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鄞州區曕岐鎮南二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30212100 | 身份證前6位:330212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000 |
隸屬政區:曕岐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浙B | |
南二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南二村位于東岙的正中,面臨門前山,是東岙的門戶。現有戶數601戶計1666人。
南二村的氏族起源于棐蔭堂(啟一公后人)和棐樹堂(啟二公后人),故村中居民多以謝姓為主,在謝姓中又以棐蔭堂(啟一公后人)占多數,即東房、日房、西房,以及長房等等。
南二村的地理位置,西連南一村周家弄和東家弄,北臨東一村的廳里廂,東接東二村的三十房,許多木結構樓房、平房連在一起,因此火災問題時時困擾著住戶。1948年11月,隔墻的堂檐發生火災,燒毀房屋數十間,民不聊生,無家可歸。如何防火被提到了議事日程,在議事過程中,許多村民都認為隔墻起火,且損失巨大主要原因是水龍不夠,撲救不力,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就要想方設法籌集資金,添置水龍,并建立救火組織,于是達成共識,成立水龍會,定名為民安水龍會,推選村民謝康夫為總柱手,謝祖香為帳房,下設信、義、和、平四個分柱,每個分柱也選出柱手,水龍會里的44名會員,都是些年輕力壯的村民。還通過了水龍會章程,章程規定,每個柱手先捐出300斤稻谷,作為啟動資金,同時以水龍會會員為骨干成立龍燈會和馬燈會,用盤龍燈和跑馬燈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籌集更多的資金,添置滅火設施,或用于這方面的開支,這在當時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解放初期,瞻岐曾駐有五名南下干部,由擔任軍管會代表的軍人時紅軍兼任第一任鄉長,時紅軍等通過調查摸底,發現民安水龍會這個民間組織健康、富有活力,在群眾中有威信,于是便吸收其骨干謝康夫、謝祖香等人為農會會員,組建了成立瞻岐鄉農會,并任命謝康夫為瞻岐農會第一任會長,謝祖香為副會長,不久,謝康夫成為脫產干部,先后任天童鄉鄉長、天童區委副書記、鄞縣水利局局長等職,后因文化基礎差以及患病等原因,組織上把謝康夫調至大嵩區衛生院任書記,邊工作邊治病,直至1976年9月離世。
謝維新1950年為岐南村第一任村長,土改互助組組長,1954年6月成立合作社時為岐光社社長,1953年,謝維新在任互助組組長時,種植了一批“黑殼早種”水稻,比一般水稻提前半個月收割,在糧食青黃不接時是“救命稻”。于是,“黑殼早種”被縣、區、鄉廣為推廣,因此,當年謝維新被評為省農業勞動模范。1953年謝維新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省水稻勞模”稱號。
現年81歲的謝阿祖,雖為一介平民,但是為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是東岙乃至全鎮最早辦企業的村民之一。1948年謝阿祖剛20出頭就擔任了民安水龍會的第四任柱手,解放初期任岐南村民兵連長,初級社時任岐耀社社長。1958年大煉鋼鐵時調到蘆山鐵礦,后又調至省第五地質隊、寧波市地質隊工作,先后任工區主任、副書記等職,1963年精簡回鄉,1966年4月興辦了南二村玻璃纖維廠和人造絲織帶廠,至1968年2月,辦廠23個月,就產生了6.5萬元的利潤,這在當時是一筆天文數字,引起了巨大震動。時值0“以糧為綱”的年代,謝阿祖為此被當作“資本主義黑典型”,加以打擊和批判,判5年有期徒刑,后改為就地改造,蒙受了不白之冤。直至9年后的1978年作為冤假錯案予以平反。同年,謝阿祖再度出山,出任瞻岐公社織帶廠副廠長,為當時鄉鎮企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上世紀哪個并不太平的六十年代,謝阿祖敢于把興辦企業的理念大膽地實施到農村,并產生很高的經濟效益,實在難能可貴,可謂近代史上瞻岐辦廠第一人。
南二村,1954年成立岐光社、岐明社、岐耀社、岐榮社,1955年岐光社、岐榮社合并為第一社,岐明社、岐耀社合并為第二社,1965年與2張家山合并成立南二高級合作社,1958年為南二耕作隊,1961年為瞻岐人民公社南二生產大隊,1968年為南二村大隊革委會,1983年建立瞻岐鄉(鎮)南二村委員會。
南二村是東岙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民國初期至今,鄉鎮政府、商業街、中保廟等基本上設在此地。
瞻岐鎮南二村
地址:振興路南怡小區
電話:88408692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