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市涇縣桃花潭鎮包村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1823103 | 身份證前6位:341823 |
長途區號:0563 | 郵政編碼:242000 |
隸屬政區:桃花潭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皖P | |
包村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包村位于桃花潭中部,山清水秀,旅游資源豐富。東距涇縣縣城38公里,距云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15公里,南距桃花潭風景區7公里、太平湖風景區15公里;西面是古木深深的天然氧吧——烏龍坑山脈,北距王稼祥故居紀念館5公里,查濟古民居8公里、距九華山40公里 。境內2條河流環繞,322省道和包渣公路穿村而過。四周集聚旅游勝地,吸天之精華,取包村之靈氣,使得包村成為人民心中宜居的好地方。
包村名字的由來——北宋后期,包拯-“宗五公”遷來此地居住,人丁興旺,生活富足安定,更地名為“包村”。清代以后,避亂、逃荒者大量流入此地安家定居。經年遂成多姓氏共處的現代村莊。
全村總面積4.8平方公里,道路總長5.5公里,水渠800米,人民居住較為集中。包村共有5個自然村,13個村民組,1200余人。村民生活富足,風俗純樸,社會安定。
村內有企業2家,瓜蔞專業合作社1家,擁有社員170余戶。榨油廠2個,手工豆腐作坊3家,養雞場4家,年出欄30萬羽。村民以種植綠色保健食品——瓜蔞籽為農業主導品種,以種植傳統的蠶桑、水稻為主體品種。為發展綠色農業經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06年,包村被縣政府確定為新農村建設省級示范村,各項基礎設施和社會公共事業得到長足發展。村內飲水達標率100%,改圈改廁達標率85%。現有醫療衛生所一個,幼兒園一所,小學中學各一所,延邊商鋪近100家, 一塊村文化活動廣場。
包村是集文化教育、娛樂休閑、醫療購物為一體的鄉村,詣在打造一個美好鄉村建設中的示范村。
0包村支部共有黨員43名,其中女黨員5名,積極分子2名,村兩委班子4人.
全國與包村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