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甘德縣[Gan De Xian]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轄縣。位于州境中部,東鄰甘肅省。縣府駐東吉鄉(吾勒)。距州府駐地88公里。人口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5.9%,還有漢、回、土等民族。面積7046平方公里。轄8鄉。
古為羌地,唐屬“羈摩州”、吐蕃,元屬吐蕃等路宣慰使司,明屬和碩特蒙古政權,清屬中郭羅克千戶和上郭羅克百戶
轄地,民國時曾設和興設治局,1946年撤銷。1954年建甘德縣,隸果洛藏族自治區(州)。
自然地理
地處青南高原高山峽谷向高原面的過渡地帶,阿尼瑪卿山支脈自西北向東南貫穿中部,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為高山山地地貌。主要河流東柯曲、西柯曲流域形成兩大谷地,地勢平坦而開闊,屬高原大陸性半溫潤氣候,年均溫-2℃,年降水量550毫米。礦藏有巖金、煤等。野生動物有鹿、麝、雪豹、猞猁、熊、野驢、黃羊、巖羊、雪雞等。野生藥用植物有冬蟲夏草、雪蓮、貝母、大黃、秦艽等。
社會發展
工業以水電、農牧機械修理和牛羊肉加工為主。經濟以畜牧業為主,牧養綿羊、山羊、牦牛、馬等牲畜。大(武)達(日)公路穿境。縣設普通中學、民族中學,鄉設寄宿小學,為普及民族教育奠定了基礎。有醫院、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站各一所。
旅游資源
境內有建于清朝中葉的夏日乎寺院,寺內壁畫和雕刻藝術造型精美,藏有“甘珠爾”等藏文經典、佛教史料書籍以及“千手佛”佛像等藝術珍品。
鄉鎮簡介
東吉鄉[Dong Ji Xiang]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轄鄉。 位于縣境西南部,縣府駐地。 人口0.4萬(包括縣屬城鎮居民),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9%,還有漢、土、回等民族。 面積710平方公里。轄當成、目日、阿隆、東吾、安木掌5個牧委會。 1954年建東吉區,1959年改為多卡公社,1962年設東吉鄉,1969年設東吉公社,1984年改設東吉鄉。地處西柯曲(河)谷地,柯曲(河)流經境中。以畜牧業為主,養殖牦牛、藏系綿羊、馬等。產冬蟲夏草、大黃、貝母、等名貴藥材。大(武)達(日)公路穿境。
上貢麻鄉[Shang Gong Ma Xiang]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轄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36公里。 人口0.3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8%。面積1042平方公里。轄旺日乎、哇英、隆亞、雜加隆、珠合隆5個牧委會。 1956年設上貢麻區,1959年設上貢麻公社,1962年設上貢麻鄉,1969年由復設上貢麻公社,1984年改設工貢麻鄉。地處山原、河谷地帶,黃河自西向東流經境南。以畜牧業為主,養殖牦牛、藏系綿羊、馬等。產冬蟲夏草、大黃、貝母等名貴藥材。花(石峽)吉(邁)公路穿境。
下貢麻鄉[Xia Gong Ma Xiang]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轄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駐地28公里。 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8%。 面積710平方公里。轄俄爾金、折合血、龍恩、索合青4個牧委會。 1956年設下貢麻區,1959年設下貢麻公社,1962年設下貢麻鄉。1969年復設下貢麻公社,1984年復稱下貢麻鄉。地處山原、河谷地,柯曲貢麻河流經境中。以畜牧業為主,養植牦牛、藏系綿羊、馬等。產冬蟲夏草、大黃、貝母等名貴藥材。通縣鄉公路。
柯曲鄉[Ke Qu Xiang]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轄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2公里。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8%。面積896平方公里。轄達協、曲納合、德肉、德里尖4個牧委會。1959年設柯曲公社,1984年改設柯曲鄉。地處東、西柯河之間的山地、溝谷地。礦藏有巖金。以牧業為主,養殖藏綿羊和牦牛等。產冬蟲夏草等名貴藥材。大(武)達(日)公路穿境,縣鄉公路通達。
崗龍鄉[Gang Long Xiang]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轄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駐地56公里。 人口0.3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8%。面積1042平方公里。轄崗龍、科拉、隆木其、恰不將4個牧委會。 1962年設崗龍鄉,1969年設崗龍公社,1984年改為崗龍鄉。地處山原、河谷地,黃河流經境南。以畜牧業為主,養殖牦牛、藏系綿羊等。產冬蟲夏草、大黃、羌活等名貴藥材。縣鄉公路通達。
青珍鄉[Qing Zhen Xiang]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轄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44公里。 人口0.3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6%。面積1232平方公里。轄青珍、隆尕日、直尕日、青珍秀麻、直合麻、曲哲6個牧委會。 1962年設青珍鄉。1969年設青珍公社,1984年改設為青珍鄉。地處東柯曲(河)谷地、山原地帶。礦藏主要為金,青珍公瑪金礦,被列為全省資源開發重點項目。以畜牧業為主,養殖藏系綿羊和牦牛等。產冬蟲夏草、大黃、貝母等名貴藥材。大(武)達(日)公路穿境,交通便利。
江千鄉[Jiang Qian Xiang]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轄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72公里。 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5%。 面積697平方公里。轄隆吉、恰曲納合、葉合勒、西隆4個牧委會。 1958年設江千公社,1962年改為江千鄉,1969年復設江千公社,1984年改設江千鄉。地處東柯曲(河)谷地、山原地帶。境內資源主要為煤,興辦的324煤礦是全縣第一家鄉鎮企業。以畜牧業為主,養殖藏系綿羊、牦牛等,產冬蟲夏草、大黃等野生藥材。縣鄉公路暢通,交通便利。
下藏科鄉[Xia Zang Ke Xiang]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轄鄉。位于縣境東部,東與甘肅省毗鄰,距縣府駐地120公里。人口0.3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9%。面積710平方公里。轄丹庫、江千、洞索、科賽4個牧委會。 1962年由甘肅省瑪曲縣劃入甘德縣,并設下藏科鄉,1969年成立下藏科公社,1984年改設下藏科鄉。地處東柯曲(河)谷灘地,東柯(河)流經境中匯入黃河。以畜牧業為主,養植藏系綿羊、牦牛等,產冬蟲夏草、大黃、貝母等名貴藥材。通縣鄉公路。
歷史沿革
古為羌地,唐屬“羈摩州”、吐蕃,元屬吐蕃等路宣慰使司,明屬和碩特蒙古政權,清屬中郭羅克千戶和上郭羅克百戶轄地,民國時曾設和興設治局,1946年撤銷。1954年建甘德縣,隸果洛藏族自治區(州)。
2000年,甘德縣轄8鄉,縣府駐吾勒(東吉鄉境內)。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5494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上貢麻鄉 2259 下貢麻鄉 2920 東吉鄉 2296 柯曲鄉 2185 崗龍鄉 3074 青珍鄉 4159 江千鄉 2569 下藏科鄉 3846 吾勤未批鎮 2186
全國與甘德縣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