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陽市潁上縣耿棚鎮耿棚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1226108 | 身份證前6位:341226 |
長途區號:0558 | 郵政編碼:236000 |
隸屬政區:耿棚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皖K | |
耿棚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耿棚村位于潁上縣耿棚鎮中部,北部與李廟村相鄰,西與萬莊村相鄰,南部與卞莊村相鄰,東與羅莊村相鄰。耿棚新村位于耿棚村西部,由橋北隊組成,現有94戶387人,規劃前占地5.68公頃,到2020年預計達到110戶449人,規劃后占地3.94公頃,節約土地1.74公頃。
一、基本情況
耿棚村位于耿棚鎮的中西部,緊鄰耿棚鎮,潁紅公路穿村而過。全村共有866戶、3710人,耕地3438畝,主要經濟產業以種植、養殖和勞務經濟支撐,2007年人均純收入為3280元。村內新興產業為蠶桑業,畝均純收入可達3000多元。新建的中心村耿棚新村,正在建設徽派建筑風格房屋200多間,新農村示范建設已初具規模。
二、產業發展情況
耿棚村傳統種植模式是一麥一薯(畝產值約1400元)或瓜套棉(畝產值約2000元)。2003年耿棚村北盧郢開始栽桑養蠶,當年畝產值約1500元,第二年畝產值約2800元,第三年進入桑苗的盛產期后畝產值可達3600元以上,是傳統種植模式經濟效益的2倍以上。2006年引進阜陽京九絲綢公司投資500萬元興建蠶桑培訓基地,與農戶簽訂收購合同,對新種植桑苗戶每畝補助200元,對蠶繭以最低保護價第斤12元以上的價格回收。京九絲綢公司還投資修建了小蠶共育室2間、大蠶養殖室20棟,小蠶等養到3齡成活率高時才交給農戶,提高了養蠶的成功率。鎮政府還牽頭成立了蠶桑專業協會,以協會為依托,請專業技術人員舉辦培訓班,為廣大養蠶戶提供完整的產前、產中、產后的技術指導和服務。2007年,協會組織部分養蠶大戶到江蘇海安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理念,進一步提高了農戶的技術水平和素質。目前養蠶戶基本實現了“五個一”(一間標準蠶房、一套標準蠶具、一口消毒池、一口貯桑缸、一個蠶糞處理坑),養蠶設施配套,養蠶戶的蠶繭質量、產量、效益明顯提高。經過近5年的發展,耿棚村已有桑田近千畝,成為耿棚的蠶桑基地,也極大的增加了農民的收入,2008年預計人均純收入可達3800元以上。
三、新村建設情況
經濟發展了,群眾迫切需要改善居住生活條件。2007年,統一對全村進行了村莊規劃,保留一個中心村、三個居民點。經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決定在中心村耿棚新村統一建房,建設50年不落后的新村。經外出考察、專家評審等多種方式征求意見,最后決定建設徽派風格的建筑。目前,新村一期工程正在建設,在建房屋200多間,中心道路寬30米,兩側埋設下水道,修建高品味的綠化帶、路燈、公廁、街心公園等配套設施。中心道路為20公分厚水泥道路,兩側人行道為花磚路,步行等鋪設與徽派風格相適應的青石板路。預計到10月底,徽派建筑風格的新村將初具規模,為群眾提供一個集居住、經商、休閑為一體的良好的人居環境。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