | 郵政編碼:324000 |
隸屬政區:金村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浙H | |
金村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位于開化縣城東北面9公里,東至林山鄉,南接城關鎮,西與音坑鄉、底本鄉毗鄰,北與村頭鎮,菖蒲鄉相鄰。境內景色秀麗,樹木茂盛,是一個環境幽靜,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的城郊鄉。金村村全村有村民小組11個,368戶1264人,勞動力885人,水田622畝,耕地769畝,旱地147畝,山林8724畝,茶葉245畝,人均收入5617元,主要出產優質稻米、油菜、食用菌、龍頂名茶、綠化苗木等,村里辦有1 家手工藝品廠,2009年發展特種水產養殖清水小龍蝦50畝。
經濟發展的特點:
1、茶葉逐步成為主導產業。金村產茶歷史較久,且所產的茶品質較好,縣志上曾記載:“茶出金村者,品不在天池下”。近年來,隨著縣里實施“開化龍頂”名茶戰略效應,金村的茶產業逐步做大,據了解,全村有茶園333畝,戶均1畝,2006年產干茶4500斤,產值42萬元,其中有3個茶葉生產大戶,每人承包茶園在60畝以上。拿茶葉大戶江雙生來說,現承包和自己發展茶園200余畝,前幾年還從安吉引種白茶4畝(全縣只有8畝,占50%),去年,白茶開始采摘,每斤白茶均價在350元以上,比一般龍頂茶高出2—3倍,去年在縣特產、質監部門支持、指導下,投資10多萬元,對茶葉加工廠進行優化改造,基本達到了國家QS論證標準,他雄心勃勃,很有信心把茶產業做大。另外,金村村50%的農戶有茶園,他們通過在自己承包的茶園出售茶青或幫茶葉大戶采摘茶葉,每年可得到一筆不菲的收入。茶產業已成為金村人經濟收入的一條重要來源。
2、木制品加工業紅火。金村鄉雖然不是重點林區,木材采伐量也不多,但這里木材加工企業卻比其他地方多得多。全村現有大小木材加工企業7家,年加工木材4000多立方米,相當于金村全鄉采伐量的2—3倍。這些木材原料大多是從江西等地或本縣范圍調撥過來。這些木材加工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生產加工的產品大多是簡單加工的成品,如包裝箱、木質門、門框、檔料等,產品附加值低,增值率不高,企業勉強維持生存。從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出路來看,這7家木制品加工企業消化了本村及本鄉范圍內100多個勞動力就業,按每人每年6000元的工資計算,一年下來,有近70—80萬元工資收入進了農民口袋。
3、勞務輸出仍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金村人多耕地少,勞動力資源充足,全村男女勞動力有800多個,除了在本村從事種植業和加工業消化外,約有50%勞動力富余,如果這些人走不出村莊這塊土地,找不到出路,勢必影響農民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金村村利用離縣城比較近的地理優勢,自發地或有組織的引導勞務輸出,全村現有300多人外出打工,其中在縣城打工就業的占了一半左右(他們一般都早出晚歸,既照顧到家里,又賺取務工收入)。皇明建筑公司經理縣人大代表徐春富等幾個建筑業老板帶出的本村勞動力就有上百人。據初步估算,全村每年勞務收入有280多萬元,人均2000多元。由此可見,在當今一些私營企業和商貿業不發達的農村,向外輸出勞動力賺取勞務收入,仍是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出路的根本途徑。勞務收入已成為這些地方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4、土制釀酒小有名氣。金村人比較早就開始釀酒,這種釀酒方式是以家庭作坊式,以大米、稻谷等糧食為原料,采取較為原始的發酵法釀制加工白酒,釀出的酒品質純、口感好、價格廉,深受當地及周邊鄉鎮農民的喜愛,在開化市場上也都有銷售。據釀酒加工戶江土龍介紹,他與家屬夫妻兩人在家從事白酒生產加工,每天平均加工糧食原料100斤,一般來說,可產出白酒70來斤,每斤白酒價格在5—8元左右,每斤白酒可賺取勞務費2元多,一年下來,釀酒加工收入有3萬多元,釀酒留下的酒糟用來喂豬,一年可出欄肉豬20多頭,釀酒加工和養豬兩筆加在一起收入有4萬多元。據了解,金村象江土龍這樣的釀酒加工專業戶有4戶,每年生產加工白酒有5—6萬斤,到了下半年特別是元旦、春節前后,釀酒加工戶門庭若市,產品供不應求。
全國與金村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