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市東至縣龍泉鎮龍泉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1721110 | 身份證前6位:341721 |
長途區號:0566 | 郵政編碼:247100 |
隸屬政區:龍泉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皖R | |
龍泉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龍泉村位于東至縣最南端,與江西石門鎮僅有龍泉河一水之隔。龍泉河是東至縣三大河流之一,黃盆河和堯渡河均向北流入長江,唯龍泉河南注鄱陽湖。相傳古代此地有一泉井,泉水乃神龍所吐,夏涼若冰,冬暖可以濯足,故將此地成為龍泉灣,河流亦名龍泉河。
龍泉村是龍泉鎮政府所在地,下轄七個村民組,人口1407人,耕地面積1460畝,山場2460畝。村支部現有黨員36人,200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6800多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20余萬元。1999年2月被東至縣評為“五個好黨支部”,2000年2月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文明村”,2000年5月和2001年6月分別被池州市委評為“五個好黨支部標兵”,2001年11月被縣委縣政府評為“三五”普法宣傳教育先進單位,2006年6月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全縣“先進基層組織”,2008年8月被東至縣村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評為“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村”,并且是金融單位的信用村,2009年被池州市評為“民主法治示范村”,2009年鎮目標綜合考評第一名。
村民主要以種植水稻、棉花為主,兼有油菜、蔬菜、瓜果的種植。1995年原鄉鎮府遷址龍泉后,村民生產生活設施得到較大改善,經濟收入逐年提高,從單一的純農業收入發展到現在集商、工、貿、服務、建筑建材等齊頭并進的可喜局面,個體工商戶從原來的50多戶發展到現在的150余戶,并先后創建英特工貿公司(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鎮村“雙培雙帶”基地)和縣級木材加工園區,拓寬了村民的就業渠道,村兩委一班人充分重視民生工作,通過多年努力率先在全縣村級開通有線電視網,完成了農業水利設施電力抗旱站,建設4個和村組水泥路硬化工程7798㎡以及自然村當家塘清淤8口,70%以上農戶用上了自來水,今年將確保100%全覆蓋和150戶改廁工程。
全國與龍泉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